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德国军事专家鲁普雷希特注意到,水泥航母改扩建工作已经结束,脚手架已经被清除,奇奇怪怪的后部上层建筑终于能看清了。配图明确显示,舰岛主体与后部的疑似烟囱的构造是分开的。
奇怪的上层建筑让很多人感到迷茫后面的烟囱是干啥的。甚至于有些人都琢磨着,后面那个烟囱真的就是烟囱,下一代航母之所以采用双岛式设计,是因为下一代航母为混动航母……但这种猜测只能说错得离谱,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后舰岛为单纯的临时建筑。
江南造船厂CG、大连造船厂CG以及多个版本20舰航母模型,无不显示国产核航母的上层建筑回合福建舰高度相似,大致上就是福建舰舰岛删掉烟囱后的模样。拿掉烟囱之后的舰岛就已经非常完整了,功能也足够齐备了。因此后部的烟囱类似物绝非新航母甲板上该有的东西。
某些人猜测疑似烟囱的后上层建筑是一个单独的烟囱,但是这种猜测显然是不成立的。退一百万步讲,就算20型航母真的是一款核动力+燃气轮机驱动的奇葩,那也没有必要设置单独的烟囱!这设计也太复古了。
(混动航母绝非不可能,前有乌里扬诺夫斯克,后有2016年兰德公司制作的《未来航母选项》报告中,提出的CVN-LX的8万吨级混动航母方案。该航母是三升、三弹、偏后舰岛,舰载机70至80架,舰长326米,宽76.8米,整体尺寸和福建舰相当。但该舰的动力组是非常特殊的,一台福特同款的A1B反应堆+4台35兆瓦/5万马力的MT-30燃气轮机。)
黄蜂级8号舰马金岛号,就将动力组从蒸汽轮机改成了燃气轮机,但马金岛号相较于其他黄蜂,并没有大改舰岛设计。马金岛的案例充分显示,换动力不需要换舰岛。搭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的混动航母继续用福建舰的舰岛不就完事了,有必要将舰岛和烟囱分开么?
舰岛和烟囱分开的设计,上一次出现在航空母舰上,还得是上世纪的30年代前后,40年代建造的航母都普遍将用舰岛包裹烟囱,以尽可能的腾出甲板空间用于调度与收放舰载机。对于一款现代航母而言,分居的舰岛和烟囱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航母又不是态势感知能力弱鸡的美国航母,中国航母的舰岛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雷达,没有窗户的后舰桥上方也是各种大大小小的舰载机引导雷达。5层甲板高度的烟囱不仅严重遮挡了346B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后半球视野,还把各种舰载机导引雷达挡的死死的可以说舰岛后部独立烟囱的猜测简直荒谬到了离谱的地步。
更别说位于航母尾部的独立烟囱舰体内部排烟体系得设置的多抽象的问题了。盘子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觉得,二战前日本都觉得不靠谱的超长烟囱挺好。百米长烟囱这是真打算做福建人肉干了?就算像女王一样从侧装燃气轮机设计也说不通啊,女王的舰体设计本就不咋地,有啥值得借鉴的。
水泥航母的后烟囱,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个后烟囱是单纯的临时建筑,测试福建级二号舰的烟囱应该怎么修形。甚至于考虑到这个烟囱的轮廓是八边形的,福建舰的烟囱是四边形的,所以都不能排除这个烟囱是从旧上层建筑上拆下来的可能。
至于什么单独排烟的烟道,先把脑洞收一收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