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初凝菊蕊香,金风乍劲稻花黄。
秋来万物咸苏息,人自多忧亦感伤。
水旱不堪频作虐,米盐转觉费商量。
幸逢有岁今年好,击鼓村村庆乐康。

这首作品以秋日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丰饶与人间生活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既有对秋日美景的细腻刻画,也有对水旱灾患的深切忧虑,最终以丰收庆典收束,传递出对安宁生活的珍视与感恩。
全诗情感真挚,层次分明,展现了自然时序与人间百态的交织。

首联:玉露初凝菊蕊香,金风乍劲稻花黄
开篇以秋日清晨的景象入画:晶莹的露珠凝结在菊蕊之上,散发出清冽的芬芳;金风乍起,吹过稻田,沉甸甸的稻穗泛起金黄。
这两句通过“玉露”“金风”点明时令,以“菊蕊香”的嗅觉与“稻花黄”的视觉,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秋日画卷。
露珠的凝结与稻穗的成熟,暗示着季节的更迭与自然的馈赠,为全诗奠定了丰收的基调。

颔联:秋来万物咸苏息,人自多忧亦感伤
随着秋气降临,万物进入休养生息的时节——草木结实,虫鸟蛰伏,天地间弥漫着一种从容的秩序。
然而,人却难以如自然般恬淡,忧思如影随形:或忧水旱之灾,或愁生计之艰,或感时光之迫。
这两句通过“万物咸苏息”与“人自多忧”的对比,揭示了自然与人类心境的差异——自然按序运行,而人世总多波折,暗含对人类复杂心境的体察。

颈联:水旱不堪频作虐,米盐转觉费商量
笔锋陡转,直指民生痛点。
水旱灾害频繁肆虐,庄稼歉收,百姓苦不堪言;为维持生计,连日常的米盐开销也需精打细算,反复权衡。
“不堪”二字,道出对灾患的无力与疲惫;“费商量”则以琐事写大忧,将宏观的灾荒与微观的生活细节勾连,凸显底层生存的艰辛。
这两句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了灾年对普通百姓的深刻影响。

尾联:幸逢有岁今年好,击鼓村村庆乐康
转机浮现,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堪称“有岁”(丰年)。
村民们击鼓相庆,欢声笑语回荡在各个村落,一派祥和景象。
“幸逢”二字,饱含劫后余生的庆幸;“庆乐康”则以动态的庆祝场景,强化丰收的喜悦,与前文的忧思形成张力,传递出对安宁生活的珍视与感恩。
这两句通过庆典场景,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

这首作品以秋日为线索,将自然景象的丰饶与人间生活的艰辛编织成一幅完整的画卷。
从首联的秋日美景开篇,到颔联对人间忧思的描绘,再到颈联直面灾患对民生的冲击,最终以尾联的丰收庆典收束,情感由希望渐入沉重,再转向喜悦,形成完整的起伏。

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也有对人间疾苦的同情,更蕴含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它提醒人们:丰收并非理所当然,需敬畏自然、珍惜时和,方能在变幻中守住内心的平和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