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三国笔记59:贾诩告诉你,没有识与微时的患难情义,缺乏从一而终的忠诚信念,如何才能赢得尊重与信任?

南阳城下,战斗在激烈进行着。曹军忙忙碌碌,一会儿运土填壕,一会儿又用布袋装土和杂草树枝,堆放在城边做梯蹬,一会儿又架起云

南阳城下,战斗在激烈进行着。

曹军忙忙碌碌,一会儿运土填壕,一会儿又用布袋装土和杂草树枝,堆放在城边做梯蹬,一会儿又架起云梯窥望城中......无奈南阳城城壕宽阔、护城河又深,守城部队有章有法,曹军攻打了三天,依旧毫无进展。

这三天里,曹丞相也没闲着,他天天骑马绕城,观看城上城下的风景,寻找对方的漏洞。

“割发代首”后,曹操与张绣再一次正面交锋。

此前在宛城,张绣曾经在谋士贾诩的劝说下,向曹操投降。不料曹操看中了张绣的寡婶邹氏,让张绣深感受辱,举兵复叛。仓促之中,曹操依靠大将典韦和长子曹昂的舍命相救才逃出生天。

现在仇人见面,曹操志在必得。

绕城三天后,他终于想出办法:命令士兵在城西门角上,堆积柴薪,然后调兵遣将来到这里——看来这就是他的突破口。

但曹丞相这么大张旗鼓地绕城转悠,又如此不遮不掩地安排布置,城上的人岂能看不到?

张绣的谋士贾诩说道:我知道曹操的想法了,如今咱们将计就计!

张绣一脸懵,怎么将计就计?

贾诩说,曹操一定是看到城东南角的砖土颜色新旧不一,鹿角多半毁坏,所以要从此处主攻。但他却在西北角虚张声势,就是想哄骗我们重兵去守西北角,然后趁虚从东南角进攻。

我们便将计就计,让百姓扮作士兵,在西北守城;而将精兵埋伏在东南,等到曹军登城,可以一战而胜。

曹操果然中计(但他以为人家中了他的计,满心喜悦),当夜二更时分,曹军杀向东南角,却中了贾诩的埋伏,大败而归,损失五万余人,失去辎重无数——没办法,他只能撤围退走。

张绣约刘表一起追击曹操,却打了个大败仗。

得胜的曹军继续撤退,张绣和刘表还要追击。贾诩说,不能追啊,一定要打败仗的!

张绣和刘表不听,果然大败,对贾诩深感钦佩。

贾诩说,现在可以追了,必胜!

刘表被打怕了,没敢动。还是张绣相信贾诩,追上去后果然大获全胜。

张绣回来问贾诩:之前我们用精兵追退敌,您说一定打败仗;后来我们用败卒追胜兵,您说一定赢。这这,为啥啊?

贾诩微笑道:将军您虽然善于用兵,但不是曹操对手。之前曹操虽败,必然用精明殿后,所以你打不赢;后来曹操打胜了还急着退兵,一定是后方有事了。他得胜之后,以为我们不敢再追,便不再戒备,所以我们才能获胜!

兵法虚虚实实,既有对形势的判断,也有对人性的了解。

贾诩算无遗策,让张绣和刘表十分钦佩。

然而,他们不知道,尽管多次打败曹操,但贾诩内心,是始终都打算让张绣投降曹操的——哪怕他们之间有过杀子之仇。

贾诩深知,从古至今,一个政权的成功从来不只依靠军事的胜利,政治的胜利才是举足轻重。

贾诩再“算无遗策”,能打赢几场战役的胜利,终究无法扭转天下大势。贾诩如此,后来的诸葛亮也一样,再神机妙算,最多只能三分天下。

但尽管贾诩一直是仰慕曹操的,也一直想要投降曹操,坚信只有曹丞相才是那个雄才大略的明主,但在此之前,他还是毫不客气,一次次打败曹丞相。

在真正的政治家面前,只有胜利者才有资格谈条件,才能更受尊重与信任。

贾诩已经不年轻了,他也跟了两个主人——乱长安的李傕郭汜,以及现在的张绣,再归曹操,也有点尴尬了。

没有识与微时的情谊,也缺乏从一而终的忠诚,老贾就只能靠才华了。

一年后,在贾诩的坚持下,张绣拒绝了袁绍,再次投降曹操。

这一次,波澜不惊、皆大欢喜。

贾诩的故事还很长,我们以后会继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