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白宫耻辱榜:放任内战、加剧大萧条、深陷腐败… 美媒揪出 10 位最烂总统,在世者仍在任?

白宫椭圆办公室的日光,曾照亮无数治国蓝图,却也见证过权力的崩塌与责任的缺位。《美国新闻》整合三项权威总统民意调查,将那些

白宫椭圆办公室的日光,曾照亮无数治国蓝图,却也见证过权力的崩塌与责任的缺位。《美国新闻》整合三项权威总统民意调查,将那些被历史尘封的失败与争议重新摊开——这张"最差总统"榜单上的名字,每一个都对应着一段让美国付出沉重代价的岁月,每一段任期都在叩问:当权力脱离良知与远见,国家将走向何方?

9(平局). 扎卡里·泰勒:被疾病终结的无为任期

1849年3月,战功赫赫的扎卡里·泰勒踏入白宫时,美国正被奴隶制问题撕裂。这位从战场走来的总统,本应带着军人的决断力直面危机,却在南北分歧的漩涡中沉默失语。他的任期如同一场仓促的插曲,1850年7月4日的国庆庆典后,一场突发疾病让他猝然离世,仅在任16个月便匆匆退场。

没有传世的政策,没有化解的矛盾,泰勒留给历史的,只有一个"未完成"的注脚。或许他本有机会在奴隶制蔓延的初期划出底线,但生命的戛然而止,让他的总统生涯最终定格为"无为"的遗憾,与后续总统的失策共同埋下了内战的隐患。

9(平局). 赫伯特·胡佛:大萧条中的"失语者"

1929年股市崩盘的巨响,成为赫伯特·胡佛总统任期的噩梦开端。这位曾在一战后主导救济工作的工程师,面对美国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却陷入了致命的固执与迟钝。他坚信"市场自我调节",拒绝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眼睁睁看着银行倒闭、企业破产,数百万美国人失去家园与工作。

更致命的是他的沟通失效——当民众在街头排队领取救济面包时,他仍在演讲中宣称"美国的经济基本面良好"。为保护本土产业推出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全球贸易战,让大萧条的寒冬雪上加霜。胡佛的任期,成了美国经济史上最黑暗的注脚,也让"胡佛村"(流浪汉聚居地)成为贫困的代名词,刻进了一代人的记忆。

7(平局). 米勒德·菲尔莫尔:用妥协喂养分裂的火种

扎卡里·泰勒的去世,将副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推上了总统宝座。面对南北双方围绕奴隶制的激烈冲突,他选择了最危险的"绥靖"——支持1850年妥协方案。这份方案允许加利福尼亚作为自由州加入联邦,却在新领土上通过"居民自决"放任奴隶制蔓延,还颁布了严苛的《逃奴法》,要求北方协助抓捕逃亡奴隶。

菲尔莫尔以为妥协能换得和平,却不知退让只会助长分裂势力的野心。他用道德与原则换取的短暂平静,实则是给南方的分裂准备了更多时间。当他卸任时,美国南北的裂痕已深到无法弥合,而他那句"我尽了最大努力维护联邦"的辩解,在后来内战的炮火中显得格外苍白。

7(平局). 约翰·泰勒:背叛信仰的"奴隶制守护者"

1841年,威廉·亨利·哈里森去世后,约翰·泰勒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因总统去世而接任的副总统,却也成了最"叛逆"的总统。他本以辉格党人的身份入主白宫,上任后却全盘背弃党的纲领,转而成为南方奴隶制的坚定捍卫者。

为了扩大奴隶制的生存空间,他积极推动美国向德州扩张,甚至不惜威胁对墨西哥动武。在他的任期内,南方奴隶主的势力进一步巩固,南北矛盾愈发尖锐。更讽刺的是,内战爆发后,他公开支持南方邦联,彻底站到了自己曾宣誓捍卫的联邦对立面。泰勒的任期,是一场对政党信仰的背叛,更是对国家统一的公然挑衅。

6. 沃伦·哈丁:被丑闻吞噬的"游戏者"

沃伦·哈丁的白宫岁月,充斥着高尔夫球的挥杆声与扑克桌的筹码碰撞声。这位沉迷享乐的总统,将政府权力当作私相授受的工具,任人唯亲的"俄亥俄帮"把持要害部门,腐败丑闻如同癌细胞般在政府内部扩散。

最臭名昭著的"蒂波特山丑闻"中,内政部官员与石油大亨勾结,将海军石油储备地低价出租,侵吞巨额公款;邮政部的"退伍军人局丑闻"更是曝出骗取数百万美元救济金的黑幕。这些丑闻在哈丁1923年因病去世后陆续曝光,让他的总统生涯彻底沦为笑柄。他曾坦言"我不适合当总统",这句自嘲,成了对他任期最精准的评价。

