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系车
加拿大人的购车偏好,可以说是“既务实又倔强”。无论时代怎么变,福特F系列永远是榜
加拿大人的购车偏好,可以说是“既务实又倔强”。无论时代怎么变,福特F系列永远是榜首——从2015到2025,没人能撼动它的位置。哪怕油价飞涨、环保呼声再高,这台皮卡依旧是无数家庭的日常工具,也是他们的身份象征。但榜单的下半段,变化已经开始。丰田RAV4和本田CR-V成了SUV阵营的新宠,雪佛兰、西雅特、日产也在靠紧凑型SUV重新占领市场。轿车曾经的代表,思域、卡罗拉,虽然还在榜上,但气势早已不如当年。加拿大的车市有点像这个国家本身:宽阔、稳重、不急不躁。汽场全开加拿大新能源汽车
9月豪华品牌新车销量,前三名的位置变成了特斯拉、奥迪、鸿蒙
9月豪华品牌新车销量,前三名的位置变成了特斯拉、奥迪、鸿蒙
2.0T混动加持,美系车也能很省油
蒙迪欧运动版ST这车,颜值真心能打,3D鳞甲格栅,搭配犀利的分体式大灯和溜背造型,开上街回头率高。动力更是它的强项,2.0T 混动系统能爆发出308马力,红绿灯起步快人一步,踩油门推背感直冲天灵盖。相比雅阁2.0L主打省油平顺...
特斯拉给我发短信了,要我提车,可是我没订车啊[捂脸哭]特斯拉
特斯拉给我发短信了,要我提车,可是我没订车啊[捂脸哭]特斯拉
当特斯拉Model3/Y标准版海外降价5000美元却大幅削减舒适配置的消息传来
当特斯拉Model3/Y标准版海外降价5000美元却大幅削减舒适配置的消息传来,整个新能源市场都泛起了涟漪。作为电动车领域的开拓者,特斯拉的每一次动作都牵动着消费者的神经,这次“减配降价”的操作,究竟是诚意让利还是变相割韭菜?不可否认,特斯拉的技术实力一直是其标签。它的续航达成率在行业内处于前列梯队,即便在低温环境下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表现,这也是很多消费者选择它的核心原因之一。而且特斯拉的智能化体验,比如Autopilot系统,经过多年迭代已经相当成熟,这是不少科技爱好者看重的点。但这次减配降价,确实让人大感意外。要知道,现款ModelY虽然在质感上被吐槽有塑料感,但整体品质还是在线的。如果新款为了降价而砍掉座椅加热、高级音响这些舒适配置,对于追求用车体验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打击。毕竟,大家买电动车,除了看重续航和智能,日常的舒适性也是重要考量因素。从市场角度看,特斯拉的降价策略一直很有冲击力。过去它每次降价都能带动一波销量,甚至让竞争对手被迫跟进。现在国内新能源市场卷得厉害,国产车在配置上堆得很足,15万级别的车型都能给你配齐各种舒适和智能配置。如果特斯拉把减配后的Model3/Y引入国内,价格确实会更有吸引力,但消费者会不会为了低价而接受配置的大幅缩水呢?其实这背后反映的是消费者的两种需求分化。一部分人追求极致的性价比,只要核心的续航和智能驾驶没减配,其他舒适配置可以妥协;另一部分人则看重综合体验,认为价格固然重要,但用车的质感和便利性也不能丢。特斯拉这次的“减配降价”就像一场赌注,赌的是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和对价格的敏感度。如果国内消费者更在意价格,那它可能会继续成为爆款;但如果大家对配置的缺失难以接受,那这步棋可能就走险了。作为消费者,我觉得还是要理性看待。如果你的预算有限,且对那些被削减的舒适配置需求不高,那么降价后的特斯拉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你的用车场景很注重舒适性和配置的丰富度,那不妨看看国产车,现在很多车型在这些方面做得已经相当出色了。总之,买车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不要被“降价”冲昏了头脑,也不要因“减配”就全盘否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来自懂车帝车友圈】
从“风光无限”到“步步危机”美系车为什么卖不动了?
同时,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日系车、韩系车、法系车、德系车、美系车及快速崛起的中国本土品牌,共同瓜分市场,“末位淘汰”法则愈发清晰。无法适应中国市场需求的品牌,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不必为美系...
