游戏百科

古人到底能有多苦?这么说吧,现代人吃的苦,在古人面前不值一提

元明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年近花甲、早已退休的张养浩,为此散尽家财,奉命赈灾。一路见民相食、僵尸

元明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

年近花甲、早已退休的张养浩,为此散尽家财,奉命赈灾。

一路见民相食、僵尸横道、流民失所的惨状,60岁的老人在路旁抚骸痛哭,挥笔写下《山坡羊·潼关怀古》。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八个字像一把锋利的刀,剖开了中国古代史最残酷的真相。

无论王朝如何更迭,底层的苦难从未停歇,道尽了中国古代百姓数千年来难以言说的苦难。

如今我们常说“内卷累”“压力大”, 996 的工作节奏太累,加班到凌晨的咖啡杯、挤地铁的疲惫脸、辅导作业的鸡飞狗跳,睁眼就是房贷车贷……

但若翻开史书,你会惊觉,我们正活在祖先梦寐以求的盛世。我们口中的“苦日子”,可能是古代平民一辈子都不敢奢望的美梦。

现代人吃的苦,在古人面前,真的不值一提。

一:古人生存之苦,与天争命,命如草芥

1、饥饿是常态

现代人减肥要“戒碳水”,古人想的是“今天能吃上一顿饭吗?”

其实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真正从小吃饱饭的只有新中国的两代人,因为几千年历史,饥饿是刻在基因里的记忆。

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粮食亩产量极低。以汉代为例,当时的粮食亩产量约为 100 斤左右,到了唐代,经过农业技术的些许发展,亩产量也仅能达到 150 斤上下,而现代水稻亩产量轻松就能突破 1000 斤。

这样的产量差距,一旦遭遇洪涝、干旱、蝗灾等天灾,粮食颗粒无收便是常事,饥荒也随之而来。

“易子而食” 、“人相食” 并非只是史书上冰冷的文字,而是古代百姓在极端饥饿下的真实惨状。

现代人吃粗粮是为了养生,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在古代,百姓吃糠咽菜是日常生活。很多时候碰到灾年,就连吃糠咽菜的机会都没有。

就算是年景好,碰到了风调雨顺的年份,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更别谈米饭管饱,油盐自由。

你现在生活再怎么艰难,国家也给你解决了温饱,饿不死,冻不着,这已经是古代底层百姓的天花板了。

2、生病不是病,是催命符

现代人感冒发烧,吃片药睡两天就好;古人得个风寒,可能就要躺进棺材。

因为没有抗生素,没有现代医疗设备,普通的细菌感染、病毒入侵,在当时都如同无解的难题。传染病更是如同噩梦,一旦爆发,便会夺走无数人的生命,

难产更是古代女性的 “鬼门关”,由于缺乏科学的助产技术,许多孕妇和胎儿都在分娩过程中丧命,这也导致古代平均寿命极低。

我们总说“病来如山倒”,但至少有医院、有医生、有药可治;古人病了,只能烧香拜佛,求祖先显灵,或者等死。

二:剥削之苦:层层盘剥,永无宁日

1.赋税与劳役的重压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句古诗不是艺术夸张,而是真实写照。秦始皇修建长城、阿房宫,征发民夫上百万人次,多少人在服役路上就再也没能回家。

杜甫在《兵车行》中描绘了这样的场景:“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即使在战乱年代,官府的征敛也从未停止。

唐朝实行租庸调制,农民每年规定要服徭役,并且实际执行中往往被无限延长。晚唐诗人杜荀鹤的诗句“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道尽了百姓无处可逃的困境。

盐税、酒税、茶税等,甚至连百姓家里养的鸡、鸭、猪都要交税。在丰年,百姓缴纳完赋税之后,勉强能够果腹;

可到了灾年,粮食歉收,百姓根本无力缴纳赋税,只能卖儿鬻女,以偿还官府的赋税。

2.地主与高利贷的盘剥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是中国古代土地兼并的真实写照。

北宋时期,不到10% 的地主阶层占据了超过70% 的耕地。大量农民沦为佃户,要将收成的五成甚至七成交给地主。

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农民不得不借高利贷,陷入“驴打滚、利滚利”的债务陷阱。汉代就有“倍称之息”的说法,借一还二。

