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在海外市场上的成功,绝非偶然!比亚迪通过长期主义战略,先以商用车和新能源解决方案建立信任与品牌认知,再以多元化的乘用车产品矩阵冲击市场,并最终通过深度本地化制造来巩固优势、应对挑战。
从2014年踏足巴西市场至今,比亚迪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一场令人瞩目的战略深耕。最初在坎皮纳斯设厂时,或许很少有人能预料到,这家专注于电动巴士和太阳能组件的中国企业,会在十年后成为巴西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引领者。
回顾这段历程,比亚迪的巴西之路呈现出清晰的三个阶段。从商用车到轨道交通,再到全面进军乘用车市场,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精准。2014年起步时的电动巴士组装,可以看作是对巴西市场的初步试探;2020年设立云轨事业部并中标圣保罗地铁黄金线,则显示出更深层次的布局野心;而2021年唐EV的发布,正式拉开了比亚迪在巴西乘用车市场的大幕。
真正让比亚迪在巴西实现爆发式增长的,是2023年海豚车型的上市。这款以技术和友好价格著称的纯电动车,迅速成为市场爆款,甚至催生了“比亚迪效应”这一专有名词。
更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并没有满足于单纯的产品出口,而是坚定地推进本土化战略。2023年收购卡马萨里工业园区并持续追加投资至55亿雷亚尔,显示出其扎根巴西的长期决心。这种“不仅卖车,更要造车”的策略,为其在巴西市场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到2025年,比亚迪在巴西的布局开始进入收获期。全国汽车品牌零售销量排名第四、月度市场份额接近10%、卡马萨里工厂首车下线,这些里程碑式的成就共同勾勒出比亚迪在巴西市场的成功图景。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渠道建设速度。从2022年首家经销店开业,到2024年5月已拓展至100家门店,这种快速覆盖为其市场渗透提供了有力支撑。
比亚迪的巴西故事,或许可以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一个值得借鉴的样本:先以商用车建立市场存在,再通过轨道交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以乘用车实现规模化突破,同时配合坚定的本地化投资。这种循序渐进的策略,既控制了风险,又确保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今,随着卡马萨里工厂的投产,比亚迪在巴西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其经验或许正为其他新兴市场所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