5. 威廉·亨利·哈里森:被就职演说压垮的总统

1841年3月4日,68岁的威廉·亨利·哈里森站在寒风中,发表了长达105分钟的就职演说——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总统就职演说。这位曾在"蒂珀卡努战役"中成名的老将,或许想借演说彰显雄心,却未曾想这成了他总统生涯的绝唱。

长时间暴露在严寒中让他患上肺炎,短短一个月后便撒手人寰,创造了美国历史上最短的总统任期。哈里森的悲剧,不仅是个人健康的意外,更暴露了权力交接初期的脆弱——他尚未来得及推行任何政策,尚未搭建起完整的执政团队,便带着未竟的使命离去,留下一副混乱的政治摊子。

4. 富兰克林·皮尔斯:内战的"铺路者"

富兰克林·皮尔斯入主白宫时,美国正站在内战的边缘,而他的政策却成了推向深渊的推手。这位对领土扩张有着狂热执念的总统,将"西进运动"变成了奴隶制扩张的工具。他签署的《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废除了此前禁止奴隶制向西部扩张的规定,允许新领土居民自行决定是否实行奴隶制。

这一法案立刻点燃了南北双方的冲突,堪萨斯地区爆发了"流血的堪萨斯"内战,成了美国内战的预演。皮尔斯对南方奴隶主的妥协与纵容,让分裂势力愈发嚣张,国家统一的根基被彻底动摇。当他1857年卸任时,美国已处在内战的前夜,而他的名字,也永远与"分裂的催化剂"绑定在一起。

3. 唐纳德·特朗普:争议未休的"现任上榜者"

在这份跨越百年的榜单中,唐纳德·特朗普是唯一在世的名字,也是最具争议的存在。2017至2021年的第一任期内,他的执政风格引发了美国社会的深度撕裂:贸易战升级重创农业与制造业,移民政策引发人道主义争议,新冠疫情中的应对被诟病为"延误与混乱",而2021年国会山骚乱事件更是震惊世界。

专家们将他列入"最差总统"之列,直指其对美国民主制度、社会共识与国际信誉的损害。更耐人寻味的是,尽管争议缠身,他仍在2024年大选中获胜,成为美国史上第二位非连续任期的总统。他的第二任期将如何书写,是否会改写历史对他的评价,仍是悬而未决的疑问。

2. 安德鲁·约翰逊:重建时代的"绊脚石"

亚伯拉罕·林肯遇刺后,安德鲁·约翰逊接过了战后重建的重任,却成了最顽固的"绊脚石"。作为南方出身的民主党人,他对前邦联势力抱有极大的宽容,不仅允许南方各州迅速恢复自治,还放任其通过"黑人法典",剥夺刚获得解放的黑人的公民权利。

当国会推出包含第14条修正案(赋予黑人公民权)在内的重建法案时,约翰逊动用否决权极力阻挠,甚至试图解除激进共和党人、战争部长埃德温·斯坦顿的职务,引发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总统弹劾案。尽管他最终侥幸过关,但他的固执与偏见,让战后重建错失了实现种族平等的最佳时机,也为后来的种族歧视问题埋下了长久的隐患。

1. 詹姆斯·布坎南:内战的"纵容者"

詹姆斯·布坎南,美国历史上唯一的单身汉总统,用四年任期证明了"不作为的罪恶"。1857年他入主白宫时,奴隶制问题已到了爆发的临界点,但他始终秉持"宪法未授权总统干预各州事务"的借口,对南方的分裂行径视而不见。

当南方各州陆续宣布脱离联邦时,布坎南不仅拒绝动用军事力量维护统一,反而指责北方"激化矛盾"。他眼睁睁看着联邦政府的权力被削弱,看着军火库与要塞落入分裂势力手中,直到卸任时,留给林肯的已是一个濒临解体的国家。布坎南至死都认为自己"履行了宪法职责",但历史给出了最公正的评价:他的纵容与怯懦,直接点燃了美国内战的战火,超过60万人因此丧生,这让他无可争议地成为美国史上最糟糕的总统。

不光荣的提及

榜单之外,仍有几位总统因执政失误留下污点:

第12差的乔治·布什因伊拉克战争与经济政策备受诟病;

第14差的理查德·尼克松因"水门事件"成为美国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彻底摧毁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而杰拉尔德·福特与吉米·卡特,则分别因赦免尼克松与应对经济滞胀不力,成为历史评价中的"平庸者"。

这些名字共同构成了白宫的"反面教材":权力从不是荣耀的装饰品,而是沉甸甸的责任。从纵容奴隶制到激化分裂,从漠视危机到深陷腐败,他们的失败早已证明:一个总统的伟大,不在于任期长短或演说华丽,而在于是否能坚守良知、远见与担当,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为国家选择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