幸亏是特斯拉,换个国产超过10万都不敢想会被喷成什么样。
幸亏是特斯拉,换个国产超过10万都不敢想会被喷成什么样。
马斯克万万想不到,中国人竟然不买账了!特斯拉推出售价39,990美元的新版Mod
马斯克万万想不到,中国人竟然不买账了!特斯拉推出售价39,990美元的新版ModelY,这一新款起售价比此前基础版ModelY便宜约10%。有人说,它怎么得低于二十万吧!国产新能源车如此卷,这丐中版,本来就没配置,还减呢。说真的,这款车续航被砍了一截,后排屏幕直接没了,就连音响都少了一半多喇叭。这哪是真心降价啊,我觉得这是既想拉低售价抢客,又舍不得少赚一分钱,大家觉得呢?现在国产电动车早不是当年的样子了,比亚迪、蔚来、理想这些牌子,哪一个不是把配置拉满了卖?就拿三十多万的预算来说,在国内随便挑,续航600公里以上是标配,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比特斯拉更懂中国的堵车、加塞路况,内饰更是肉眼可见的豪华,软包、大屏一应俱全。现在买车的人精着呢,买个车常常货比三家,比价格、比空间、比配置。想靠个特斯拉的车标就让大家掏钱买单那还是不太容易的。特斯拉在国内的日子看来是越来越不好过了。以前是它领着整个行业跑,现在国产车不光追上来了,不少地方还反过来超过它了。要是还端着“外资大牌”的架子,不肯实打实让利、堆配置,真要慢慢丢了市场份额。不过话说回来,车企们卷得越凶,我们普通消费者就越划算。你看,不管是价格还是配置,现在买车的选择越来越多,性价比也越来越高,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吗?
Wow浓眉大眼的Model3/Y便宜版来了,目前应该只有美国有售。便宜版
Wow浓眉大眼的Model3/Y便宜版来了,目前应该只有美国有售。便宜版车型命名为Standard,中配现在叫Premium(有后驱、四驱两个版本),高配叫Performance。Model3便宜版起售价3.99万美元,比原来的入门版便宜了5k。ModelY便宜版起售价3.69万美元,比原来入门版便宜了5.5k看了一下Y和3便宜了5k和5.5k之后,还是砍掉了很多感知很强的配置的,很多原来电动的变手动了,舒适性配置也少了不少。三电变化如下:-ModelYEPA续航少了36英里(357英里➡️321英里)-Model3EPA续航少了42英里(363英里右321英里)(应该是电池小了一些,但目前还没有具体数据。)-ModelY0-1加速慢了1.4秒(5.4秒➡️6.8秒)-Model30-1加速慢了0.9秒(4.9秒➡️5.8秒)(电机应该也变小了,但是没有数据。)电动变手动的配置:-后排空调出风口电动变手动;(这个无所谓)-Model3后视镜调节电动变手动;(这个有点过分了)-ModelY后视镜折叠电动变手动;(这个有点过分了,Manual-foldingside-viewmirrors没翻译错吧?)-方向盘调节电动变手动;(这个可以理解但有点可惜)减少的舒适性配置:-砍掉了FSD悬架;-座椅从皮质变织物,前排砍掉座椅通风,后排砍掉座椅加热;-氛围灯没了;-自适应远光灯、前后灯带没了;(仅ModelY)-第二排的8英寸触摸屏没了;-扬声器从15扬+1低音炮,砍到只剩7个扬声器;(Model3没变化低配和次低配都是7扬,到了长续航四驱才有15扬+1低音炮)-砍掉了FM/AM收音机;-ModelY轮毂从19英寸变18英寸,Model3尺寸没变,但是样式变了;-后视镜反眩目没了;-ModelY天幕变钢顶;-HEPA空滤变普通空滤;(仅ModelY,Model3本来也没有。)-基础AP似乎也没了?特斯拉这波配置调整加上ModelYL的推出,都给人一种特斯拉完全倒向去造工具车的感觉了。三电续航依旧是非常强的,空间也是非常大的,开着也是很不错的,但是配置、舒适性上真的就是工具车水平。按照Model3/Y标准版的配置放到国内,真的别说19.9万了,15万都不过分。讲真我还是很期待特斯拉能推出更贵更迷人的车型的,就像Apple的产品一样,更好、更贵但是远比同级别产品更打动人。
特斯拉,重大发布!廉价版ModelY即特斯拉推出“精简”版ModelY,比
