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浙江生态警务建设成效显著 守护绿水青山绘就新画卷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和实践先行地,浙江省立足生态警务创新,以“警察蓝”守护“生态绿”,持续推进生态环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和实践先行地,浙江省立足生态警务创新,以“警察蓝”守护“生态绿”,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9月29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浙江在生态警务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近年来,浙江公安机关聚焦主责主业,严打环境资源领域违法犯罪,切实守护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安全。针对“张网捕鸟”、盗采江砂海砂、破坏耕地红线等群众关切问题,公安机关保持高压态势,2024年以来累计侦破破坏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240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753名,破获“楠溪江流域特大非法采砂案”等重大案件。依托“人工智能+无人机+热成像”等科技手段构建全域感知防控网,研发“浙里净”“绿野寻踪”等数字化平台,精准锁定线索并预警2万余条,发起多起全国集群战役,实现“科技赋能、精准打击”。同时,联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15个部门发起“生态之江”专项行动,健全行刑衔接机制,畅通检验鉴定通道,双向移交案件线索,形成跨部门生态治理合力。

在生态警务载体创新上,浙江全面构建“生态警长+网格员+志愿者+公益组织”协同共治体系,8079名生态警长覆盖生态敏感区域,通过制定17项职责清单推进生态警务融入基层治理,并组建100余支“生态义警”队伍,织密社会参与网络。省、市、县三级99个行刑共治中心形成“省级主导、市县联动”的立体化架构,如安吉县整合9部门资源,依托“绿盾在线”平台归集环境线索,实现“水、气、废、矿、林”专项治理一体化。全省215个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延伸治理触角,如缙云壶镇工业园区工作站创新“望闻问切”工作法,将公安与行政部门入企检查整合为“一件事”,以“有感服务”优化企业监管。

此外,为促进生态价值转化,公安机关主动服务生态经济发展,指导建立全省2万余家绿水青山型企业名录,严打侵犯生态品牌犯罪,保护“西湖龙井”“慈溪杨梅”等200余个地理标志产品权益。在文旅领域,优化景区交通管理、民宿登记等便民政策,设立景区联勤工作站高效处置涉旅警情,护航“双节”期间旅游安全。海洋经济方面,省公安厅成立海防管理总队,联合边检部门出台出入境便利政策,宁波、舟山等地创新“海洋警务”模式,全力保障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助力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

从山林河湖到海洋港湾,从特色农产品保护到文旅经济护航,浙江正以“生态高颜值”推动“经济高价值”。这幅以智慧警务勾勒的生态图景,生动诠释着现代化治理体系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路径,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浙江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