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发布,聚焦新型储能建设

11 月 8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系统展现中国推进 “双碳” 工作五年来的重大成就

11 月 8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系统展现中国推进 “双碳” 工作五年来的重大成就、实践经验与关键举措。

白皮书明确,坚定不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的重要战略部署。2020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中国 2030 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五年来,中国成为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探索出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路径,为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和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能源活动是碳排放最主要来源,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为 “双碳” 目标实现的关键。中国立足基本国情,在保障能源安全前提下,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数据显示,2020 年至 2024 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 16.0% 提升至 19.8%,年均提高近 1 个百分点。截至 2025 年 8 月底,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突破 16.9 亿千瓦,是 2020 年的 3 倍以上,贡献了 2020 年以来约 80% 的新增电力装机,风光发电量占比以年均 2.2 个百分点的速度稳步提升。

图源:《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

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中国持续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在电源侧,充分发挥煤电灵活调节作用,超过 50% 的煤电机组完成灵活性改造具备深度调峰能力;因地制宜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科学布局抽水蓄能、光热发电,加快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不断优化多能互补调度运行模式。

负荷侧方面,中国系统整合需求侧响应资源,引导用户优化储用电模式,释放居民、一般工商业用电负荷弹性,推动大工业负荷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按照规划,到 2025 年,全国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将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 3%-5%,其中华东、华中、南方等地区将达到 5% 左右,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

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成为建设重点。中国推动储能与电力系统各环节深度融合,积极发展 “新能源 + 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模式,以关键电网节点及偏远地区为重点合理布局新型储能,鼓励电动汽车、不间断电源等参与系统调峰调频。同时,促进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多元化应用。截至 2024 年底,中国新型储能装机已达 7376 万千瓦 / 1.68 亿千瓦时,是 2020 年的 20 倍,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 40%,稳居世界前列。

————————

求同存异  小编畅言

《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发布,为新型储能建设注入明确导向与强劲动力,是我国践行 “双碳” 目标的关键举措,彰显绿色转型决心。这一行动将推动能源结构革新,欢迎大家交流探讨~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