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我为永州中职生揪心:厕所旁的床位、24 人挤一室,职业教育不该是 “次等教育”

我第一次看到那段视频的时候,心里真的发凉。一张书桌,旁边就是半开放的蹲便器。潮湿的水泥地闪着反光,空气里混合着尿臊和油墨

我第一次看到那段视频的时候,心里真的发凉。

一张书桌,旁边就是半开放的蹲便器。潮湿的水泥地闪着反光,空气里混合着尿臊和油墨味,二十多张床像货仓一样挤在昏暗的房间里。孩子们在那里读书、写作业、睡觉、上厕所。

这不是影视剧里的荒诞场景,而是湖南永州工贸学校部分学生的日常。

学校回应说,“不是厕所改建,只是老旧宿舍,临时启用”。教育局也表态,“立即整改”。可对那些已经在这样的宿舍里生活的孩子来说,这些解释太轻飘飘了。因为那股味道、那种窒息感,他们每天都真切承受着。

01|被压缩的尊严,是真实存在的痛

国家早有明文规定:学生宿舍不得低于一定面积,必须有独立的卫生空间,人均面积要达标。而现实是,24个孩子共居一室,床和便器只隔一步之遥。

有人辩解,说“中职学生就该吃点苦”。可是,吃苦教育从来不是让孩子们在屎尿味里背书,更不是让他们在没有隐私的环境下成长。苦难不是教育,侮辱才是。

这些孩子没有错,他们和普通高中生、重点中学的学生一样,背着书包,心里装着一个未来。他们唯一的“不同”,就是生在了更普通的家庭,被分流进了职业教育。而正是这部分孩子,却常常成了教育体系里最容易被忽视、被打折扣的那群人。

宿舍的逼仄与恶臭,不过是这种不平等的最直观显影。

02|教育不该有二等生,制度才是真正的冷漠

学校说这是“临时安排”,可我们都知道,所谓的“临时”,往往能拖成多年。

教育的资源分配,往往是最赤裸的现实——重点高中能新建高楼大厦,知名大学能扩展新校区,而职业院校的宿舍,却可以将厕所和床铺混杂在一起。

这背后反映的不是简单的管理问题,而是一种深层逻辑:我们在扩招、在收学费,但在住宿、在投入上,却能省则省。

这种逻辑,本质上把孩子的尊严和基本权益当成了可以妥协的筹码。

可我要说,职业教育不是次等教育,中职学生也不是“被放弃的一群”。当一个社会容忍了对中职生的漠视,最终受损的不会只是他们,而是整个教育的公平。因为教育的公平一旦打折,阶层的通道就会越来越窄。

03|真正的改变,不是刷墙封厕,而是尊重

这次曝光后,学校已被责令整改,工程也进入招标。可是,我担心,很多时候整改只是“做样子”——刷一层新漆,装几扇隔断,就算交差。

但教育需要的不止是外表的整修,而是逻辑的扭转。什么时候我们能真正把中职生当成和其他学生一样的个体,给他们干净的宿舍、体面的书桌、独立的私密空间,那才是教育的尊严。

教育的温度,藏在细节里。它不是口号,而是一个孩子能不能安心在宿舍里读书,不必掩鼻写作业,不必在众目睽睽下如厕。

真正的职业教育,不是喊多少次“技能强国”,而是让每个孩子在最基本的生活环境里,感受到自己被尊重。

有句话我想送给所有教育管理者:你怎样对待最底层的孩子,就决定了教育的真实高度。

厕所改宿舍的荒诞,不该再出现。

——————————————————

✨思想,不应有牢笼。

视角,不应有边界。

这里的每一个字,都是撬动认知的杠杆。

愿你我,永远保有打破桎梏的勇气,和看见本质的清澈。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天马行空”的真知灼见。

⟪ 关注我们,拒绝平庸之恶,一起刺破表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