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秋意日深,许多朋友留言说喉咙干渴,皮肤紧绷,即便饮用大量水仍感觉不够润泽,这不单单是天气改变引发的,也表明身体在提醒我们,得随季节调整生活步调,今天想要和大家聊一聊“以甘去燥,以酸收肺”这句老话,它可不繁杂,是传统养 生依照自然规律总结出来的一种顺应天时的生活经验。
一、顺应时节来调整养护方式
寒露过后,秋意更浓,冬天也渐渐来临,此时的干燥,与初秋尚带热气的温燥不同,多为含凉意的凉燥,易使身体表面水分悄然散失,人便会感觉口干、皮肤发紧,有时还会微微咳嗽几声。
依传统观念而言,秋天与肺相应,若燥气过重,便易生问题,诸如喉咙干、鼻子不适,以及皮肤发紧,此时自然界的阳气渐渐向内收敛,身体的气息需顺着这一节奏运行,以便做好过冬的准备。
二、适当摄入甘润之品
应对凉燥带来的各种干燥感,传统经验常提到用甘甜润泽的食物来疏解燥气。就像干燥的毛巾吸足了水分,人会从内到外感到舒爽。
日常家中备着的梨就很好,可以鲜食,也可以炖煮。用百合、银耳慢慢熬成汤羹,喉咙会舒坦不少。山药蒸熟吃或放在汤里,不仅润泽,也对脾胃有助益。我入秋后习惯在午后泡一杯蜂蜜水,喝完身体暖暖的,口腔也润润的。像银耳炖雪梨、百合山药粥这类搭配,做法简单,经常食用对疏解干燥有所助益。
三、搭配酸味帮助气机平稳收敛
秋天主收,要是肺气收敛不太好,人就容易觉得气短、没什么劲,要不就是一个劲地咳嗽,用酸味来让肺气收敛,就好像悄悄把身体里的元气和水分给留住。
有个挺好的思路叫酸甘化阴,也就是把酸味与甘味的食品搭配在一起,降燥生津的成效就会更突出,比如冰 糖炖雪梨,清甜还带有润感,山楂配蜂蜜泡水,酸甜适宜,也能帮助开胃,再比如用乌梅加冰 糖煮水,或者苹果和山楂一块熬汤,都是这个时节能够尝试的日常之选。
四、降燥与敛肺相辅相成
将甘润与酸敛放在一起观察,道理便更为明晰,此二者一个能润,一个可收,一个为身体补充津液,一个令气机平稳内守,恰好合秋天既需防备外界燥气、又要助力内在收敛的养护理念。
平时吃饭的时候可以留意酸甜搭配,比方说煮粥的时候加几片山楂,蒸梨的时候放几片百合还有少量糖之类的,这么做既能调味还应时节,而像葱、姜、蒜、辣椒和白酒这类比较偏发散的东西,得根据情况把控用量,因为它们偏向往外发散,跟秋天该收敛的节奏不一样。
把这些小经验分享给大家,如能为你的秋冬养护提供一些参考,便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