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我62岁,和老伴在老家生活,儿媳妇给我1000,女儿给我3000,女婿不同意

我叫王秀兰,今年62岁,老伴比我大两岁,我们一辈子都守着老家三分薄田,日子过得平淡又实在。儿子在城里安了家,儿媳妇是城里

我叫王秀兰,今年62岁,老伴比我大两岁,我们一辈子都守着老家三分薄田,日子过得平淡又实在。

儿子在城里安了家,儿媳妇是城里人,平时和我们联系不算多,逢年过节也会带着孩子回来看看。女儿,嫁到了邻村,女婿是个实在人,不过有时候脾气有点倔。

我和老伴身体还算硬朗,平时就种种菜、养养鸡,日子倒也过得去。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干农活也渐渐力不从心,身体时不时也会出点小毛病。

那天,儿子和儿媳妇回来吃饭。一家人围坐在饭桌上,气氛还算融洽。儿媳妇开口说:“妈,爸,我和您儿子商量过了,以后每个月给您二老1000块钱养老,不多,也是我们的一片心意。”我和老伴对视了一眼,心里挺感动的。这1000块钱对我们来说,也能解不少燃眉之急,年纪大了,手里有点钱心里才踏实。我连忙笑着说:“行,你们有这份心就够了,妈和爸也花不了多少钱。”儿子也在一旁附和着:“妈,爸,你们就别跟我们客气了,以后有啥困难尽管跟我们说。”

没过几天,女儿和女婿也来了。女儿一进门就拉着我的手,说:“妈,我和您女婿也商量好了,以后每个月给您3000块钱养老,您和爸年纪大了,别舍不得花钱,该买啥就买啥。”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这女儿给的比儿子多多了。我赶紧说:“闺女,你们也不容易,给这么多干啥,我和你爸有口饭吃就行。”女儿笑着说:“妈,您就别推辞了,您和爸把我们拉扯大不容易,现在该我们孝顺您了。”女婿在一旁没说话,只是默默地抽着烟。

晚上,等女儿和女婿走了,老伴皱着眉头对我说:“他娘,闺女给这么多钱,女婿会不会有意见?”我叹了口气说:“谁知道,不过闺女一片孝心,咱也不能拒绝。”

以后,每个月儿子和儿媳妇都会准时把1000块钱打到我卡上,女儿也会把3000块钱送过来。渐渐地,我发现女婿对我的态度变了。以前他来家里,总是笑呵呵的,现在总是板着个脸,话也少了。

有一次,女儿和女婿又来家里吃饭。饭桌上,女婿把筷子一放,冷冷地说:“妈,我觉得您这样收钱不合适。”我一愣,没想到他会这么说,我放下碗,有点生气地说:“咋不合适了?这是闺女的一片孝心。”女婿皱着眉头说:“妈,我不是那个意思,您看,我和您闺女挣钱也不容易,每个月给您3000块钱,我们压力也挺大的。您儿子才给1000,这差距也太大了,您这样不是让我们为难吗?”

女儿在一旁赶紧打圆场:“老公,你别这么说,妈和爸年纪大了,我们多给点是应该的。”女婿不听,站起来说:“我不是不孝顺,只是觉得这事儿得公平点,要么都别给,要么就一样多。”说完,他就气冲冲地走了。女儿也赶紧追了出去。

我和老伴坐在饭桌前,心里又气又委屈。老伴叹了口气说:“他娘,这事儿闹的,以后可咋办?”我抹了抹眼泪说:“咱也没想那么多,闺女愿意给,咱就收着,谁知道会惹出这么多事儿。”

以后,女儿很少再来家里,就算来了,也是匆匆忙忙的,和女婿的关系也变得很紧张。我心里特别难受,觉得自己成了他们夫妻之间的导火索。

我和老伴每天种种菜、养养鸡,和邻居们聊聊天,日子过得挺舒心。也让我明白了,一家人之间,重要的是理解和包容。钱重要,亲情更重要。只要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睦睦的,比什么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