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瘦西湖,近些年很热的项目。作为扬州人,怎么着也应该去领略领略。而且,一次远远不够。这便是扬州人的小确幸了,可以有机会一而再地游玩,放飞心情。
很多人夜玩瘦西湖,喜欢从西门进。因为从西门进去距离熙春台最近,而熙春台表演的水幕,最是震撼。问题是,如果开始就是浓郁的烈性酒,开胃酒还有什么滋味?
夜游的最佳线路,与白天一样,从南门进最是有趣。南门,是瘦西湖的正门。月色溶溶夜,进门左拐到坡上。闪烁的灯光与天空的月亮交相辉映。天地之间,原本就是一体。外面蜿蜒的湖水,映出了月亮的清秀,倒映着灯光的璀璨。
漫步前行,树木上时不时冒出一首歌咏扬州的诗歌。“商胡别离下扬州”,为了逐利;“烟花三月下扬州”,为了赏景;“玉人何处教吹箫”,为了听曲;“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赏的是扬州的竹;“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说的是梦中难忘扬州的情……
除了树木变成了诗会,还有大大小小的惊喜,在这一块幕布那一片纱帘上出现。“丝路花雨”,很对景。这是夜游的第一个景点。第二个景点,不能一直在坡上行进。从一条岔路出去,行走到水边。
远远的栈桥上,依稀看到一位唐代翩翩公子在上面溜达,走来走去。是张若虚吗?不是!是李白。李白可是在扬州长住过一阵的。瘦西湖栈桥,远眺大明寺的栖灵塔,可是雅事啊。距离有点远,听不清他说些什么。其实,咱赏的是景,说什么并不重要。
向栈桥上的“李白”轻轻挥手,进了徐园。徐园主建筑前的水塘,被腾起的雾气笼罩,像极了神仙府第。春天的红梅、玉兰、海棠与垂柳,在灯光与雾气中,可不就是仙山琼阁!
转到“听鹂馆”前,正遇到李白与孟浩然依依作别。这一次,李白不能来扬州。可是,他愿意将扬州的美,介绍给老友。面对孟浩然即将离去的身影,挥笔疾书,写下那首千古传颂的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前,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扬州却给了他奋笔挥毫的机会。
让他们告别吧,不打扰了。穿过听鹂馆,走过小红桥。这里是小金山。小金山大门紧闭。走到“梦笔生花”景点处。一块不大的汉白玉石,临时成了舞台。灯红酒绿地展示了一个美梦。故事主人翁,正在梦中经历着泼天富贵。
学得权与术,售与帝王家。卢生在老槐树下的南柯一梦,道尽了天下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可惜的是,他只是做了一个梦。大梦醒来,锅里的黄粱米饭还没有蒸熟。经了此,卢生会不会像贾宝玉的祖宗让他梦游太虚境一样,获得顿悟?
过玉版桥,在琼花林处望水、望五亭桥。亭亭玉立的五亭桥,被装扮得流光溢彩。伴随着古雅的音乐,整座五亭桥被灯光演绎着变换的四季。“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五亭桥上有百花有落叶,还有皑皑白雪。假如人生可以在短短几分钟里先行预演一遍,会少了很多失误!
水面上,一叶扁舟缓缓而来。一位少年伫立船头,在夜晚的瘦西湖水面,高颂“江畔谁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个无解的问题,因为张若虚的一连串发问,引出无数人跟风思索。此时此刻的他,是不是诗中那位“今夜谁家扁舟子”?是不是在怀念家中“何处相思明月楼”的佳人!
走过五亭桥,径直走到白塔前广场。一场“商服离别为扬州”的大戏,已经开演。我却想起了唐朝张祜的《纵游淮南》:“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月明桥还在,禅智寺已难寻。扬州人如今“只合扬州死”,死得其所吗?
回到水边的路上,向“玲珑花界”慢行。右边的湖水中央,“打铁花”表演,惊心动魄。一勺勺融化的铁水,被抛向空中。眼疾手快的另一位,不知道用什么工具击打在滚热的铁水上。铁水瞬间飞溅起无数闪烁的点,飞向四面八方。巨大的铁花盛开在瘦西湖中央,浪漫而壮观,一直等到表演者划船离去,我都不愿意离开。
最后的大餐,是熙春台。那里的气势声势,是所有表演中的翘楚。那是扬州曾经的辉煌与今天的期待。一湖水,被赋予了生命。
跟着我夜游,没有失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