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国庆回了老家一趟,发现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前途基本为零

今年国庆,我带着孩子回了老家。一到村口,我就愣住了,原本熟悉的街道显得异常冷清,破旧的房屋、杂草丛生的小路,还有空荡荡的

今年国庆,我带着孩子回了老家。一到村口,我就愣住了,原本熟悉的街道显得异常冷清,破旧的房屋、杂草丛生的小路,还有空荡荡的田野,仿佛整个村子都被按下了暂停键。

最让我心里沉甸甸的,是看到那些农村长大的孩子。表弟家的小侄子今年才十二岁,可整天抱着手机,眼睛死盯着屏幕,手指不停划动。他的父母呢?早早外出打工,几个月才回一次家,平时根本没人管。小侄子的奶奶在一旁还不停地鼓励:“快看视频,学点东西也好嘛。”我听了差点哭出来。

我试着问小侄子:“你最近在学校学了什么?”他瞟了我一眼,毫不在意地说:“没什么,作业老师也没留多少。”随即又低下头继续刷视频。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这不是懒,是环境养成的劣根性。孩子从小就缺乏约束和指导,家长长期不在身边,老人只会迁就、鼓励玩手机,根本没人教他们自律、教他们规划未来。

我看着其他村里的孩子,也大同小异。早上不到八点,几个小学生已经聚在路边玩手机游戏,根本没有学习的意识。村里的小学操场破旧,课桌椅摇摇欲坠,老师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没办法一一监督。这些孩子从小就被放养在手机和电视里,自我要求低,缺乏目标感和抗压能力。

我心里一阵酸楚,想到我在广州拼命工作、买房、还贷款、养育三个孩子的辛苦,却发现农村孩子几乎没有起点。他们父母长期外出打工,根本无法陪伴孩子学习,也不指导孩子思考生活和未来,只能靠老人迁就和手机来填补空缺。

晚上,我回到表弟家,孩子还抱着手机看动画片,老人坐在旁边哈哈笑着说:“小孩子嘛,玩会儿没关系。”我闭上眼,心里突然清楚地看到一个残酷事实:这些农村孩子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他们的前途几乎为零。没有父母指导,没有自我约束,没有资源和机会,一辈子可能就被困在原地。

看着他们,我想起自己曾经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未来拼命工作、努力存钱买房。可在老家,这些孩子连最基本的学习和成长环境都没有。手机成了他们的老师,老人只会迁就、溺爱,而父母的缺席又让他们无法自我约束。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教育和陪伴的重要性是多么残酷的现实。一个孩子从小自我要求低,沉迷手机,又没有家长在身边指导,这样的人生几乎已经注定平庸甚至被生活碾压。

回程的路上,我一直沉默。这些孩子让我心里发凉,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一个念头:如果我的孩子在城市长大,即便压力再大,也必须有人在身边指导,必须有人培养自律和责任感,否则,他们未来同样可能被现实碾压得喘不过气来。

国庆的这趟老家之行,让我看清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农村长大的孩子,在缺乏陪伴、教育和自律培养的情况下,前途真的基本为零,而这种劣根性,从小就深深扎根,改变几乎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