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最后一回中,梁山大军征方腊归来,却早已没了一百零八将,此时梁山已折损了七成的兄弟,当真是惨。
开篇那首词也着实让人意难平,只道是:“抵清溪,登昱岭,涉高冈。蜂巢剿灭,班师衣锦尽还乡。堪恨当朝谗佞,不识男儿定乱,诳主降遗殃。可怜一场梦,令人泪两行。”
很难想象,那么一帮神通广大的猛汉,到头来却是落得个死的死,残的残的结局。
不过你若是读的原著,而不只是通过电视剧来了解《水浒传》这部名著,其实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梁山群雄的结局会这么惨了。
在笔者看来,原因有两点。
(水浒传剧照)
其一是梁山上的大部分好汉,别说是什么“好汉”了,甚至他们在上山之前,就是制造不平之事的恶人,诸如李逵、王英、鲍旭之流皆是如此,你可以说他们有些本领,但绝对谈不上有多“好”。
其二则是纯粹的没实力,既然梁山一百单八将被分为三十六天罡与七十二地煞,哪怕这排名不是纯粹依照实力来排的,但也一定是有强弱之分的。
可以说梁山地煞之中,就有不少混子,就比如本文要提到的这位水货。
一、与武松同级别的好汉
提到与武松同级别的高手,你会想到谁?
其实还真没几个,毕竟在多数读者心中,武松的硬实力在梁山上是能排前几位的,所以除了卢俊义、五虎将、鲁智深这些狠人之外,算是与武松同级别的,确实不多。
但如果说是“自比武松”的呢?
那可就多了去了。
(武松剧照)
只因在《水浒传》的世界里,三流武者装高手,那是常有的事,或者说,这才是所谓的“绿林生存之道”。
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用那种一听就让人觉得他很厉害的外号来包装自己的人。
梁山上可不缺那种啥也不是,却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的混子。
比如排名倒数的“石将军”石勇,试问他是什么将军?他不过是个赌徒,就因为帮宋江跑腿送了一封信,就混上了梁山,从不是什么带兵打仗的料。
还有那“打虎将”李忠,他就是个江湖卖艺人,别说打虎了,哪怕是借他三个胆,他也不敢面对猛虎。
其实李忠就算是个自比武松的人,毕竟他外号里吹嘘的“打虎事迹”,就是武松干过的事。
而本文要提到的那位好汉,则是吹嘘自己猛如虎,其实做过这件事的也不止他一人,但只有他的身份和名号,与武松最为相似,并且他也是最名不副实的一个。
笔者所指那人即是“青眼虎”李云。
二、混得好差事
李云与武松的共同点就在于他们都是都头出身,熟悉原著的人可能要说了,“插翅虎”雷横也是都头,也自比猛虎,但雷横好歹还有些本领,能与刘唐打得有来有回,高唐州一战还杀了高廉。
可李云有什么?
几乎啥也没有。
他初登场时,就没给人留下“他很强”的印象。
(宋江、朱仝剧照)
当时负责押送李逵,结果却被朱富、朱贵下药迷倒,继而被劫了囚,后来他权衡利弊,怕上头因自己办事不力而责罚,于是便随朱富、朱贵一同上了梁山。
所以他上山之前的表现并不亮眼。
但他还是凭借这与武松相似的经历,加上这霸气的外号,在梁山上混了个肥差。
关于他上山后的待遇,书中是这么写的:“令陶宗旺把总监工,掘港汊,修水路,开河道,整理宛子城垣,筑彼山前大路。他原是庄户出身,修理久惯。令蒋敬掌管库藏仓廒,支出纳入,积万累千,精通书算。令萧让设置寨中寨外、山上山下、三关把隘许多行移关防文约、大小头领号数。烦令金大坚刊造雕刻一应兵符、印信、牌面等项。令侯健管造衣袍铠甲、五方旗号等件。令李云监造梁山泊一应房舍厅堂。”
为何要把陶宗旺、蒋敬、萧让、金大坚、侯健等人的职位也写出来?
很简单,就因为宋江对这帮人都是人尽其用,那陶宗旺是个农户出身,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他去修城寨,再合适不过。
(萧让、金大坚剧照)
而蒋敬是神算子,擅长算数;萧让是个书生;金大坚擅长雕刻;侯健是个裁缝。
他们个个都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然而李云是个都头,却为何干的是监造房屋厅堂的活?
着实有些不合理,或许是因为此时梁山已经有太多的能人,宋江怕把李云排名九十开外伤了他的心,于是给了他一个肥差,好让他心里感到平衡一些吧。
只是李云后来的表现却对不起宋江这份特殊的照顾。
当然,反过来看,也可以说是李云因为这特殊的照顾而养尊处优,把自己给混成了废人。
到了征方腊时,他的表现别说是地煞头领了,甚至都不如杂兵。
三、一上战场就现原形
你还别说,李云这家伙初登场时,虽然也不强,但好歹还能与李逵斗上几个回合,固然李逵也不是什么顶尖强者,却也绝非炮灰。
可李云在梁山混了一段时日后,那实战能力几乎是归零了。
原著第一百一十八回中,他就彻底沦为炮灰,遇上敌将王寅,几乎是毫无招架之力就被杀了。
说是:“却说王尚书正走之间,撞着李云截住厮杀。王尚书便挺枪向前,李云却是步斗。那王尚书枪起马到,早把李云踏倒。石勇见冲翻了李云,便冲突向前,步走急来救时,王尚书把条枪神出鬼没,石勇如何抵当得住。”
(李云剧照)
他是真把自己当武松了,武松确实能步战胜马军,但他哪有这般能耐,结果就是被一招秒杀,宛如炮灰。
你甚至都不知道他上梁山的意义是什么。
放眼整个梁山,最大的水货,或许就是这“青眼虎”李云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