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到拜见齐桓公
张洪兴
第二天,慎到在淳于髡引领下来到大殿。
淳于髡和慎到叩拜齐桓公:“参见大王!”
齐桓公说:“免礼,赐座。”他打量一身青装打扮、仪表堂堂的慎到, “听
淳于髡说,你是赵国人,为何要来这里?”
慎到打量神采奕奕、威严而又平和的齐桓公:“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现在熊疑(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秦国、韩国、魏国都在改制,而大王
设立稷下学宫,这是更大更长远的谋划,所以我就来到这里。”
齐桓公说:“赵籍(赵烈侯)也进行了一些改制,效果是明显的。”
慎到很认真地说:“赵籍喜爱音乐, 对歌者优宠无比, 在公仲连的劝说下,赵籍收回赐歌者之田,避免享乐之风蔓延,保证了国家的赏赐给予有功之人。此后公仲连又向赵籍推荐了牛畜、荀欣、徐越,三人得到重用。三人上任后,对赵国的体制、财政进行改制,使赵国的局面焕然一新。可是,赵籍去世,赵章(赵敬侯)即位后,改制停滞不前,且战事不断。所以,草民断定,齐国在
您的带领下,将有大发展,国力定会超过赵国。”
齐桓公哈哈大笑:“慎到先生很会赞扬人啊,昨天淳于髡说你是大才子,
寡人想考考你,最近寡人老是做梦,这梦意味着什么呢?”
慎到看看齐桓公:“白天引人注意的事情,或者很重要的事情,夜里就会
出现与之关联的梦。”
齐桓公想了想说:“也不尽然。寡人最近的梦,大多是寡人小时候的事情。”
慎到说:“因为一个人小时候的事情很精彩, 印象最深, 也是常常梦到的。”
齐桓公想了想说: “嗯,有些道理。”接着他转移话题,“齐国下一步应
该怎样做呢?”
慎到说: “臣也说不好,只是有一些想法。大王,龙之所以能在天空飞舞、遨游,不在于它有什么神力,而是靠云雾扶托;一旦云消雾散,它就和地上的蚯蚓一样无所作为,因为它失去了施展才能的条件。君主的权势,也像云雾、风势一样托扶着君主,一旦失去,也就和平民百姓没什么区别。由此看来,权
势是君主不可放弃的东西。”
齐桓公眨眨眼,看了看慎到,点点头:“继续说。”
慎到接着说:“举例来说。当年,尧还是百姓的时候,他连左邻右舍也支使不了,而一旦面南称王, 便可号令天下。因此, 权势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现实中, 有贤德的人不得不受制于不肖之人,原因就是贤德的人地位低下。因此,
贤与不肖都是无足轻重的,关键在于有无权势。”
齐桓公点点头:“说得好!掌握权势后,又该怎样做呢?”
慎到说:“确定职分。”
齐桓公眉梢一挑:“确定职分?你详细说来。”
慎到受到鼓励,说:“大王,臣说个笑话吧。有一只兔子在奔跑,上百个人都会去追捕,不是一只兔子够一百个人分,而是这只兔子还未定归属,还不知道是谁的。由于归属未定,即便是尧也会竭尽全力去追捕兔子,更何况普通人。市场上摆满兔子,过路的人看都不看一眼,不是他们不想得到兔子,而是这些
兔子的归属已经定了。”
齐桓公哈哈大笑:“虽是笑话,却有些道理。”
慎到接着说:“由于归属已经确定,即使粗俗的人也不会争夺。治理天下也一样,掌握权势后,就是确定职分。所以,圣人一定要给社会设置法官,让法官做天下人的老师, 就是定了职分;名分确定了, 人们就能谨慎忠诚, 而且能自治。
所以确定职分是势所必治的办法,不确定职分是势所必乱的办法。”
齐桓公问:“那么确定职分,设立法官后应该怎么做呢?”
慎到想了想:“‘道’是变法的根据,国家的治乱、祸福,完全由能否以道变法所决定的,而不仅仅取决于国君的主观意志。法是天下最公正无私的东西,其作用就是用来统一人们的行为,立公去私,是判断是非曲直的尺子。所以要做到官不私亲, 法不遗爱, 上下无事, 唯法所在;做到骨肉可刑、亲戚可灭,
做到执法无缺才行。”
齐桓公表情严肃:“你说得在理。尚法与礼治又怎么统一呢?”
慎到说:“英明的君主做事论功一定要用心智,明确赏罚标准,分配财物一定要按照法律规定,施行德惠要做到适中且必须依据礼制。礼法虽有不同,
但其作用一样,都是为了树立公道,摒弃私心。”
齐桓公接着问:“你所说的‘礼’指哪些?”
慎到继续说:“国有贵贱之礼, 无贤不肖之礼;有长序之礼, 无勇怯之礼;有亲疏之礼,无爱憎之礼。是礼确定了尊卑贵贱、长幼亲疏的界限,所以它才可以立公义、去私心。国君实施恩惠就应分清不同的级别、等次,做到不偏不倚,
做到适中。”
齐桓公哈哈大笑:“孔仲尼讲‘中庸’,你便讲‘适中’,你们说的是一个道理。
今天,寡人封你为稷下学宫大夫,希望你为办好稷下学宫出力献策。”
慎到立即叩拜:“谢大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