特斯拉,重大发布!廉价版ModelY即特斯拉推出“精简”版ModelY,比此前基础版便宜约11%,预计的续航里程约为321英里。你会买吗?[大笑][大笑]特斯拉特斯拉特斯拉官网显示,美国标准后轮驱动版ModelY售价为39990美元,续航里程为321英里(美国环保署估计值),标准版ModelY内饰配备手动调节转向轮,而非电动调节转向轮。特斯拉美国标准后轮驱动版Model3在美国的售价为36990美元。特斯拉股价尾盘跳水,最终收跌4.45%,完全抹去昨日的涨幅。在国内市场,特斯拉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整体上升的背景下,销量同比出现下滑。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销量数据统计,今年8月,特斯拉中国的零售销量为57152辆,同比下滑近10%。今年1—8月,特斯拉中国累计销量361179辆,同比下降6.9%,市场份额为4.8%;上年同期其销量为38.8万辆,市场份额为6.5%。为提振中国市场销量,特斯拉采取了多项措施。今年4月22日,特斯拉中国宣布,6月30日前,焕新ModelY首次全系推出5年0息,首付7.99万元,月供低至约3060元。今年9月1日,特斯拉官网显示,特斯拉中国将续航里程830公里的Model3售价下调至25.95万元,此次降价距离该车型发售不到一个月。在采取多种措施提振销量后,特斯拉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其第三季度全球交付量达创纪录的49.7万辆,同比增加7.4%。近期,特斯拉股价表现强势,9月以来,其累计涨幅超过35%。
特斯拉的入门版,减少配置+降价特斯拉值得羡慕的是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非天幕好评
特斯拉的入门版,减少配置+降价特斯拉值得羡慕的是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非天幕好评
为什么特斯拉不做所谓的高价豪华车?[吃瓜][吃瓜][吃瓜]每个公司的资源都是有限
为什么特斯拉不做所谓的高价豪华车?[吃瓜][吃瓜][吃瓜]每个公司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做好一辆车都不容易了。
世界十大车企,日本占了两个,中国一个。第1名:特斯拉;美国第2名:丰田;
世界十大车企,日本占了两个,中国一个。第1名:特斯拉;美国第2名:丰田;日本第3名:比亚迪;中国第4名:保时捷;德国第5名:梅赛德斯-奔驰;德国第6名:宝马;德国第7名:大众;德国第8名:斯泰兰蒂斯;荷兰第9名:法拉利;意大利第10名:本田;日本我们中国车企非常牛,特别是比亚迪。9月26日,大六座安全豪华SUV—腾势N8L开启预售。当“大”被重新定义,它不再只是尺寸,而是一种从容。腾势N8L以超长车身与超长轴距,搭配2+2+2六座布局,让每一位家人都能拥有舒展的独立空间,第三排不再是“应急之选”,而是体面与舒适的归宿。进入座舱,17.3英寸吸顶屏带来沉浸式视觉享受,帝瓦雷音响用纯净音质填满旅途,智能冰箱则随时为你与家人奉上清凉与贴心。空间与舒适,在此达成了美妙的和解。强大不止于“大”,更在于“智”。腾势N8L搭载云辇-A智能车身控制系统与易三方,配合“天神之眼B”高阶辅助驾驶,让复杂路况也能化繁为简。再加上手势开门、AR投影感应尾门等充满仪式感的科技配置,让每一次上下车都优雅从容。智能与科技,不再是冰冷的名词,而是温暖的日常。可以说,腾势N8L全方位契合了家庭出行的核心需求,它以中国品牌的自信与实力,重新诠释了豪华的内涵。
特斯拉ModelYL这个二排座椅舒适性,和其他品牌的6座SUV相比,差距真的太
特斯拉ModelYL这个二排座椅舒适性,和其他品牌的6座SUV相比,差距真的太大了,第三排也是看一眼就劝退的类型。不过二三排座椅可以全放倒,很适合露营或者长途出行睡车里,尾灯也很有情绪价值,品牌摆在这,调性摆在这,独特性摆在这,还是会有人买单的。现在产品同质化太严重了,特斯拉依然我行我素,其实也挺好,真卷冰箱彩电大沙发,就泯然众人了。
