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关于“重阳”你了解多少?

重阳节(Double Ninth Festival),又称“重九”、“踏秋”,“老人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农历九

重阳节(Double Ninth Festival),又称“重九”、“踏秋”,“老人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庆祝它不仅是一个敬老爱老的节日,也是一个让家庭亲密相聚、传承文化的好时机。《易经》中将“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

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虽未形成节日,却有登高的风俗,意在崇拜山峦,以消祸避灾。

魏晋以后,“重阳”的节日气氛渐趋浓重,到唐代形成民间节日,或登高望远,或舒展筋骨,或啸咏骋怀。

唐代诗人王维写下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名句。

时至今日,重阳节被称为老人节,“九”作为阳数之极,又被称“极阳”或“老阳”,“九九”与“久久”谐音,意味着长久、高寿。

关于重阳节从古至今有很多诗词,王维的最经典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重阳节吃什么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重阳节这一天,我们可以准备菊花酒、重阳糕、大枣等食材。这些食物不仅寓意好,还有益于身体健康,是重阳全家团聚适宜共食共享的佳品。

重阳民俗沿袭至今: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尊老敬老等民俗

“重阳无雨一冬晴”

重阳节以后,开启冬季模式,冷空气开始活跃。北方秋高气爽,能见度极高;南方也告别热天,迎来宜人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