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格局,清北为top2,其次是华五;第三档一般默认为中九高校!
清华工科与北大的理学、文科实力在国内独一档,华五高校理学与工科各有特色,到了中九层次一般是工科高校居多。
在本世纪一部分工科强校加强了理学的建设,实力不断增长;开始接近传统的理学强校。最为代表的是清华、浙大、华科等等!
2025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简称APS)公布了2025年新增选会士(APS Fellow)名单。该会的会士在全球非常有权威性,一般只颁给对物理学有突出贡献者。
今年内地仅有三位学者当选,他们是浙江大学王浩华、清华大学王向斌、北京大学王健。可见物理学上,北大与浙大的实力在快速增长,有分庭抗礼之势!
在2025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中,数学学科清北浙三校均进入3%(即A+),北大第一,清华第三,浙大第六。
在物理学中,北大与清华均进入3%,浙大7%,排名是第9,实力也非常强。
化学清北均是3%,浙大7%,生物学清北浙均是3%。剩下的理学学科清华与北大没有发力,排名相对靠后。也说明清华、浙大等校这些年重点发展理学的几大重点学科,且进步迅速,实力与北大很接近了。
北大是文理高校,工科实力很强;但是与清华、北大比较,北大的实力就明显弱了很多。如果两校的理学实力与北大接近,top1应该是清华的,北大在浙大持续压力下,北大能挺住“2”吗?只能说北大凭借着理学与文科的集体优势,暂时无忧;但是压力不小
北大的top2难守住,还可以从国家三大奖,自然科学指数,高校经费等方面得出结论。理科强校在国家科技奖上获奖总量一般都不高,北大已经被浙大超过了。
在今年9月尾公布的自然科学指数上(nature index,数据统计周期为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清北浙均进入前五;三校的排名分别是浙大、北大与清华。这里浙大已经领先了!
2025部直属高校2025预算经费中,清华、浙大均超过了300亿元,北大仅有250多亿,比上交大还少排在了第四,与浙大差了小100亿;你说100亿能做多少事呢?长此以往,北大拿什么与浙大抗衡呢?
文理高校在当下都比较弱势。北大如此,复旦、南大,中山、吉大等等都属于一样的。北大的理学与文科在国内是top1的存在,显得影响很小,实际也暗藏隐忧!
不过北大也意识到危机,弱化了文科权重,大力建设新工科,努力保持住top2高校的荣誉。以北大的实力与人才优势,只要持续投入,谁敢说它的工科不行呢?
高校建设不进则退,在理工科高校成为趋势的大环境中,像北大一下的文理只有锐意革新,加大理工学科的投入才能守住优势,否则必将城池失守;南大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