如今我们个人房贷车贷欠银行钱,实在还不起还可以协商,但古人为了还债,只能卖地、卖房、卖儿卖女,沦为佃户,还不起那是要命的。

三、战乱之苦: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

在古代,战乱频繁发生,无论是王朝更替、诸侯争霸,还是外族入侵,受苦的永远是底层百姓。

战火之下,人不如草,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在《蒿里行》里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全国人口从5000万锐减到700万。战场上,士兵被砍成肉泥;战场外,溃兵烧杀抢掠,百姓要么被杀,要么逃荒。

战争从来不是孤立的。军队要人,就拉壮丁当炮灰。军队要粮草,就抢农民的粮食;溃兵要发泄,就奸淫掳掠;战争破坏农田,就引发饥荒;饥荒导致瘟疫,又带走更多人命。

四、制度与身份之苦:生而不平等的枷锁

1.法律与政治的倾斜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古代法律从不是为保护平民而设的。同样是杀人,贵族可以用官爵抵罪,平民则必须偿命。

更可怕的是连坐制度,一人犯罪,全家、全族甚至邻里都要受罚。秦商鞅变法后,“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形成了严密的监视网络。

在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下,底层百姓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利,甚至连基本的人身自由都难以保障。

国家的权力集中在皇帝、贵族和官员手中,他们制定政策、颁布法律,根本不考虑百姓的意愿和利益。官员腐败、权贵欺压百姓的现象屡见不鲜,百姓遭遇不公时,往往无处申诉。

2·精神的无形压迫

除了身体上的苦难,古代百姓还要承受精神上的无形压迫。宗法制度的束缚,让百姓必须遵守严格的家族等级制度,服从长辈的安排,没有个人的自由和选择。

皇权思想的禁锢,让百姓认为皇帝是天子,是至高无上的,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统治,不能有任何反抗的念头。

这种精神上的压迫,让百姓从身体到精神都习惯于被统治和奴役,失去了反抗的勇气和意识。

站在今天的角度回望,我们会发现:古人的苦,是系统性的、全方位的、毫无希望的。

我们回顾历史,理解苦难,绝不是为了赞美苦难本身。苦难从来不值得赞美,它只会带来痛苦、死亡和毁灭。

而是为了珍惜当下的生活,感恩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一切。

珍惜这个时代,并为更好的明天而努力,或许才是对历史最深沉的告慰。

愿我们永远不必体会“古人之苦”,愿我们的孩子,永远生活在更美好的时代。

评论列表

枫溪中的小雨
枫溪中的小雨 25
2025-10-04 23:20
不一样,古代人打部分为了活着而苦。现代人绝大多数是在追逐欲望时在无病呻吟而已。知足常乐,人心不足蛇吞象。

用户10xxx10 回复 10-08 00:38
你问问外卖哥是在为了什么而苦。

用户10xxx80
用户10xxx80 13
2025-10-06 22:16
不要说古人面前,在我们祖辈父辈面前都不值一提
用户10xxx63
用户10xxx63 7
2025-10-06 12:29
古人是吃苦耐劳,但都有土地房子,出去做事都是为了赚钱,就算没钱赚,也可以回家种地,养活家人,现在啥都不是自己的,只有一条路,拼命找活儿,否则就等死,亚历山大。

给我一颗失忆丸 回复 10-07 05:36
你想多了,都是长工,瘦骨嶙峋,

明天,你好! 回复 10-07 20:05
以前生产力低下,粮食产量极低,而且税负极重,缺衣少粮,冬天都活不过去

用户12xxx36
用户12xxx36 6
2025-10-06 11:07
纯粹是偷换概念。时代不同,生产力不一样。现代社会哪个国家不比以前好?又不是单中国好。你咋不跟原始时代比较呢?
工藤新一
工藤新一 6
2025-10-08 04:10
那山顶洞人过得也比古代人苦啊,怎么没人为他们发声[得瑟]
永远有多远
永远有多远 5
2025-10-07 20:20
感谢工业革命,感谢党
幸福亲吻妳
幸福亲吻妳 3
2025-10-06 07:48
你怎么不说古代能靠拳头计谋打出来一片天。乱世出英雄。现在你敢一拳过去。赔的倾家荡产。
用户10xxx49
用户10xxx49 3
2025-10-06 20:56
简单理解就是人太多,如果人均10亩地,亩产再低都能有饭吃
心静如水
心静如水 3
2025-10-07 19:19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就很穷,吃不饱饭,全家人就一条棉被,太穷了。
泓毅
泓毅 3
2025-10-10 06:43
不要说远了,就说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百姓的苦难,当代人无法想象。
用户17xxx02
用户17xxx02 2
2025-10-08 16:15
想要活的长,就得少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