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iOS 26.1 Beta 4 发布:允许用户使用新开关控制液体玻璃透明度

苹果终于听劝了:iOS 26.1 Beta 4 让“液态玻璃”不再晃眼2025年10月21日,苹果向开发者推送了 iOS

苹果终于听劝了:iOS 26.1 Beta 4 让“液态玻璃”不再晃眼

2025年10月21日,苹果向开发者推送了 iOS 26.1 Beta 4 更新。

这个版本看起来只是个小步迭代,但对很多普通用户来说,却是个久违的“贴心”动作。

因为这次,苹果终于允许大家自己决定要不要让手机界面“更清楚一点”。

事情的起因,要从 iOS 26 刚发布时说起。

今年早些时候,苹果推出了全新的“液态玻璃”(Liquid Glass)设计语言。

这是自 iOS 7 扁平化以来最大的一次视觉变革。

整个系统界面变得半透明、有光影流动感,图标边缘仿佛能折射光线,通知栏、菜单栏、侧边栏都像被一层薄薄的玻璃覆盖着。

乍一看,确实很酷,很有“未来感”。

但问题很快来了:太透明了,反而看不清字。

尤其在阳光下、地铁里,或者背景颜色杂乱的时候,那些浅灰色的文字几乎“融”进了背景里。

不少用户抱怨:“我眼睛都要贴到屏幕上才能看清通知内容。”

还有人说:“锁屏上弹出的短信,我得眯着眼猜。”

这种体验,对日常使用来说,其实挺累的。

更麻烦的是,之前这个“液态玻璃”效果是强制开启的,没法关,也没法调。

你只能接受,或者忍着。

对于那些视力一般、年纪稍长、或者只是单纯喜欢清晰界面的人来说,这简直是一种无声的折磨。

而这一次,iOS 26.1 Beta 4 终于给出了选择权。

在“设置 > 显示与亮度”里,多了一个叫“Liquid Glass”的新选项。

点进去,你可以选两种模式:

一种叫“透明”(Clear),就是原来的样子,通透、轻盈、光影流动;

另一种叫“着色”(Tinted),界面会变得稍微“实”一点,背景不那么透,文字和按钮的对比度明显增强,一眼就能看清。

这个改动看似简单,背后其实透露出一个信号:苹果开始更认真地听用户的声音了。

要知道,在过去几年,苹果的设计哲学越来越偏向“自我表达”:

他们觉得什么好看、什么高级,就推什么。

用户反馈“看不清”“不好用”,往往被归为“还没适应新设计”。

但这次,面对大量关于可读性的抱怨,苹果没有继续坚持“设计师说了算”,而是迅速在 Beta 4 中加入了一个全局开关。

更关键的是,这个设置是系统级的。

你选了“着色”模式,不只是设置界面变清楚,整个系统,包括工具栏、菜单栏、锁屏通知,甚至第三方适配了新设计的应用都会同步调整。

不需要你一个个 App 去设置,也不用担心风格混乱。

这种“一次设置,处处生效”的逻辑,恰恰是苹果一贯擅长的体验一致性。

除了液态玻璃的透明度调节,这次更新还有一个被很多人点赞的小功能:

终于可以关掉“锁屏左滑打开相机”了。

这个功能原本是为了方便用户快速拍照,但现实是,它太容易误触了。

手机放在口袋里,一不小心就打开了相机;

借给别人看照片,对方一滑就进了拍照界面;

甚至有些家长发现,孩子拿着手机玩着玩着,就拍了一堆模糊的天花板照片。

过去,你如果想彻底禁用这个功能,唯一的办法是直接关掉整个相机 App,但这显然太极端了。

现在,你只需要去“设置 > 相机”,找到“轻扫锁定屏幕打开相机”这个选项,关掉就行。

既保留了相机的正常使用,又避免了误操作,还提升了隐私安全。

这种“给用户控制权”的思路,值得肯定。

当然,这次更新不止这两点。

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也扩展了语言支持,新增了繁体中文、丹麦语、荷兰语、越南语等八种语言。

这意味着更多地区的用户能用母语和 Siri 或系统智能功能互动,体验更自然。

虽然 AI 功能还在逐步落地,但语言覆盖的扩大,说明苹果在认真推进全球化适配。

另外,一些小毛病也被修复了。

比如之前快速退出 App 时图标会闪烁一下,现在不闪了;

音乐 App 播放某些歌曲会闪退的问题也解决了。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其实直接影响日常使用的流畅感。

一个系统好不好用,往往就藏在这些“不被注意的地方”。

那么,普通用户现在该不该升级 iOS 26.1 Beta 4?

答案很明确:如果你不是开发者,也不是特别热衷尝鲜,建议再等等。

Beta 版本本质上是测试版,虽然苹果的 Beta 系统通常比较稳定,但依然可能存在未知的 Bug、耗电异常、或者某些 App 兼容问题。

尤其是如果你用的是 iPhone 13 或更早的机型,新系统对性能的要求更高,“液态玻璃”这种带复杂光影效果的设计,可能会让老设备负担加重,反而影响流畅度。

不过,如果你已经装了 iOS 26 的早期 Beta 版,并且正被透明界面困扰,那这次更新确实值得一试。

至少,你能立刻获得一个更清晰的视觉体验。

从更广的视角看,iOS 26.1 Beta 4 的这两个改动,其实反映了一个趋势:

科技公司正在从“炫技”回归“实用”。

过去几年,行业里流行“视觉冲击力”:

越透明越好,越动态越好,越有“沉浸感”越好。

但用户真正需要的,可能只是“看得清”“点得准”“不会误操作”。

苹果这次的调整,不是推翻设计,而是在美学和功能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你可以选择要“美”,也可以选择要“清楚”,甚至可以在不同场景下切换。

这种“不替用户做决定,而是给用户选择权”的做法,才是真正的用户友好。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更新也说明,用户的反馈是有用的。

很多人以为,像苹果这样的大公司,根本不会在意普通用户的抱怨。

但事实是,当足够多的人说“看不清”,当社交媒体上反复出现类似的吐槽,当评测媒体都开始批评可读性问题,这些声音最终会传到产品团队那里。

而 iOS 26.1 Beta 4 的出现,就是对这些声音的回应。

所以,下次如果你觉得某个功能不好用,不妨在官方渠道留下反馈。

也许你的声音,就是推动改变的一小部分。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设计从来不是“越新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

“液态玻璃”确实代表了苹果对视觉语言的探索,但它不该成为用户日常使用的障碍。

现在,苹果给了我们一个开关,让我们自己决定是要光影流动的美感,还是要一目了然的清晰。

这种尊重,比任何炫酷的动效都更值得赞赏。

按照苹果的节奏,iOS 26.1 的正式版很可能在本月底或下月初推送。

到时候,所有用户都能用上这个“透明度切换”功能。

如果你一直觉得 iOS 26 的界面“太飘”“看不清”,不妨到时候试试“着色”模式。

说不定,你会觉得手机突然“好用了”很多。

科技的意义,从来不是让人去适应机器,而是让机器更好地服务人。

这一次,苹果做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