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9月22日,LPR连续5个月维持3.5%低位,叠加多地首付比例降至15%,理论上100万房贷月供可减少520元。但政策利好为何没能阻止房价下跌?当降息遇上断供潮,2025年的房贷市场正在上演“越降息越恐慌”的怪象。
正文一、降息红利:每月少还 520 元,却难解购房者焦虑2025 年9月,5年期LPR维持3.5%,首套房利率下限降至3.0%,二套房利率同步下调至3.5%。以贷款100万、30年期等额本息计算,月供从4277元降至3757元,每月节省520元。深圳某刚需购房者算了笔账:“降息后,月供比租房还低,果断上车。”
但这种利好仅限于核心城市。三四线城市购房者发现,即便利率下降,房价仍在下跌。以惠州为例,2025 年9月二手房均价较2021年高点下跌40%,一套150万的房子现在只值90万,而房贷还剩120万。“月供少了,但房子更不值钱了。”一位业主无奈表示。
二、断供危机:房价跌穿成本线,断供成 “理性选择”2025 年三季度,全国断供家庭达91.2万户,同比增长16.8%。其中,三四线城市断供率达1.8%,是核心城市的3倍。某环京业主透露:“2021年花200万买房,现在市场价80万,房贷还剩150万,断供是唯一选择。”
断供的连锁反应正在显现。阿里法拍数据显示,2025 年1-9月新增法拍房120万套,同比增长25%,其中80%是按揭断供房。银行不良贷款率升至1.8%,部分中小银行已暂停房贷业务。更可怕的是,断供导致的法拍房抛售,进一步拉低周边房价,形成恶性循环。
三、政策困局:降息与保房价的两难抉择面对楼市困局,地方政府陷入两难。一方面,降息降首付刺激需求;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房价过快下跌引发系统性风险。武汉推出 “房票安置”政策,拆迁户可获10%房票奖励,定向购买新房;合肥对多孩家庭提供最高30万元购房补贴,但要求所购房屋五年内不得交易。
开发商则想出 “以旧换新”的新玩法。南京某国企平台推出“收旧换新”服务,业主可将二手房卖给平台,置换新房。但实际操作中,平台收购价普遍低于市场价10%-15%,且需绑定装修、车位等附加条件。
四、普通人如何应对?1. 存量房贷:转贷还是提前还款?
如果现有房贷利率高于 3.5%,可考虑转贷至利率更低的银行,节省利息支出。但需注意转贷手续费、违约金等成本。对于有闲钱的家庭,提前还款也是不错选择,能减少利息负担。
2. 新购房者:优先选择“保交楼”项目
2025 年仍有5万套问题楼盘未交付,购房前需查询开发商资金状况,优先选择国企、央企开发的项目。部分城市推出“资金监管账户”,确保预售资金用于工程建设。
3. 投资客:警惕“伪核心”区域
一些城市将远郊楼盘包装成 “城市副中心”“科技新城”,实则缺乏产业和人口支撑。投资前需实地考察周边配套,优先选择地铁、学校、医院等资源集中的区域。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