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滋味,尝了就忘不掉;
官场的斗争,深得如海一般...
01
清晨的庆火县,薄雾笼罩着山间的县城,县委大楼在晨光中显得庄严肃穆。林远航站在五楼的书记办公室窗前,目光穿过玻璃,落在远处蜿蜒的庆火上。三十八岁的他,眉宇间带着书生气,却又有一种从军旅生涯中磨砺出的坚韧。
作为省里空降的县委书记,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庆火县,偏远却不简单,官场暗流涌动,利益网盘根错节,稍有不慎,便可能深陷泥潭。
"林书记,这是县政府送来的年度预算报告。"秘书小李推门而入,二十五岁的年轻人,眼神灵动,递上一叠厚厚的文件。他是林远航从省里带来的助手,忠诚而机敏,熟悉官场规则却尚未被庆火县的浑水浸染。
林远航接过报告,翻开第一页,目光在密密麻麻的数字间游走。预算总额比去年激增三成,而庆火县的财政收入几乎没有增长。他皱起眉头,指着一栏醒目的数字:"小李,这笔五千万的'南山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款项,细目呢?"
小李压低声音,语气谨慎:"林书记,您刚来,可能还不清楚,县里的财政大权基本攥在赵志宏县长手里。这预算,多半是他和财政局长张国强定的调子。南山开发区是赵县长的心头肉,过去几年,县里的大笔资金都往那儿流。"
赵志宏,庆火县县长,五十二岁,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十几年间在县里织就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利益网。省里曾有传言,赵志宏是"笑面虎",表面和气,实则心机深沉,县里的几大派系——财政局、城建局、乡镇领导——都与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林远航这个外来的书记,毫无根基,想要在这盘棋局中站稳脚跟,谈何容易。
"下午开常委会,把预算的事提上议程。"林远航合上文件,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锐利,"我要当面听听赵县长的解释。"
小李点点头,退出办公室。林远航的目光回到窗外,庆火县的街道上,行人稀疏,偶尔有几辆货车驶过,卷起一阵尘土。他深吸一口气,心中暗自盘算:这盘棋局,才刚开始。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笔记本,记录下几个关键词:南山开发区、赵志宏、财政漏洞。这本笔记,将是他打开庆火县秘密的第一步。
02
下午三点,县委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常委们依次落座,长条形会议桌上摆满了文件夹和茶杯。赵志宏坐在林远航对面,笑容可掬,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他身旁是副县长王德胜和财政局长张国强,两人都是他的铁杆盟友,眼神不时交换,带着几分默契。其他常委,有的低头翻文件,有的假装喝茶,实则在观察这场新旧势力的交锋。会议室的气氛,像暴风雨前的宁静。
"各位,今天的议题是今年的财政预算。"林远航开门见山,声音不高,却让空气一紧,"我看了报告,预算比去年多了三成,尤其是南山开发区的项目,单项拨款五千万。赵县长,这笔钱的去向,能否详细说明?"
赵志宏笑容不变,慢条斯理地开口:"林书记,您刚来,可能对县里的情况还不太熟悉。南山开发区是咱们县的重点项目,道路修缮、厂房建设、招商引资,都需要大笔资金。这五千万,是为了保证项目顺利推进。"
林远航翻开报告,目光如刀,直指赵志宏:"赵县长,我昨天去南山开发区实地考察了,那里还是一片荒地,杂草丛生,所谓的道路修缮连影子都没有。这五千万,到底花在哪儿了?"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常委们的目光在两人之间游移。赵志宏的笑容僵了一瞬,随即恢复自然:"林书记,您误会了。这笔款子是预留的,项目还在规划阶段,资金还没正式动用。"
"规划阶段就要五千万?"林远航语气加重,"县里的财政吃紧,农民的灌溉渠年久失修,学校的教室还在漏雨,这笔钱花得这么不明不白,合适吗?"
王德胜咳嗽一声,试图打圆场:"林书记,预算的事我们已经讨论了好几轮,都是为了县里的发展着想。您刚来,可能需要点时间适应……"
"适应?"林远航打断他,目光扫过全场,"我不需要适应糊涂账。我提议,预算重新核查,成立专项小组,我亲自负责。"
赵志宏的眼神阴沉了一瞬,但他很快掩饰过去,笑着点头:"好,林书记有魄力,那就按您的意思办。"
散会后,常委们三三两两离开,会议室里只剩林远航和小李。小李低声说:"林书记,您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赵志宏在县里根深蒂固,他不会善罢甘休。"
林远航冷笑:"马蜂窝不捅,怎么知道里面有多少毒蜂?"他顿了顿,目光深邃,"小李,你去联系一下县纪委的老周,我想跟他谈谈。"
小李点头,心中却有些忐忑。他知道,林远航这一步棋,走得太险了。
03
接下来的几天,林远航马不停蹄。他带队下乡,调研了庆火县的农业、工业和民生现状。南山开发区的实地考察让他心惊——所谓的"重点项目"不过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远处几块破旧的广告牌上写着"庆火县经济腾飞新起点",却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
他翻阅了近三年的财政记录,发现漏洞百出:虚报项目、挪用资金、甚至直接将公款转入私人账户的痕迹比比皆是。
在南山开发区的一处工棚旁,林远航遇到了一个老农,姓刘,六十多岁,皮肤黝黑,满脸皱纹。老刘指着荒地说:"林书记,这地方好几年前就说要开发,钱花了不少,可您看,连条路都没修好。我们村的灌溉渠倒是年年漏水,庄稼都快种不下去了。"
林远航蹲下身,认真听老刘诉苦,心中一阵酸涩。他拍拍老刘的肩膀:"刘大爷,您放心,我会给您一个交代。"
回到县城,林远航连夜整理材料,越查越心惊。南山开发区的账目显示,过去三年,累计拨款超过两亿,但实际投入的工程不到一成。他翻出一份合同,签字人是赵志宏的表弟、当地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这家公司名不见经传,却拿下了南山项目的大部分订单。
与此同时,赵志宏也没闲着。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召集了几个心腹,烟雾弥漫中,气氛凝重。财政局长张国强满脸焦虑:"赵县长,林远航这人太较真了,他要是真查下去,咱们的账可经不起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