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曹操的一位儿子,威震塞外,可惜英年早逝!

曹彰(189年—223年8月1日),字子文。沛国谯县(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将领,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

曹彰(189年—223年8月1日),字子文。沛国谯县(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将领,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陈王曹植之兄。众所周知,在曹操的儿子中,曹丕、曹植继承了曹操的文学造诣,而曹彰则是不擅长文章,而是喜欢率军作战。

具体来说,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曹彰从小就善于射箭、驾车,臂力过人,徒手能与猛兽格斗,不怕危险困难。几次跟随曹操征伐,志向慷慨昂扬。曹操曾经批评他不喜欢读书,所以督促他学习《诗经》、《尚书》。

但是,曹彰却不认同自己的父亲,他对身边的人说:“大丈夫应当效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大将军,率领十万之众在沙漠上驰骋,驱逐戎狄,建功立业,哪能作博士呢?”而且,曹操有一次问几个儿子的爱好,让他们各自说出自己的志向。曹彰说:“愿作将军。”自此之后,曹彰和曹丕、曹植走上了不同的发展路线。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称魏公后,曹彰被封为鄢陵侯。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四月,代北乌桓无臣氐(能臣氐)等人造反。得知这一消息后,曹操任命曹彰担任北中郎将,行使骁骑将军的职责。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曹彰还不到三十岁,这足以体现出曹操对于他的器重了。

临出发以前,曹操告诫曹彰说:“在家里我们是父子,接受了命令就是君臣了,一举一动都要按王法行事,你要引为儆戒呀。”对此,曹彰将父亲的教诲牢记于心,他北征进入涿郡的境内,叛变的乌丸族几千骑兵攻到,当时曹彰的兵马尚未集结,只有步兵一千人,战马几百匹。

在这个危急时刻,曹彰用田豫的计策,坚守阵地的要冲。敌人溃败逃散,曹彰追击,亲自与敌人搏战,箭射敌骑,应声而倒的前后连成一串。打了半天,曹彰的铠甲中了几箭,气势更加雄壮,乘胜追击,直到桑干河,距离代郡有二百多里。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曹彰的勇猛成为取得胜利的关键。

在击溃敌人后,部下认为人马疲累,又有命令不许过代郡,所以劝阻曹彰继续追击。但是,曹彰命令部队:“落后者斩!”一天一夜追上了敌人,出击大获全胜,斩首俘虏了几千人。作为曹操的儿子,曹彰还是十分大方的,也即他超过常例几倍地犒赏将士,全军没有不高兴的。

当时鲜卑族的首领轲比能率领几万人马观望双方强弱,看到曹彰奋力冲杀,所向披靡,便请求臣服。这样北方便平定了。更为关键的是,曹彰到了长安,把功劳都归于众将。曹操很高兴,捋着曹彰的胡子说:“黄须儿居然大不简单!”

在曹彰威震边塞后,曹操正好在汉中和刘备大军展开大战。当时,刘备栖军于山头之上,命刘封下山挑战。曹操痛骂了刘备,表示自己要让黄须儿(曹彰)前来对付刘封。于是下令召曹彰助战。曹彰于是日夜倍道兼进,然而西到长安之时曹操已经从汉中回来。曹操东还后,以曹彰行越骑将军,留守长安。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到洛阳后,得了重病,派遣驿马往召曹彰。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曹彰未至,而曹操已经逝世了。紧接着,曹丕即王位,曹彰与诸侯各去自己的封国,曹丕颁布诏书说:“古代帝王之道,用功勋来使亲人和睦,并分封母弟,建立邦国以继承家业,所以能保卫大宗,抵御侵略,防止灾难。曹彰以前奉命北伐,平定朔方的土地,功勋盛大,给他增加食邑五千户,连同以前的共一万户。”

黄初二年(221年),曹丕登基称帝后,曹彰进爵为公。黄初三年(222年),曹彰被封为任城王。黄初四年(223年),曹彰进京朝觐,其间得急病,六月十七日(8月1日)暴毙于府邸中,追谥曰威王,

曹彰去世的时候,年仅三十五岁,这可以说是英年早逝了,并且这也是曹魏的一大损失。曹彰下葬之时,朝廷赐他銮辂龙旗、虎贲勇士一百人,仿照汉朝东平王刘苍的旧例。他的儿子曹楷承袭了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