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27日,大多数进入美国市场的印度商品都面对50%的关税。印度成为面对全球最高贸易关税的国家之一。
2023年6月,印度总理莫迪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时,盛大的仪式显示出美方对加强两国关系的热情。当时,拜登总统在欢迎莫迪时说:“我一直坚信,美印关系将成为21世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系之一。”
今年,当莫迪与刚刚重返白宫的特朗普会面时,气氛虽然热烈,但双方举行的贸易谈判未能达成协议。特朗普以印度从俄罗斯购买石油作为理由,宣布对印度额外加征25%关税,令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印度政策研究主席里克·罗索(Rick Rossow)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特朗普批评印度的“保护主义”做法是正确的,但同时强调,美国在处理相关问题时所使用的手段和言辞“过于严厉”,并且正越来越多地给莫迪造成政治损害。
虽然许多人认为谈判破裂源于印度拒绝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但耶鲁大学南亚研究讲师苏尚特·辛格(Sushant Singh)则认为,这与今年5月爆发的印巴冲突以及特朗普在停火谈判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关。特朗普声称印巴停火是由于他本人和其官员的努力达成的,而莫迪在国内希望塑造的是:停火是因为他重创了巴基斯坦,使巴方跪地求饶并请求停火。因此莫迪不能让步,否则他在国内的政治形象将彻底被推翻。
关税对印度构成的影响美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印度向美国出口了价值约870亿美元的商品。而以目前形势到2026年,印度对美出口将减少40%以上,降至约500亿美元。
印度对美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主要来自纺织、珠宝等行业。这些行业的出口量可能会大幅下降,潜在风险是数十万就业岗位受到威胁。不过,由于关税主要针对商品,而制造业在印度经济中的占比仍相对较小,约为14%,因此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限”。但是莫迪一直将制造业和“印度制造”政策作为优先发展方向。对最大出口市场的准入恶化,可能会扼杀这一经济领域的增长动力。
2024年美国对印度的出口额约为420亿美元,不到印度对美出口额的一半。如果从收支平衡来看,损失主要在印度这边。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对中国、印度和印太地区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因此印度手上没有筹码。
虽然在经济上印度显然会比美国受创更大,但美国也会付出代价,尤其是预计赴美印度学生数量将大幅下降。
美国此前将部分制造业从中国转移至印度的计划会因关税争端而受到威胁。大家以为,印度将成为大量中国产品的替代制造基地。现在看来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
而对特朗普而言,最大的风险在于地缘政治,而非经济风险。未来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场景:中国实质上崛起成为亚洲强国,而印度愿意接受稍微次要的地位,并在地缘政治上与中国结盟。这对美国来说将是极其不利的。
是否仍有望达成协议?新德里方面迫切希望达成协议。他们也想让特朗普得到一个胜利以利于印度的经济和政治环境。而中国在军事和经济上的崛起,将迫使双方不得不坐上谈判桌,携手对付中国。以特朗普的行事风格,双方协商谈判或许突然在某一天就达成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