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之路,没有速胜只有持久战
“小米17为什么不用玄戒O1?”
雷军前段时间在演讲中豪情万丈地讲述自研芯片故事,转头小米17旗舰机却用了高通芯片,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然而,当我深入探究背后真相,发现这是一个关乎生死的战略抉择!
01 残酷现实:玄戒O1的“试验品”宿命时间回到2025年5月22日,雷军站在发布会舞台上,自豪地宣布小米首款3nm自研芯片玄戒O1问世。那一刻,全场沸腾,中国芯片产业似乎迎来了新希望。
但兴奋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玄戒O1才发布短短三个月!搭载这款芯片的小米15S Pro销量仅占小米15系列总销量的2% 左右。
更关键的是,玄戒O1目前产能受限,在主要电商平台上,小米15S Pro多数版本已售罄缺货。对于小米17这样的走量旗舰,雷军敢冒险吗?
他不敢。因为小米刚刚经历过内耗与焦虑的五年。
02 性能对决:玄戒O1与骁龙8至尊版的真实差距先来看硬核数据!
玄戒O1的Geekbench 6跑分显示:单核约2709-3008分,多核约8125-9509分。而骁龙8至尊版的单核成绩高达3839分,多核成绩更是突破12481分。
这意味着什么?玄戒O1的单核性能只有骁龙8至尊版的78%,多核性能更是只有76% 左右!
再来看看GPU表现:玄戒O1搭载16核Immortalis-G925,曼哈顿3.1测试达330帧;而骁龙8至尊版在同等测试中轻松突破400帧。对于游戏玩家来说,这70帧的差距意味着画质和流畅度的明显区别。
雷军心里清楚:小米17必须成功,不能有任何闪失。
03 历史教训:澎湃S1的失败阴影2017年,小米首款芯片澎湃S1搭载于小米5c上市,卖了60万台。看似不错的开局,却隐藏着致命危机。
雷军坦言:“松果之路其实走不下去了”。复盘发现,澎湃S1失败有两大原因:一是切入点错误,自研手机SoC做中低端根本没机会;二是芯片与手机团队协同困难。
这像极了小米当前处境。但这一次,小米学到了教训。
与澎湃S1不同,玄戒O1直接定位高端,采用最先进的第二代3nm工艺,集成190亿晶体管。而且玄戒业务从属于手机部,实现系统级垂直整合。
04 芯片赌局:135亿学费背后的战略眼光“芯片,我们不干肯定输!” 雷军在今年演讲中的话掷地有声。
数字令人震撼:玄戒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135亿元,研发团队超过2500人。未来十年,小米还将投入500亿元。
但这笔钱不只是为了手机芯片。卢伟冰明确表示:“玄戒只做旗舰,与联发科、高通多平台长期并存”。
小米的战略是三条腿走路:高通、联发科、玄戒并行。这种多元化策略,正是吸取了华为麒麟芯片被制裁的教训。
05 持久战思维:中国最残酷市场的生存之道雷军曾感慨:“中国手机市场是我见过的最离谱的市场,六个主要玩家平均份额都在15%-16%”。
在这种地狱级市场竞争中,小米早已放弃“速胜”幻想。雷军选择的是“持久战”。
这正是小米17不用玄戒O1的深层原因。雷军透露,自研手机SoC至少要花十年时间、至少投入五百亿。玄戒的路才刚刚开始,谈成功还为时过早。
在小米的规划中,玄戒O2可能明年三季度发布,将进一步优化能效并可能应用于小米汽车。而小米17的使命很明确:在残酷市场中生存下来,为芯片研发提供资金支持。
尾声:雷军的焦虑与决心“不少人对小米有偏见,固执地认为小米就是一家组装厂”。雷军说这话时,内心充满无奈。
但正是这种质疑,推动小米在芯片路上坚持前行。从澎湃S1到玄戒O1,小米走了八年;从玄戒O1到成熟可大规模商用的芯片,可能还需要另一个八年。
小米17不用玄戒O1,不是放弃,而是战略忍耐。这像极了围棋中的“弃子”战术:舍弃局部利益,换取全局胜利。
雷军的芯片梦没有熄灭,只是转入了更隐蔽的战线。在这场芯片持久战中,活下去比速胜更重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