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耳君前几天很朋友们聊天,他说:“以前从燕郊开车去通州上班,得提前一小时出门,现在二十多分钟就能过那口了。” 另一个笑:“是不是京榆旧线那段修完了?我也感觉没以前那么堵了。”
是的,说的就是通州的京榆旧线与通运路交叉口改造工程。这段路连接通州老城和燕郊,每天是交通繁忙的路线,也是不少人上班必经的“老堵点”。改造前,早高峰有时候排队甚至要排八百多米,平均通行花上四五十分钟的情况不少见;现在效率大幅度提升了,个人的直观感觉讲,排队长度也缩短了一半多。对十多万通勤族来说,这可是真实的“时间红利”。
这次改造看似只是修路,实则挺讲究。工程团队把原来的“3进2出”车道改成了“5进3出”,还加了两条左转专用道。非机动车道也拓宽到2.5米,自行车信号灯也有了。右耳远闻的角度看来,这对骑车或接送孩子的家长挺友好,安全感提升不少。
技术上也用了“聪明办法”。新装的AI信号系统能根据实时车流自动调节红绿灯,还能和周边5个路口联动,形成所谓的“绿波带”。简单说,就是早高峰那几分钟,不用一红一停,能顺着一口气通过好几个路口。
人行道和环境也同步升级了。改造了3200平方米人行道,加了盲道和坡道,对推婴儿车、老年人都方便。旁边的小区还装了隔音屏,噪音少了,住在附近的居民反映晚上睡得更安稳。以前偶尔会有临时停车堵道,现在智能抓拍系统一装上,这种情况明显少了。
通州交通支队的民警说得挺实在:“改造前高峰要六个人指挥,现在俩人就够。”事故率也从每月3.2起降到0.8起,这对每天上下班穿行的人来说,心里也更踏实。
右耳君觉得,这种“看不出花哨、却真有用”的项目,才是城市里最贴近生活的改变。毕竟,对普通上班族来说,早上少堵二十分钟,比啥都实在。
你呢?你上班的那条路最近有没有变化?右耳君挺想在评论区听听你们的早高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