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新能源车驶向智能化下半场,“手车互联”早已不是新鲜概念,而是用户的核心期待。2025 年,缺乏多设备生态的新能源车,终将沦为移动的“孤岛”。
10 月 15 日,ColorOS 16 发布会暨 OPPO 开发者大会在深圳举办。活动现场,OPPO 进一步展示了其在体验、智慧、内容及智慧互联生态等领域的最新思考,雷科技/电车通受邀来到活动现场参加报道。
图源:电车通现场摄制
除了感受 OPPO 的最新技术之外,电车通还特地体验了 OPPO 智行在上汽 MG4 上的表现。作为 MG 智电化转型的首款重磅车型,首搭 OPPO 智行互联系统的全新 MG4 在上市 24 天后就获得超 10000 辆的交付量,打破上汽乘用车所有车型交付速度纪录,在刚刚过去的 9 月份累计交付了 11790 辆,在紧凑型纯电动轿车市场中位列第三。
图源:电车通现场摄制
无独有偶,同样主打智能座舱这一亮点的吉利星愿,在销量方面快速超越了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等竞品。
可见,在当前新能源车市场,“智能化体验”已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变量,“手车互联”将不再是车企的“加分项”,而是决定产品市场地位的“必答题”。
手车互联卷出新高度!OPPO智行这波赢了可能对于很多车主来说,“手车互联”不过是将“手机屏幕的信息投射到车机大屏”上,而如今,这一需求早已不是难题,CarPlay、CarLink 等常规方式能实现,Flyme Auto、鸿蒙系统等绑定了多设备生态的座舱系统也都能做到,甚至凭借 ICCOA 通用接口也能实现类似的能力。
而全新 MG4 的智能座舱,显然走得更远。
依托上汽零束自研架构与 OPPO 生态的深度融合,它的表现较前一代有了显著提升。从电车通现场体验展车的感受来看,全新 MG4 的车机系统拥有非常快的响应速度,还支持全量软件生态上车、手机靠近自动连接,而且支持手车交互无缝打通,摇一摇手机就可以把导航无感连接到车机系统,在车机喊“你好名爵”,还能直接调用手机功能,无需额外唤醒 OPPO 手机的“小布小布”。
图源:电车通现场摄制
当然,这还不是 OPPO 智行的全部实力。在 OPPO 开发者大会上,上汽智能化首席产品官李赟用短短 15 分钟,分享了 MG 与 OPPO 战略合作的新进展,内容干货十足。
从功能上来说,全新 MG4 首发的“语音备车”是一个大看点。提前备车是再正常不过的场景,在炎热天气的情况下需要提前打开空调等功能,但相比传统远程车控需要打开界面操作,全新 MG4 的语音备车可以直接联动手机的 AI 助手,不需要打开车控界面,也就是车主一句话就能解决提前备车的问题,这也是手机厂商独有的多设备生态互联方式。
不仅如此,它还解决了多个用车痛点。比如一开车就忘记要办的事情,车端可以提前进行日历创建,实现手车日历的互通互融,到点就可以及时提醒。逛商场后找不到车位,OPPO 智行能够通过停车拍照 APP 提醒的方式来推送提醒,轻松定位车辆。
图源:电车通现场摄制
在电车通看来,手车互联的核心交互功能,全新 MG4 搭载的 OPPO 智行,与 Flyme Link、华为 HiCar 等车机系统的区别没有那么大,但多设备联动才是衡量汽车智能化深度的关键指标,显然 OPPO 智行已经迅速进入智能座舱领域的第一梯队,更难得的是,这套系统还搭载在一款售价 10 万元以内的纯电动车上。
李赟点破Carlink痛点,车机协同是破局方向?值得留意的是,李赟在演讲后半段,对智能座舱的发展趋势给出了清晰展望。
他提到,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车企做好智能座舱其实不难,把语音交互体验做好基本可以打动消费者,但现在不同了,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从“找功能”往“说需求”转变,期望通过语音等直接语言来表达需求,简化交互。
图源:电车通摄制
此外,用车场景日渐多样,消费者对车机的期待也不止于导航和娱乐,还延伸到办公、充电、生活服务、旅游等更多领域。
这些需求的变化,传统“你问我答”的交互方式根本解决不了,不少车企只能往车机里堆砌功能,形成庞大的“页面树”,导致消费者不得不在层层菜单中寻找功能。
而这样一来带来了新问题:消费者在座舱内进行功能操作时,路径长、目标难寻、确认成本高,操作难度陡增,如果在驾驶过程中操作还会产生安全隐患。
图源:电车通现场摄制
对此李赟指出当前 Carlink 方案存在三大边界和挑战:庞大的“页面树”、驾驶态硬约束以及个性化/跨 APP 编排不足,而解决的办法就是让车机与手机智能体系统,实现 Carlink 混合任务编排。
他认为,当车载 Agent 与手机 Agent 通过 Carlink 深度协同后,跨端无缝体验可以改变智慧出行场景下的任务执行模式。
更重要的是,当位置、车况、预计到达时间等关键信息在车机端和手机端实时同步之后,能够为用户提供一致且连贯的服务体验,同时车端可专注导航、车控等低时延场景,手机端则负责交付、表单填写等复杂交互,双方优势互补,形成高效协作。
为进一步升级用户出行体验,李赟还发出倡议:邀请生态伙伴接入意图级接口,先跑通闭环验证效果,再通过规模化复制实现商业共赢,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车联生态。
图源:电车通现场摄制
虽说一款车能否畅销,从来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就以全新 MG4 为例,除了 OPPO 智行带来的智能座舱体验,上汽最新一代半固态电池、10 万元以内的亲民售价、10.4kWh/100km 的低能耗表现等,都是其销量亮眼的关键支撑。
但不可否认的是,从搭载鸿蒙系统、Flyme Auto 的车型普遍畅销能看出,打破手机与车机隔阂,简单、易用、高效的智能座舱,已成为当下用户的核心需求,而全新 MG4 搭载的 OPPO 智行,在极大扩展智能车机功能性的同时,在美观度、交互效率、软件生态上交出了全新答案。
现在我们看回全新 MG4,这款纯电动车用 10 万级售价扛起了“教科书”般的智能座舱体验。在电车通看来,智能座舱的终极目标绝非功能堆砌,而是让汽车真正融入用户的数字生活,成为融入生活的“移动智能终端”。
李赟的展望也好,MG 与 OPPO 的实践也罢,本质上都是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如何让车不再是孤立的出行工具,而是与手机、生活场景无缝贴合的“移动智能终端”。倘若更多车企可以跟上这种“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迭代节奏,未来的智能座舱,终将从“解决需求”走向“预判需求”。
(封面图源:电车通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