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营口市鲅鱼圈区返乡人员安置陷 "劳务派遣" 困局:相关文件执行偏差七年未解

截至2025 年 9 月 30 日,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一批在部队锤炼满 10 年以上的返乡人员,仍在为七年前开始的安置

截至2025 年 9 月 30 日,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一批在部队锤炼满 10 年以上的返乡人员,仍在为七年前开始的安置待遇问题奔走呼号。这些曾献身相关防务建设事业的为国奉献人员,在部队锤炼完成返乡后被纳入所谓的 "国有企业安置",实则被 区属国企 "返乡人员安置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以劳务派遣形式分派至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其合法权益遭受严重损害。

相关文件执行出现严重偏差

"我在部队锤炼 12 年,在锤炼完成后返乡时满心以为能得到妥善安置。" 在鲅鱼圈区某机关单位工作的返乡人员表示,"但到了工作岗位才发现,我的劳动关系在返乡人员安置公司,待遇、晋升都和在编人员天差地别。"

这种安置方式明显违背了上级相关文件。2013 年,上级部门转发的《通知》明确规定:"任何部门、行业和单位不得下发针对返乡人员的歧视性文件,严禁以劳务派遣等形式代替接收安置。"文件特别强调,"部队锤炼满龄 10 年以上的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地方文件自认 "劳务派遣" 性质

令人困惑的是,2024 年 3 月,营口市鲅鱼圈区政府办公室印发的《机关事业单位用工管理制度(试行)》中,却明确将 "返乡人员安置公司" 列为劳务派遣单位,并规定 "机关事业单位用工应以劳务派遣为主"。这一地方文件与上级相关文件明显抵触。

"我们承担的工作与在编人员没有差别,甚至更重更累。" 在某街道办事处工作的返乡人员说," 但在待遇上,我们只能参照事业单位管理岗最低级别(十级)领取工资,而且部分人员已经连续六个月没有拿到工资了。"

多重权益保障严重缺失

这些部队锤炼满 10 年以上的返乡人员面临着多重权益保障问题:

首先,职业年金无法接续。根据《关于为国奉献人员职业年金转移接续有关问题的通知》,为国奉献人员退出部队锤炼后,如用人单位已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应负责办理转移接续手续。但由于劳务派遣的安置方式,这些为国奉献者的职业年金始终无法落实。

其次,待遇完全缺失。" 我们无法参与单位的评优评先,不能担任行政职务,连最基本的体检福利都无法享受。" 一位在区直部门工作多年的返乡人员表示。

第三,晋升渠道完全堵塞。据了解,与其同工龄的在编人员大多已晋升至管理岗八级、九级,而这些返乡人员却因 "劳务派遣" 身份,永远停留在最低级别。

政府承诺两年未兑现

2023 年 9 月 14 日,营口市鲅鱼圈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决议,原则同意筹集事业管理岗位用于解决部队锤炼满 16 年以上返乡人员的事业编制问题。会议纪要明确要求区人社单位会同区委编办 "尽快推进落实"。

然而,时至2025 年 9 月 30 日,整整两年过去了,这一承诺仍未兑现。在此期间,返乡人员们多次向各级返乡人员事务部门反映问题,得到的回应始终是 "返乡人员安置公司是国有企业,符合相关文件" 或 "你们是历史遗留问题,已解决完毕"。

明显违反法律法规

根据2024 年 9 月 1 日实施的《安置条例》第八十七条、八十八条规定,未按规定落实返乡人员安置待遇的,由上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对责任人给予处分。部队锤炼满 10 年以上的为国奉献者为相关防务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上级明确规定应给予更优厚的安置待遇。营口市鲅鱼圈区的做法不仅损害了为国奉献者权益,更严重破坏了相关文件的严肃性。

问题亟待解决

据了解,受此影响的返乡人员人数较多,且情况复杂。他们中既有 2017 年在部队锤炼完成返乡的为国奉献者,也有 2021 年刚刚在部队锤炼完成返乡的。令人不解的是,为何在同样相关文件环境下,2022 年之后安置的为国奉献者就可以获得事业编制,而此前在部队锤炼完成返乡的为国奉献者却要承受 "劳务派遣" 的待遇。

"我们不是要求特殊照顾,只是要求按照上级标准得到应有的安置。" 一位返乡人员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我们在部队锤炼十余年,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相关防务建设事业,在部队锤炼完成返乡后只希望能够得到公平对待。"

问题亟待重视

返乡人员的安置工作,关系到相关防务建设巩固和社会稳定。营口市鲅鱼圈区出现的这一问题,不仅是个案,更反映出在一些地方相关文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如何确保上级相关文件在地方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如何切实保障返乡人员合法权益,值得相关部门深思。

根据现有信息显示,这一问题至今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广大群众要求当地相关部门:

落实 2023 年上级会议规定,依法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

停止以返乡人员安置公司实施劳务派遣;

落实与用人单位正式员工同工同酬、同岗同级待遇;

依法续缴职业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