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马来西亚会谈刚结束,新华社就发表了署名"钟台文"的文章,突然重提"两岸完全可以坐下来促膝长谈"。这个时间点太微妙了,要知道半个月前,路透社还在炒作"中国加速石油储备为武统做准备",大陆民间"武统"呼声更是居高不下。从剑拔弩张到重提和谈,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现在看特朗普不久前在专机上的那句"中美将会各让一步",恐怕不是随口说说。这位商人总统正面临内忧外患,共和党和民主党斗到政府停摆,中期选举在即,他急需一场"外交胜利"来拉选票。而台湾,恰好成了他眼中最值钱的筹码。今年9月特朗普拒批4亿美元对台军援,已经释放出信号。对他来说,"保台"早就成了亏本生意。为一个资源有限的小岛,得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完全不符合"美国优先"的算盘。更何况现在美国内部犹太资本和昂撒集团斗得刺刀见红,特朗普哪有精力管台湾死活?

不过中方显然没打算只听特朗普画饼。近日,大陆直接把"台湾光复日"写进法律,相当于给台湾地位盖了"官方认证章"。更狠的是民用卫星公司紧跟着放出台湾高清影像,精度堪比军用卫星。这哪是警告台当局,分明是给特朗普看:你的航母在哪里,我们看得一清二楚。而东部战区轰-6K战机绕台训练的消息,更是把"底线思维"摆到了台面上。这种"文攻武备"的组合拳很明确:和谈可以,但别想耍花样。毕竟两岸实力早已天差地别,光是大陆去年的GDP,就是台湾的几十倍,更不用说军费开支了,真要动手根本没有悬念。
为什么大陆突然转调?关键可能就在特朗普那句"各让一步"。美国需要从台海抽身应对国内危机,中国则希望为发展争取时间。这种现实需求的叠加,让"和统"出现了新的可能性。但必须清醒看到,大陆的善意是有前提的。"钟台文"文章强调"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国台办反复声明"台湾地位已定",这些都在明确:谈判可以,但主权问题没得谈。现在的局势很清楚,美国想拿台湾当筹码,大陆则手握最终解决方案。这场博弈的结局会怎样?特朗普的中期选举需要"外交政绩",大陆需要和平发展环境,台湾问题暂时降温符合各方利益。但这绝不意味着大陆会放弃底线,民用卫星和轰-6K已经用行动证明,和谈的大门敞开着,但武统的选项也永远不会关闭。对台当局来说,现在该认真思考:是继续当美国的棋子,还是回到谈判桌前,为两岸同胞争取真正的和平未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