这几款突然消失的车型,曾经我们高攀不上,现在根本就没有人买
这几款突然消失的车型,曾经我们高攀不上,现在根本就没有人买相信各位都发现了,有些车以前人人都想要,价格超贵,口碑封神,是很多人的梦想车型。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这些车辆好像一夜之间都消失了。这不是我夸大其词,是因为他们就是已经落后于时代。如果时光倒回在10年前,这些车辆不仅仅是车,而是一种身份象征。比如说大众辉腾,之前就流传着这句话,不怕宝马和路虎,就怕大众底下带字母,说的就是它。大众辉腾可以说是豪华车的扮猪吃老虎的典范,落地价格100万元,长相却和帕萨特差不多,但买它的人,就是要这种低调的特点。再就是丰田皇冠。当年奔驰,宝马,奥迪还没烂大街呢,大家伙都把眼神放在丰田皇冠上。那时候谁要是能坐上丰田皇冠,就和现在坐在劳斯莱斯上面差不多。还有路虎揽胜极光,刚进中国时加价20万元还要排队,号称是SUV界的轻奢艺术品。再就是别克凯越,福特福克斯之类的,他们不算什么豪车,但却成为了家庭用户的第一辆车,是销量榜上的常青树。那时候只要能开上这些车中任何一款,就意味着要么你混的特别不错相当有钱,要么你是个懂车的人,知道如何买到性价比极高的车型。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新能源汽车时代到来后,这些车辉煌退去的速度比我们想象快多了。2016年大众辉腾就已经停产,说到底就是,没人愿意花100万买一辆看起来像20万元的车。丰田皇冠在国内市场支撑在2020年,最后也黯然退场,年轻人根本就对他不屑一顾,人家转个头就买了蔚来汽车或者理想汽车。而丰田皇冠呢,他的荣耀仍然在,但他不是输给了对手,只是这个时代不再需要他了。至于路虎极光,早就改掉了加价的坏毛病,国产化之后也没有啥好光环,再加上新能源汽车也开始玩越野,又抢了路虎不少蛋糕,从神坛中跌落才用了不到5年时间。而那些性价比极高的别克凯越,福特福克斯之类的呢?在当今世界要论性价比,又有几个比得上国产新能源汽车呢?这样就看出来了吧,这些车的消失绝对不是有偶然的,最大的原因就是时代不一样了。比亚迪的车都能原地掉头了,蔚来的车能换电,小鹏到处研究飞行汽车,这些传统车型还在拿着真皮沙发做宣传,开什么玩笑?他们确实有好的机械素质,可完全没有智能配置,也没啥数字座舱,老百姓自然不愿意选择。当年这些车可都是非常耀眼,但现在就是输给了这个极度内卷的时代。如果你觉得有些可惜,那也确实可惜了,可惜市场不相信眼泪,只相信实力。
这图真吓人…特斯拉第3季度交付量超49特斯拉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生产与交付报
这图真吓人…特斯拉第3季度交付量超49特斯拉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生产与交付报告:第三季度,特斯拉全球生产44.7万辆,交付49.7万辆。仅上海工厂,9月交付9万辆车,有7.1万是中国市场的…第三季度,国内销量近17万辆,平均卖每月5.6万辆车!互联网上:到底谁在买特斯拉?关掉互联网:都在考虑特斯拉[捂脸哭]
购车市场迎来年度最佳时机,别克纯电E5推出多重优惠政策。购买别克纯电E5先享
购车市场迎来年度最佳时机,别克纯电E5推出多重优惠政策。购买别克纯电E5先享版,可在14.99万元一口价基础上,叠加至高“15倍超级膨胀金”限时福利——1000元定金抵扣15000元,实际入手价低至13.59万元。除此之外,还可享受奥特能三电系统终身质保、零自燃承诺1:1赔付等保障,更能叠加至高两万元置换补贴。选购别克纯电E5智享版,可限时免费获赠售价5798元的“好运银”或“桃喜粉”限量版炫色车衣。人机工学座椅采用双硬度发泡工艺,长途乘坐依然保持舒适。超长轴距与纯平地板的组合,创造出令人惊喜的腿部空间。电池安全技术领先行业,终身质保服务提供长期保障。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建议把握时机到店详细了解购车方案。别克这次来真的狂撒60亿红包补贴别克E5零自燃
