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会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点神秘的味道。它不像咱们平时接触的那些组织,公开透明,反而总让人觉得它藏在幕后,操控着什么大事。尤其在美国,从建国那会儿到现在的金融体系,共济会的影响力似乎无处不在。有人甚至说,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他们宁可干掉美国总统,也不让某些事发生。
共济会是什么来头?
共济会最早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那时候是个石匠和建筑师的行会组织。干活儿的匠人们聚在一起,互通有无,慢慢形成了自己的规矩和仪式。后来到了1717年,伦敦成立了第一个共济总会,这算是现代共济会的起点。它的核心理念挺吸引人,推崇理性、自由、平等,反对宗教对政治的瞎掺和,跟启蒙运动那股风潮很合拍。
共济会的活动有种神秘感,等级分明,仪式感十足,吸引了不少知识分子和贵族加入。到18世纪,它就像开了挂一样,传到了法国、德国,最后漂洋过海到了美国。在美国,共济会的影响力一下子就起来了。1730年代,它传到北美殖民地,很快就扎根在精英圈子里。
比如乔治·华盛顿,1752年加入了弗吉尼亚的共济会所;本杰明·富兰克林更厉害,直接当上了宾夕法尼亚共济会的大导师。还有约翰·汉考克、保罗·里维尔这些建国大佬,也都是共济会的人。据统计,1776年签《独立宣言》的56个人里,有9个是共济会成员;1787年制宪会议的55个代表里,有13个跟共济会有关。
共济会给这些革命领袖提供了个秘密碰头的地方,大家在会所里聊政治、分享想法,为独立战争出了不少力。比如波士顿茶党事件,有人就怀疑是共济会成员在背后协调。美国国玺上的全视之眼,后来也被说是共济会的标志,虽然官方解释是上帝的注视。共济会的理念还影响了美国的政治制度,自由、平等这些词儿,不就是《独立宣言》和宪法里的精髓吗?
不过,共济会的秘密性和精英化也惹了不少麻烦。19世纪初,美国出了个摩根事件,一个共济会成员因为泄密被干掉,弄得人心惶惶。后来还冒出个反共济会党,1830年代挺火的。尽管如此,共济会的影响力没完全消退,成员们在政商界还是很有分量。
美联储怎么来的?
说到共济会跟美国的纠葛,美联储的设立是个绕不开的话题。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经济老出问题,尤其是1907年的银行恐慌。那年10月,联合铜业股票炒砸了,银行挤兑一波接一波,好多银行都倒了。
金融市场乱成一锅粥,最后还是银行家J.P.摩根站出来,带着一帮人凑钱,才稳住局面。这事儿让大家都看明白了,美国没个中央银行还真不行。1908年,国会搞了个国家货币委员会,让参议员纳尔逊·奥尔德里奇牵头,研究怎么改革银行和货币。
到了1910年,奥尔德里奇带着几个银行大佬,比如保罗·沃伯格、亨利·戴维森,在佐治亚州的杰基尔岛开了个秘密会。他们连真名都不敢用,怕外人知道。这次会敲定了中央银行的计划,后来成了1913年《联邦储备法》的蓝本。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签了字,美联储就正式成立了。
美联储的结构挺特别,华盛顿有个联邦储备委员会管大局,下面还有12个地区银行。委员会的人总统提名,参议院确认,地区银行归成员银行所有。这种公私混搭的模式,本来是想平衡政府和私人银行家的力量,但也让人怀疑私底下谁说了算。
奥尔德里奇是共济会成员,他在美联储设立里这么关键的角色,难免让人觉得共济会有啥猫腻。有人猜,共济会通过自己的网络,把美联储攥在手里,控制美国的金融命脉。
历史上,美国好多总统都是共济会的人,比如詹姆斯·门罗、安德鲁·杰克逊、西奥多·罗斯福,总共14位总统跟共济会有瓜葛。这种人脉网,让共济会看起来像个幕后大佬。不过,主流历史学家觉得这种说法没啥硬证据,顶多算个猜想。可一美元纸币上的全视之眼,还是让不少人脑洞大开。
肯尼迪怎么死的?
