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逼着慈禧携着光绪帝落荒而逃的八国联军,当时的武装力量是怎样的?

1900年8月15日清晨,北京城头的龙旗被一脚踹了下去,换上七国五颜六色的军旗。慈禧太后头没梳、鞋没换,抱着光绪皇帝仓皇

1900年8月15日清晨,北京城头的龙旗被一脚踹了下去,换上七国五颜六色的军旗。慈禧太后头没梳、鞋没换,抱着光绪皇帝仓皇挤进了一辆破骡车,一路西逃。很多人以为这是“洋枪洋炮”对“大刀长矛”的碾压,可真相并非如此,清军手里装备的是连发毛瑟和克虏伯大炮,人数更是八国联军的6倍有余。结果确实让大清在一周崩盘,到底哪根弦崩了?

先说人数。1900年7月,直隶、京津一带清军账面上有11.3万,其中京城内外就摆着6.5万,天津还囤了2.5万,再加上八旗、绿营2万“京城护卫”,共计约11万军队。武器装备:武卫中军配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武卫后军扛英国马克沁,炮队是克虏伯75mm速射炮,子弹堆积如山,工兵、辎重、骑兵一样不缺。

问题来了,这些部队分属不同系统:荣禄、董福祥、宋庆、马玉昆……谁都能指挥,谁都不想先上。6月20日,清廷下诏“勤王”,电报拍到各省,结果呢?李鸿章“东南互保”按兵不动,袁世凯新建陆军1.3万人躲在山东看戏,真正赶到战场的只有张春发、陈泽霖两支“散装”队伍,还一路被义和团扒铁轨、抢粮饷,人没到,士气先腰斩。于是,11万成了“纸面雄兵”,跟纸糊的没什么区别。

再看联军。8月3日从天津出发时,满打满算18811人,还没北京内城的太监多。

日军8000:扛最新款三十年式步枪,弹仓6发,射速每分钟12发;配有机枪队,手摇加特林6管狂喷。

俄军4800:西伯利亚旅,一水美制温彻斯特连发枪,骑炮兵带3英寸速射炮,马拉履带车拖炮弹,机动堪比“早期摩步”。

英军3000:印度旅团,标配李-梅特福德弹仓步枪,外加4门马克沁重机枪,水冷套筒打得枪管通红也可以不停。

美军2100:菲律宾远征军,扛克拉格-约根森步枪,配柯尔特转轮机枪,最离谱的是随军电报车,攻城时边打边呼叫天津海军舰炮,实现“海陆火力云共享”。

法军800:越南雇佣兵,自带80mm臼炮,专轰城墙垛口,一炮下去砖石雨下。

意军53、奥军58:扛的是曼利夏、施瓦茨劳斯最新款,子弹通用,后勤压力瞬间分摊。

再看后勤:联军每人配发3天压缩饼干、6块巧克力、1小瓶朗姆酒,药品带奎宁、吗啡,军靴底钉钢掌,一天能强行军30公里;而清军多数部队一人100发子弹、三天干粮,之后就得等漕运,断了粮只能抢老百姓,造成民心崩塌。

接着看战术。8月13日半夜,联军摸到北京外城。清军把主力缩在永定门、广渠门,架好大炮。可联军压根不跟你“对轰”:日军先派30人敢死队,匍匐到护城河,剪断铁丝网,马克沁机枪“哒哒哒”压制城头,俄军炮队3分钟急速射,把清军火炮垛口掀翻;接着英军机枪手两人一组,交替前进,百米外精准点射清军炮手。清军没见过“散兵线”,还以为敌人溃退,结果一探头就被爆头。

最惨的是午门之战,董福祥率甘军3000人堵门,美军直接调来舰炮,从天津海运到通州,12公里外榴弹砸下,第一发就掀了指挥旗,甘军瞬间炸窝。不到两小时,北京外城七门全破,清军像潮水一样往里城缩,把百姓、义和团、自家辎重全堵在城门口,结果踩踏死伤比枪炮还多。

最后看心理。联军攻城前,各国司令官给士兵发了一张“战利品兑换券”:攻下北京,准许公开劫掠3天,珍宝按军衔分成。于是联军人人像打了鸡血一样,日军甚至随身带小秤,见到金元宝先秤再揣。反观清军,朝廷6月底就放出风声:“太后有意西狩”,当官的提前把家眷送保定,士兵一听“老佛爷都跑了”,谁还卖命?8月14日午后,紫禁城午门守军自动解散,枪往护城河一扔,军装剥下混百姓,北京城彻底真空。一边是“抢钱抢地”,一边是“保命保帽”

14日夜里,联军在午门列队,吹起《天佑女王》《君之代》,八国旗帜轮番插上城楼。瓦德西后来记账:仅紫禁城一处,就抢走文物3万余件,银元宝500万两,至于民间损失,“永不能查出”。而清军11万人,战死不到3000,却在一周内土崩瓦解。

人海战术?在火力、后勤、组织、士气全面代差面前,人多只是让溃败更显眼。慈禧西逃路上写下“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历史写下:落后不一定挨打,落后还涣散,一定被按在地上反复摩擦。今天,当我们再回头看那1.8万把刺刀,它戳破的不仅是一座北京的城门,更是一声跨越120年的长鸣:钢铁与意志,永远比数字更硬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