全球汽车:市值规模排行榜TOP30!第一名:特斯拉美国9761亿美
全球汽车:市值规模排行榜TOP30!第一名:特斯拉美国9761亿美元第二名:丰田日本2354亿美元第三名:小米中国1751亿美元第四名:比亚迪中国1326亿美元第五名:法拉利意大利777亿美元特斯拉市值大增特斯拉市值猛涨特斯拉市值传奇全球车企销量特斯拉市值特斯拉市值狂飙特斯拉市值暴涨
你绝对想不到的世界五大车企排名:第1名、特斯拉:美国第2名、丰田:日本第3
你绝对想不到的世界五大车企排名:第1名、特斯拉:美国第2名、丰田:日本第3名、比亚迪:中国第4名、保时捷:德国第5名、梅赛德斯-奔驰:德国丰田这次发力了!bZ5上市首月卖1409辆,13万级合资纯电藏着这些惊喜15万内选纯电,总在“国产配置高”和“合资品质稳”之间纠结?一汽丰田bZ5刚上市就给出答案,首月就卖了1409辆,身边好几个老司机都果断下手了。作为蹲了大半年的观望者,我试驾后才算摸清:这合资电车是真懂家用需求。最让人放心的是它的“底子”够扎实。这车基于丰田的e-TNGA架构打造,简单说就是纯电专属的“硬骨架”,电池平铺在车底,车身用了不少高强度钢板,开起来特别稳,过弯时车身不飘,跟开扎实的油车手感很像。更关键的是电池,直接用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这电池的安全性早有口碑,冬天开热泵空调续航也不怎么缩水,北方朋友也能放心选。续航和充电完全不用焦虑。我试驾的长续航版CLTC能到630km,实际市区开空调跑下来,续航达成率能有85%左右,550km版本实际能跑四百六七公里,通勤一周充一次电足够[__LINK_ICON]。就算跑高速,车速120km/h续航折损也不到20%,周末周边游根本不用规划充电桩。快充更省心,30%充到80%才27分钟,趁买瓶水的功夫就补够续航,还能兼容大多数第三方充电桩,外出充电不愁找桩[__LINK_ICON]。辅助功能贴心又实用。它带的L2级辅助系统特别懂新手,高速上能跟着前车走,车道偏了还会轻轻纠正方向,跑长途能省不少力。还有预碰撞预警和车道循迹这些功能,小区里小孩突然窜出来能及时提醒,新手开着也有底气。价格更是诚意满满,12.98万起的售价,把合资中型纯电SUV的门槛拉低了不少。车内空间也够用,后排坐三个成年人不挤,溜背造型看着运动,却没牺牲太多头部空间,家用和颜值都兼顾了。不过也有小槽点,中控屏反应不算特别快,而且低配版没有全景天窗。但话说回来,家用车最看重的安全、续航、可靠性它都拉满了,丰田的品控再加上比亚迪的电池,这组合堪称“双保险”。预算13-18万,想买台开着放心、用着省心的纯电SUV,别只盯着花里胡哨的配置。bZ5这种把核心需求做到位的合资车,才是普通家庭的实在之选,难怪上市就能卖爆。
别克至境L7上市,价格有惊喜,带激光雷达还去到了19万以内。最近在欧洲逛,我
别克至境L7上市,价格有惊喜,带激光雷达还去到了19万以内。最近在欧洲逛,我有个感受。这台车要是能马上来欧洲,怕是要一通乱杀。欧洲的主流B级车偏向行政、稳重,突出强动力+大空间的形象。这些至境L7都有。同时呢,它还有300km+的纯电续航,充电不方便还能加油,1420km的续航里程很适合跨国使用。小贴士:欧洲人没多少钱的,好多人喜欢跨国购物,尤其是比利时、法国等国家老在往外跑。其实这一点不高大上,就是为了节约钱。所以有至境L7多好,长距离开车费用很低。在国内,一些传统B级车怕也是难受。只要你有长途用车需要,至境L7能耗低,又有带激光雷达智驾,优势很大。当然了,在国内还有新势力。打法也很猛。国内这一两年出来的B级车不按常理出牌,要么是主打运动性,从原型车开始,恨不得都拉到赛道跑一圈;要么是科技到底,全面革新设计,赛博朋克,也不管年龄稍长的用户能不能接受。这些当然会有一些争议,比如觉得太鬼火、太炸街,不稳重。但还是有受众的。我认为至境L7不是要与他们直接竞争,他们的用户群也不会特别重叠。这款车出来,我感觉是给B级车主流用户吃一颗定心丸。车企不是只关注造二十多岁喜欢的东西,三十多岁、四十多岁,你也可以有一台综合素质很高,科技性很强的新能源车。
2025年第39周(9.22-9.28)SUV周销排行。第一特斯拉Model
