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从黑龙江招聘会11万本硕博参与说起:学历好才是王道,学历高不是

相信很多人最近都刷到过黑龙江省某地招聘会,有11万左右的本硕博毕业生参加招聘。其实但凡阅读理解能力没问题的人都应该知道,

相信很多人最近都刷到过黑龙江省某地招聘会,有11万左右的本硕博毕业生参加招聘。其实但凡阅读理解能力没问题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个在哈尔滨举办的招聘会,针对的是整个哈尔滨甚至大半个黑龙江的本硕博毕业生,而不是专门面向哈工大、哈工程。但是,偏偏互联网上有杠精一口咬定这个消息是假消息,理由居然是哈工大不可能有这么多的本硕博——话说,消息本身也没说参与者都是哈工大的,而且,整个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也并不是就一个哈工大。

其实,11万本硕博里,主体部分其实应该是黑龙江省境内不入流的本科生为主。而不入流的本科,其实也是本科。

在现在,本科生就业困难无疑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当然,很多网民阅读理解能力太低,往往喜欢拿个例当普遍。

其实个人觉得,随着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学历高明显竞争不过学历好。当然,这本质上也是生态位问题。

我个人觉得,在未来,学历高不是优势,学历好才是。

1、中专生的荣光年代——1980年代

如果在2025年,提到中专生,你会想起什么?相信绝大多数网友都会认为这是学历赛道的失败者——毕竟,读书成绩好的都读普通高中去了,谁会去中专、职高上学?

但是,如果在1980年代,中专的生态位最起码相当于现在的双非一本——当然,本文说的生态位,指的是社会地位,以及认可度。

在1980年代,虽然名义上存在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小学没读完就参加劳动的也比比皆是——毕竟那个年代,农业经济还是主流,在城里就业,也有很多上手很快的工作。所以那时候多数人觉得自己在上学赛道也不可能有啥前途(那个年代录取率也极低),于是选择撤退。所以那个年代,能考上高中、中专的还真寥寥无几,大专和本科就更少了——当然我说的是全局,但是那个年代也存在一些分布问题:比如农村可能几年出不来一个中专生,而城里可能一大群都考上的。

因此那个年代的中专生的学历,属于又高又好。

2、学历高PK学历好

当然,我说中专生的荣光时代,其实是想说,很多事情讲究一个供求规律。

现在2025年,专科事实上已经普及了,本科生一年也有数百万新生的涌入就业市场。这意味着,现在的本科生的社会认可度,还真比不得1980年代的中专生。

所以说,在这个年代,单就是学历高,其实意义不大:因为在城市里,学历都高——很多二本的喜欢碰瓷,说在中国内地,本科学历比例才4%——但是,这个4%意味着和偏远农村同龄人、和老头老太、和中年人、和小孩子比,在这个基础上的4%,其实含金量真不大。为什么很多二本毕业的感觉自己毕4%但是就业还碰壁?因为他们所在的城市,本科生真的遍地走。个别专科生虽然学历不占优势,但是其他资源足以占优势。所以部分二本毕业生处处碰壁,然后宛如怨妇一样在网上到处碰瓷。

其实,二本毕业生不好找工作,是因为青年城市劳动力群体里面,二本毕业生属于底色(我说青年城市劳动力,指的是在城市里打工的青年,现在差不多都有大学学历,没学历的一般都在县城村镇,但是这些地区很多情况不看学历)。所以,这种学历高属于虚假繁荣。

相反,在未来,学历高不如学历好。

什么叫学历高?博士研究生学历,自然就叫学历高。但不一定学历好。

比如说,本硕博都是在二本读的博士生,其竞争力,和本科清华、硕博哈佛的相比,肯定不是一个物种了。前者属于学历高,但不代表好。后者是又高又好。

所以,本着供求关系来说,未来学历市场,学历又高又好的才适合学历赛道。而学历只是高的,能否混好看运气——毕竟运气这玩意,谁也说不好——比如三本毕业的,有时候混的比985还好,这个运气因素,谁说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