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众多兼具时代精神与鲜明个人风格的艺术家脱颖而出。他们肩负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深耕传统、融通中西,在笔墨间展现古今对话的智慧。其创作让中国书画艺术焕发新生,推动中国艺术以更具生命力的姿态迈向世界艺术高地,续写中华文明的时代华章。
刘玉山,当代画家、书法家、教育家、学者。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直属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摄影家协会.淄博工作站副秘书长、 中南海国礼艺术大师、中国国艺人民书画院院士、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散文学会会员、省优秀辅导教师、济南书画院书画师、北京盛世书画院高级书法师、华夏书画院客座教授、济南龙之魂画院副院长、一带一路陶瓷艺术高级画师。
1960年8月生于山东邹平,现居北京(为通州美协会员)。肄业于山东政法学院,毕业于山东师大中文系、曲阜师大美术系,2011年研修于清华大学。2025年7月,结业于龙凤学院诗词专业。先后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专业创作。1993年创“六字教学法”,全省宣传推广;1995年参加山东《美术》教材编写。多次受省市政府表彰嘉奖;2016年9月教育部授予贡献奖、颁发《荣誉证书》;2019年9月获十三届全国“两会”推荐的“人民艺术家”称号,11月全国168家媒体评为“最受人民喜爱的艺术家”; 2020年7月获全国首届《艺术献给党》“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2022年,传统文化艺术人才库授予“2021年优秀书画家”头衔,并永久入编。多次在国家画院、民族文化宫、山东美术馆、青岛、深圳、台北、首尔、仁川等,举办书画展。共出版专著、合集20余部。
艺术传承:
上世纪八十年代,刘老师传承书画大师于希宁的豪放、蒋维崧的书卷气、乍启典、高景林、王小古的水墨灵动;后拜刘炳森、张立辰等大师门下。坚信天才出于勤奋,每天手不释卷、笔耕不辍。为采风写生,走遍全国34个省(市、区)。国画、书法、水粉、篆刻、论文、文学作品等在《人民日报》《中国书画报》《特级教师》《湖北青年》等发表几百篇幅。28岁写意画《荷塘情趣》在山东美术馆展出;29岁出版第一本著作《怎样设计黑板报》;32岁,国画作品《上学路上》在《人民日报》美术版登载;33岁为周敦胜著作、范曾题书名的《龙之魂》绘制全部插图。
艺术成果:
近年来,刘老师主攻隶书和花鸟画,用国画寿桃、葡萄讴歌太平盛世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并形成个人风格。书画作品广为传播,许多被美、韩、新、澳、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团体与个人收藏。2015年5月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书画征稿中,隶书和草书获国家级金奖;2015年9月入选民族摄影出版社《中国书画七十年鉴》,荣获“中国著名书画家”奖章; 2016年6月,沈鹏题写书名的个人美术册《一代名家》,由广东美术出版社发行;10月入选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艺术大家》,荣获“中国艺术大家”金杯;2017年3月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社《一带一路》画集,肖像设为封面;2017年5月,苏士澍、何家英、刘玉山三人合编《一代佳作》画集;2017年5 月 入选广东美术出版社《书画名作收藏指南》画集。2017年6 月与刘文西、欧阳中石合编《中国书画形象大使》三人画集,8月在国家画院举办“辉煌中国”书画联展。2018年6 月,中国邮政发行委员会发行《刘玉山书画邮票》集,5月在民族文化宫举办书画联展。
2019年元月出版散文集《飞到天涯海角》,5月应邀在首尔、仁川参加书画联展,10月参加全国名家邀请展及蒙山写生, 12月山东美术出版社发行《著名书画家刘玉山》台历。2020年2月《书画名家风采》双月刊封面人物,并专题报道;5月,文集《永不止步》由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全国发行; 7月获全国首届《艺术献给党》“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2022年,传统文化人才库授予“2021年优秀书画家”头衔,并永久入编。2023年7月,中国邮政发行委员会发行《刘玉山书画邮票集》,国立艺术家邮品组委会授予“新时代人民艺术家”称号,11月绘画《吉祥盛世》在民族文化宫展出。9月,摄影《夕阳无限好》获全国优秀奖,赴庐山参加“中国老摄影家协会”双年会。2024年10月,加入企业摄影家协会。
学术成果:
刘老师1995年7月在青岛参加山东省美术教材编写,同年12月在山东东营主讲省级优质课。后来从事专业研究和创作。多次参加国内研讨会、报告会、展览会,多次担大赛、书画展评委。刘老师是艺术家、研究学者,无论指教中学或大学,都是学员喜欢、社会崇敬的教育家。当年学生们都喜欢刘老师上课。他人格高尚,善于因材施教、旁征博引、风趣幽默、创新教育方法,深得学生敬仰和社会尊崇。他33岁创美术技能“六字教学法”,全省宣传推广;后来连续在国家专业刊物上开辟专栏,进行《我如何设计导语》《如何引导课堂兴趣》等系列讲座;35岁在国家教委主办的《学习方法报》头版头条,发表《李瑞环的为学之道》,随后在国家级刊物上,连续进行学习方法讲座。
刘老师认为:中国的使命是主宰东方文化,而不是跟在西方屁股后,东施效颦、邯郸学步。40岁在《中国书画报》三版头条发表《书法时弊》。同时认为:书法是教人看的,不是几个学究的雅玩,极力反对乱用繁体字,反对“丑书”泛滥。书画大师和教育泰斗欧阳中石、刘文西、魏书生、苏士澍、王广才,分别用“后生可畏”“书风画风很正”“大道自然”“反对丑书横行”“立自家旗帜”给予肯定鼓励。刘老师虽然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但依然用“只争朝夕”的座右铭,催赶自己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