2025年第39周(9.22-9.28)SUV周销排行。第一特斯拉ModelY1.19万辆依旧霸占第一的宝座,不是都吐槽智驾不行,内饰low的吗?第二海狮061万辆,唯二周销破万的存在,成为海洋网新的扛把子(宋plus哭晕,我要回王朝);第三吉利博越L0.79万辆,油车的受众还是不少的,还有第六的本家星越L;RAV4荣放(0.57万辆)、途观L(0.56万辆)和本田CR-V(0.51万辆),分列第七和第十,不愧是经典车型,还是有不少拥趸,维护合资油车最后的荣光;小米YU70.65万辆排在第五;问界M80.54万辆排在第九,值得注意的是M8均价40万,这个价位能进前十,实力太强了。
特斯拉modelY依然是第一,尤其是第三季度海狮06强得可怕,单周破万博越L
特斯拉modelY依然是第一,尤其是第三季度海狮06强得可怕,单周破万博越L真的是把合资油车摁着打
就在刚刚特斯拉全球副总宣布了9月27日,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发微博说
就在刚刚特斯拉全球副总宣布了9月27日,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发微博说:首批交付印度的特斯拉,全来自上海超级工厂。这步棋,是特斯拉全球布局的新落子。网友瞬间吵起来。有人夸:“上海工厂果然是顶梁柱,欧洲、印度都靠它供货,中国制造太能打了!”也有人泼冷水:“先别急着吹,看看订单量再说。”这话没说错。自7月在孟买开展厅以来,特斯拉才收到600多份订单,离预期差远了。根源就在价格——ModelY在印度起售价约7万美元,是中国售价的两倍还多。高定价全因印度70%的高额进口关税。更现实的是,印度充电设施拉胯,售后也没谱,消费者自然犹豫。特斯拉此时冲印度,也是被逼的。欧洲市场惨不忍睹,8月瑞典销量跌超84%,荷兰跌50%,股价年内也跌了17%。新兴市场成了救命稻草。不过特斯拉没完全放弃,8月还在印度招自动驾驶操作员,显然想长期扎根。只是从出口到本地化生产,还有太长的路要走。上海工厂的产能是底气,但印度市场的硬骨头不好啃。靠进口扛着高关税死磕绝非长久之计,特斯拉的下一步抉择,才真正决定这盘棋的输赢。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林肯Z电混:打破美系车油耗偏见,动力与经济性的双赢选择
更关键的是,尽管林肯Z车身长度接近5米,属于中大型轿跑范畴,但其油耗却与紧凑级车型相当,多数用户反馈“一个月只需加一次油”,彻底打破了“美系车是油老虎”的传统印象。这种“强动力+低油耗”的组合,源于林肯对混动技术...
对美国加征10%关税,遭殃的不是美系车,反倒是奔驰宝马这些德系车
拿汽车行业相关的大排量汽车来说,大家是不是原本以为受影响的应该是美系车,实际并不然,由于通用、福特等品牌在中国早已实现高度本土化生产(如凯迪拉克、别克),从美国进口的比例极低,因此受影响较小。根据相关统计测算,...
美系车集体沉默:通用已经快马加鞭了,福特啥时候才能“迷途知返”
年中,我们分析了美系车在国内悲惨的现状。三大美系集团,特斯拉、通用、福特,仅仅靠着特斯拉在新能源市场支撑还远远不够,燃油车市场中曾经的巨头通用、福特,市场下滑的非常明显。最惨的时候,美系车的市场占有率只有5%左右...
美系车和德系车跑高速的区别是什么?德系车确实很稳,可是不如美系车那样稳,美系车
德系车确实很稳,可是不如美系车那样稳,美系车不光动力强,底盘还超稳,比德系车强多了。只要你开过美系车就知道,简直和开坦克差不多。稳稳当当的一点压力都没有。美系车的噪音处理堪称顶尖水平,大部分都使用了at变速箱,比...
法系车、美系车和德系车,底盘技术哪家强?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
放眼国内汽车市场,合资车有很多,日系、美系、德系和法系等等,这些车系在国内的销量和口碑都还不错,特别是美系德系和法系,在底盘方面很有研究,都有各自的理解,技术上也各有特点,那么法系车、美系车和德系车,底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