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千里岷江第一镇,怎么这么冷寂?沉银宝藏、崖墓摇钱树,都白瞎了

有时候无意选择的途经地,却成为记忆深刻的地方。这次蜀南游的第一站选择了眉山市的彭山区,就是为了避开成都和眉山的人流,找一

有时候无意选择的途经地,却成为记忆深刻的地方。

这次蜀南游的第一站选择了眉山市的彭山区,就是为了避开成都和眉山的人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休息。

当然,因为时间充足,就有了彭山郊外江口镇短暂而印象深刻的记忆。

我们陕西叫做江口的地方很多,基本上都是两河交汇的地方,这个眉山市彭山区的江口镇也是如此:这里是府河和金马河的交汇处。

金马河也叫锦江——“锦江春色来天地”——也叫南河,其实就是岷江的主流。发源于松潘岷山南麓的岷江,自北向南进入成都平原后,分成府、南二河,然后在江口镇外汇合,形成下段岷江,直奔乐山、宜宾汇入长江。

从这个角度上说,江口也算是千里岷江第一镇。而我们这次旅程也是沿着岷江走的,无意中的选择,却很有仪式感。

江口镇历史悠久位置重要,是秦灭蜀时蜀王开明氏败灭之处,是岑彭伐公孙述遇刺的地方,也是明末张献忠与南明总兵杨展激战的古战场,民间至今仍流传着张献忠沉银江口之说。

当然,这里也是岷江水运集散主要码头之一,“日有行船数百艘,夜有万盏明灯照码头”,龙王庙前的红石梯码头,是岷江到成都的最后一个水运码头。

我们的车子进入老街,就看到很多老房子,一座一座的,可不是仿古。其实很多的古镇并没有多少老房子,很多都是“仿古”。

四川的这种建筑梁架外露,拍照是很入画的。

当然酒厂也不少,就我所见有两个。

江口古镇是我国最早出现茶叶市场的地方,历史上大大有名,这里是著名的“武阳茶肆”所在地,也是中国茶文化发源地之一。

西汉便有“武阳买茶,杨氏担荷”的记述,四川周边的茶叶工厂,都会运货到此处交易与集散,武阳垄断着全川茶叶贸易。

西汉辞赋家王褒寓居成都的时候,住在寡妇杨氏家中,经常使唤房东家里一个名叫便了的奴仆,时间长了,干脆高价从貌美房东手中立据买下。

《僮约》中一句“烹茶尽具,武阳买茶”,大白话的意思就是每天要给主人洗杯子泡茶,并且到武阳去买茶叶。

这让武阳茶肆(今彭山)成为世界上有史料记载最早的茶叶市场的依据。

可惜繁荣的市场成为了过往,街道上并没有几个人:不是说游人,而是当地人,当地人大多搬到外面热闹的地方住了。

以前的石板路变成了柏油路,以前“七桥七庙”和吊脚楼,如今多为残破的瓦房。

我们把江口镇作为途经点,当然是因为这里是张献忠沉银所在地,“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人能识破,买尽成都府。”

当传说走入现实,还是很令人惊叹的。我上篇文章写过这个《老陕在蜀留下“亚洲第一”的宝藏,让有人一夜暴富让有人身陷囹圄》,有兴趣可以翻阅。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这里还是全国文保江口崖墓的所在地,就在江口沉银的旁边。

这是一个免费开放的景区,崖墓遗址旁有彭山博物馆,我们去的时候已经关闭,上面的崖墓陈列馆也在维护中。

我们沿着台阶上到了上面的梓潼宫,这是1985年从原址迁建于此,原为文昌宫(又名文昌祠),大门关着。

正殿为单檐歇山式木构建筑,最大特色是全木结构无铁钉连接,斗拱构件中的“上昂”结构在中国古建筑中极为罕见,仅存两例(另一例为苏州玄妙观)。 ‌

从梓潼宫左面台阶下去,就是四个墓穴。

沿着幽深的墓道进去,墓穴里基本都是“四室一厅”,古人视死如生,在墓穴中还有双眼灶神龛石狗以及一些石刻,但是不多。

江口的汉代崖墓有5000多座,也是见载于史册最早的崖墓,所以历代被盗挖当然很严重了。

当地流传一个古老的传说:这些崖墓中藏有一种能钱生钱的神树,谁若得它,便能在阴间富甲一方,甚至灵魂不散、长留故地。

这就是传说中的摇钱树。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位老石匠无意中在一个幽深的墓穴中,发现了一株青铜奇树,枝叶间挂满铜钱,树顶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朱雀,在昏暗的洞穴中泛着青凛凛的幽光。

这正是传说中的摇钱树,后来被定为国宝的青铜树。高1.44米,不仅枝叶间缀满铜钱,更铸有西王母、朱雀等众多神异形象,铸造工艺极为精湛。

当然江口崖墓群出土的摇钱树可不止这一株,按照传说应该有七株,现在有五株下落不明。

文物陈列的地方关着门,和江口沉银一样,我也是无缘见到。

江口镇的旁边就是著名的彭祖山,彭山区得名就因为这个,因八百寿星商贤大夫彭祖和其女儿在此生息而得名。

我们是没有时间去彭祖山去闲逛了,就这小小的江口镇,却成为了我们惊鸿一瞥。

现在的江口镇有老街有汉代崖墓有彭祖山景区,有山有水,还是一个没有商业化的原生态古镇,要是在这里能看到江口沉银的宝贝和汉代崖墓的宝贝,这里的发展不可限量。

老街没有吃住的地方,这里距离彭山城区并不是很远,十几分钟的车程,我们晚上住在彭山城区。

彭山最有名的就是甜皮鸭和漂汤了,甜皮鸭是吃到了,可是没有吃漂汤,却吃了跷脚牛肉,味道也不错。

晚上感慨,这个江口镇,有着这么多的宝藏资源,要是好好弄,应该不会这么冷寂。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