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这汉人豪杰,愣是靠坞堡硬杠五胡三十年!

你想过吗?西晋灭亡那阵,北方的日子有多惨?世家大族衣冠南渡跑了个干净,剩下汉人都在战火里摸爬滚打。你说能投降胡人?也没那

你想过吗?西晋灭亡那阵,北方的日子有多惨?世家大族衣冠南渡跑了个干净,剩下汉人都在战火里摸爬滚打。你说能投降胡人?也没那么容易。那时头铁的流民帅横空出世,说啥也不给胡人低头,其中一个就是李矩。他这个名字,估计很多人没听过吧?不过,说实话,这哥们才是真抗胡的血性人物。

李矩小时候,就是混村里的孩子王。长大了,当个不起眼的小吏——别看官名儿还算好听,这活儿不咋地。他得和地方大族打交道,收税、拉人干活,人家不配合,他得自己掏钱顶上。直接干到穷,甚至破家的不少见。后来,他运气不错,被长安的宗室司马肜赏识,成了牙门将。这倒是个起点,但问题也来了,他出身差啊,碰到世家子弟,天然矮一头,平阳太守各种排挤,就想逼他辞职。李矩一看,也行,老子不伺候,称病让位走人。可是太守背地里派人要捅刀子,杀他!幸亏李矩是战场拼命出来的,身手够硬,又遇好人帮忙,才能死里逃生。

从那开始,他就彻底翻篇,不再给世家当垫脚石。后来百姓逃难推举他做首领,他索性建起坞堡,带着流民抱团。你别说,坞堡这个制度,当时就像小型自治政府,既能种地,又能防敌,李矩干得非常拿手。几年下来,他硬是从没人看好的流民帅,变成了稳定一方的“大佬”。

讲到这儿,得提一下,他这个人不仅会打仗,还特别有原则。比如城破后救了一千多妇女回来,手下人说,这些人不是咱“自己人”,分给士兵吧。李矩直接回绝:“她们也是国家臣民,有什么自己人、外人之分?”说真话,这种境界,放现在都够感动人的。

但你知道吗?当时中原的局势对他是真的不友好。北方五胡轮着叫嚣,东晋那边满脑子都是吃喝拉撒,别指望支援你啥。李矩只能靠自己抓机会,几次击败匈奴,甚至三次收复洛阳城。这家伙是真的猛,你看他的招数,不是伏击,就是夜袭,偶尔还用神灵跟流民打鸡血,把士气整个提满。比如有一次击退匈奴主帅刘畅,那简直堪比战争教科书——假装投降,让刘畅大军放松警惕,再趁乱一锅端。结果匈奴直接被打懵了,刘畅连怎么跑都不知道,单骑一路逃命。这样的操作,多来几次,不佩服都难。

可惜了,李矩再强也架不住队友拉胯。东晋对北伐始终没啥兴趣,偏偏祖逖死后他的支援体系也断了,周围的人搬走的搬走,叛逃的叛逃,就剩下他一个人在风中强撑。说真的,我看到这段心里是真堵。能打归能打,你对面胡人动辄几十万骑兵杀过来,旁边的盟友就玩消失,你想想,这谁顶得住?

结局确实悲壮,粮草吃紧,部下接连投敌,李矩刹不住局势,只好自带百十号人突围。途中不慎坠马,再也没起来,埋骨他乡,历史留下的评价是一句“功亏一篑”。

想一想,李矩算不算两晋时代最没背景却最硬气的大佬之一?他不像那些八王,靠血缘斗权谋圈地盘;也不像沦落南方的士族,躲着战乱去逍遥。人家扎根中原,靠能力和血性,扛了整整三十年。数次击退强敌,收复洛阳,这可不是嘴上喊喊“尽忠王室”就能做到的。

然后呢?统治他的朝廷没跟上节奏,流民的坚守抵不过全局的溃败。说白了,他拼了命保的这个国,没能给他一个靠得住的体系支撑,就这么眼睁睁地让猛将一个个陨落。你看完是不是也得感慨,这里不止有血泪,更是一个悲剧。李矩这样的民族脊梁,能有几个?别说是当年了,就是放今天,也是英雄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