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是完全缺理的,至少从四个已经签署的文件就能看出来。
1.1991年俄罗斯、乌克兰和白罗斯签订的《别洛韦日协议》第五条明确:缔约各方相互承认并尊重领土完整和联合体范围内现有边界不可侵犯性。当时的现有边界包括克里米亚,也包括乌克兰东部地区。
2.1994年12月5日,由乌克兰、美国、俄罗斯和英国签署《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乌克兰承诺消除境内核武器并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美、俄、英三国承诺尊重其主权与领土完整,在面临侵略时提供安全保障。
3.1997年签订,1999年生效的《乌俄友好条约》也称为《乌俄两国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条约》规定:两国承认苏联时期划分的俄乌边界,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并同意通过用和平方式解决一切争端。该条约还确认克里米亚半岛归乌克兰所有。4.2012年,乌克兰和俄罗斯正式签署《乌俄边界条约》,确认以苏联时期行政边界为基础,并规定黑海、亚速海和刻赤海峡的共管原则(如刻赤海峡联合使用)。这四个文件都是关于乌克兰领土完整的文件,有俄乌双边的,也有多边,都在强调两国边界以苏联时期的行政边界为基础,然而2014年,俄罗斯占领了克里米亚,后来又插手乌克兰东部事务,引发俄乌冲突。
俄罗斯为何要在不占理的情况下,公然进攻乌克兰呢?1.俄罗斯有气。俄罗斯气在哪里呢?曾经的小兄弟都离它而去,原东欧国家几乎都加入了北约,原波罗的海三国也加入了北约,这些国家都不和俄罗斯玩了。乌克兰也想加入北约,作为俄罗斯人的“亲兄弟”,乌克兰想加入北约,让俄罗斯非常不爽,并视为是一种背叛。独立以来,乌克兰就和西方“勾勾搭搭”,让俄罗斯非常不满。俄罗斯这个国家在打仗之前,有时候是不计后果的,也容易被激怒。
2.俄罗斯的担忧。俄罗斯在北约的步步紧逼下,对于自身安全是有担忧的。苏联解体,预示着冷战彻底结束,正常作为两大阵营对立的产物,北约就应该解散,但北约不仅没有解散,反而扩大了。北约是防御性军事组织,如果苏联在,可以说防御苏联,苏联解体后,北约已经没有防御对象了,这些拼命的扩张,就改变北约的性质。俄罗斯感觉到了北约的军事压力,必须要给北约点警告,打击乌克兰,就是在做给新加入北约的东欧小国看。
3.俄罗斯错误的估计形势。俄罗斯也没有想到俄乌冲突会持续这么久,毕竟打仗是打国力。从一些消息看,俄罗斯是希望类似于苏联快速解决掉阿富汗阿明政权的方式,快速让乌克兰政府投降,显然后面的“剧本”,不是按照俄罗斯人的方式演的,这既有乌克兰的顽强,还有俄罗斯军队的无能,更关键的是乌克兰人可能获得了相关情报,有了准备,当然西方的支持也很重要,没有西方支持,乌克兰挺不到现在。
4.俄罗斯独特的国家道理。俄罗斯作为大国,在一些问题上更多的考虑现实需求,而是不会考虑国际影响的,这其实也包括之前的苏联。冷战期间,美苏都下场打仗,但是方式不同,美国除了拉丁美洲外,基本都是用代理人参战,代理人不行,再和主要盟友出战。苏联则是基本自己出手。美国参战虽然也不代表自己有理,但它会操纵让自己有理。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则不会,这就造成了苏联打阿富汗被大多数国家抵制,俄乌冲突,俄罗斯被多数国家制裁。
5.俄罗斯的一次重要军事尝试。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基本没直接参战过几次,科索沃战争后期,进驻过普里什蒂纳,和格鲁吉亚打过,但这个规模都小,对手也不算真正的对手。乌克兰则不一样,国力要强很多。俄罗斯选择对乌克兰使用武力就是要看看俄军到底行不行,结果是俄军真的不行,俄罗斯的武器也不行。俄乌冲突实际上是俄罗斯与美国代理人的一场战争,俄罗斯只是一次尝试。战前,俄罗斯不了解西方军事的底牌,战争开始,俄罗斯已经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甚至可以说叫虚弱。
现代国家打仗其实就是两种模式,要么速战速决,要么狂轰乱炸。速战速决,达到战争目的,直接撤退,该惩罚的惩罚了,该获得的获得了,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对手不一定服气?狂轰乱炸,可以避免地面战争带来的伤亡,但是真的费钱,经济实力不够,打不起,而且轰炸有时候面对复杂地形不一定起到效果。俄罗斯这种直接进攻的打法,有点费人费钱。俄罗斯在乌克兰会不会面临苏联在阿富汗的结局,相关话题,欢迎关注留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