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约翰·F·肯尼迪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被枪杀,这事儿全世界都炸了锅。那天中午12点半,肯尼迪坐着敞篷车在迪利广场游行,枪声突然响了。他头部中弹,血流了一车,第一夫人杰奎琳吓得扑上去。
车队赶紧冲到帕克兰医院,可肯尼迪到那儿已经没气了。官方调查说,枪手叫李·哈维·奥斯瓦尔德,一个人干的,从教科书仓库大楼六楼开了三枪,第一枪没打中,第二枪打中脖子,第三枪要了命。
官方的《沃伦报告》说奥斯瓦尔德是独狼,可老百姓不买账,总觉得背后有大阴谋。有人怀疑跟肯尼迪的货币政策有关。1963年6月4日,肯尼迪签了个11110号总统令,让财政部发银本位货币,想绕开美联储。这招被看成是对私人银行家的挑衅。有人就猜,共济会或者美联储的幕后势力,为了保住自己的金融利益,把肯尼迪给做了。
这种说法没啥铁证,但肯尼迪死的疑点确实不少。奥斯瓦尔德刚被抓没多久,就被杰克·鲁比崩了,鲁比后来也死了,调查一下就断了线。还有现场的录像和照片,也有人说看出有第二个枪手。不管真相是啥,肯尼迪这事儿成了美国历史上最扑朔迷离的案子之一,也让共济会跟政治的联系成了热门话题。
林肯又是怎么回事?
亚伯拉罕·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也是第一个被刺杀的总统。1865年4月14日,他在华盛顿福特剧院看戏时,被演员约翰·威尔克斯·布恩从背后开了枪,直击头部。布恩是南方奴隶制的死忠粉,对林肯废奴的政策恨得牙痒痒。林肯第二天早上死了,布恩跑路时被干掉。
林肯死的背景跟南北战争和废奴脱不开干系。1862年,他发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方奴隶主气炸了,布恩刺杀林肯就是想报复。可有人觉得没这么简单,说跟货币政策也有关系。南北战争时,林肯为了筹钱,发行了“绿钞”,这玩意儿不跟黄金挂钩,直接由政府发,银行家没份儿。有人猜,金融圈不乐意,策划了刺杀。
这说法也没啥直接证据,但林肯死后,绿钞政策还真慢慢废了。1879年,美国回到金本位,绿钞退出江湖。货币发行权最后还是落到了私人银行家手里。林肯和肯尼迪的死,在阴谋论里老被拿来一块儿说,说他们都因为挑战金融体系被收拾了。
美元怎么成了老大?
美元能当世界货币,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把美元推上了宝座。1944年,44个国家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开会,定下规矩:各国货币跟美元挂钩,美元跟黄金挂钩,35美元换1盎司黄金。美国靠着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了全球经济的老大。
可这体系到70年代就崩了。60年代,美国打越战、搞福利,花钱如流水,黄金储备哗哗往外流。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美元跟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玩完。美元从“黄金美元”变成“石油美元”。1973年,美国跟沙特谈妥,沙特石油用美元结算,赚的钱买美国国债,美国给沙特撑腰。这招后来推广到其他石油国,石油美元体系就成了。
这体系让全球石油贸易都用美元,各国得攒美元买油,美元需求蹭蹭涨。美联储随便印钞,美国就能拿纸换全世界的货,爽歪歪。可这也让全球经济不平衡,美国债务越堆越高。
美元霸权看着稳,其实麻烦不少。美国为了保住它,不惜打仗。2003年入侵伊拉克,表面上是反恐、找大杀器,可有人说是因为萨达姆想用欧元卖油,威胁了美元。2011年北约轰利比亚,干掉卡扎菲,也有人说是因为卡扎菲想搞非洲金本位货币,动了美元的奶酪。
这些仗暂时保住了美元,可也让全世界对美国更反感。近些年,中国、俄罗斯崛起,去美元化的苗头越来越明显。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俄罗斯跟中国用本币结算能源。印度、巴西也在试非美元结算。2022年,沙特跟美国在油产上闹掰,石油美元有点裂缝。
数字货币也来凑热闹。中国搞的数字人民币已经在好多城市试点,以后可能在国际贸易里唱主角。其他国家也在弄央行数字货币,全球货币格局估计得变。
共济会在美国历史上真不简单,从建国到金融体系的形成,都有它的影子。美联储的设立、肯尼迪和林肯的死、美元霸权的崛起,多少跟它有点联系。虽然阴谋论没啥硬证据,但共济会的神秘感和人脉网,确实让人忍不住多想。
美元霸权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大招,从黄金美元到石油美元,走到今天不容易。可全球经济变了,新兴国家起来了,去美元化的趋势加上数字货币的冲击,美元的好日子可能不长了。共济会的影响会不会也跟着变,还是个未知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