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和元年(前8年),办案人员在椒房殿搜出一堆淳于长写给许皇后的“情书”。面对铁证,汉成帝一声叹息:赐酒吧……
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竟然瞒着皇帝接受别的男人写给她的情书?呵呵,何止如此,还有更劲爆的花料呢!这是由三个蠢女人和一个蠢男人共同操盘的大剧,结局非常惨烈,我们先从许皇后谈起。
熟悉历史的朋友一定知道“故剑情深”的故事,说的是汉宣帝与发妻许平君的佳话。由于霍光的拥立,汉宣帝从一介平民陡然坐上了皇位,但汉宣帝竟然不顾霍氏家族的威胁,毅然立发妻许平君为皇后。后来,霍光的妻子霍显为了自己的女儿,竟然毒杀了许平君。
许平君死后留下一个儿子叫刘奭,二十三年,刘奭即位称帝,是为汉元帝。
伤感于当年母亲的不幸遭遇,汉元帝有意照顾许氏家族,于是便将自己的表妹嫁给了自己的儿子,当时的太子爷刘骜。
儿子娶表妹?那不是乱了辈分么?哈哈,稀奇吗?努尔哈赤说,俺老婆管我儿子皇太极的老婆叫姑姑,俺跟谁叫屈了?女人嘛,政治联姻的工具而已,别较那个真。
许平君的侄女就是本文的“许皇后”,汉成帝刘骜的第一任皇后。
太子大婚那天,汉元帝喝得酩酊大醉,他频频举杯对大臣们说:俺娶了个好儿媳,你们都斟满酒,向我祝贺吧。乖巧的大臣们齐刷刷山呼万岁,举国欢庆。
一切如汉元帝所料,婚后两口子恩爱得像老鼠和大米。汉成帝即位当年,许氏就被册立为皇后。遗憾的是,许皇后当年生下一女,夭折了,此后就再也没有怀孕。
即便如此,汉成帝对许皇后十几年如一日,恩宠有加,后宫极少有其他女子受到宠幸。
放在今天,估计人们都会猛夸汉成帝:专一的好男人!但在古代恰恰相反:你这个不孝的逆子,竟然不生儿子!
于是大臣们一顿神鼓捣,终于得到了上天的指示:皇帝没有子嗣就一个原因,后宫独宠太盛,必须要让皇帝广布雨泽。于是,一群又一群美女被送到汉成帝身边。
自从被导师们激活了“优质基因”,汉成帝“开悟”了,他整日醉心于万花丛中,成了有名的好色之君。尝了甜头的汉成帝愈加放纵,尤其是被绝世美女赵飞燕、赵合德姐妹迷上后,他几乎只有生理性的存在了。
这可苦了他老妈王政君:阻拦吧,子嗣成问题,不阻拦吧,儿子都瘦得像太庙的画像了。当然,最失落的是许皇后,她的椒房殿大门口都快长出草了。
于是许皇后越想越生气:都是王凤(汉成帝的大舅)给皇帝找来的妖精,都怪妖精们太魅惑!
咱不是站在男人的立场批评许皇后太蠢,放在古代,皇帝的子嗣事关帝国的未来,一个女人的幸福又算什么?你看人家马皇后(汉明帝皇后),因为自己不能生,便主动给皇帝选美,赢得了贤后的美誉,这叫大局。
男人这玩意儿就是风筝,女人要攥着,但也要学会给他自由,要不然他必定失控。
很可惜许皇后不懂,心里的失衡让她充满怨气,并且将这股气传染给了第二个蠢女人许谒,许皇后的大姐。
妹啊,你说得对,咱与其憋了巴屈的活着,不如主动出击,夺回自己的幸福。
许皇后一愣,皇帝的心飞了,我有什么办法?
许谒说,我有办法啊,巫蛊诅咒,把赵家姐妹咒死,还有王凤,让他一起下地狱。对了,还有王美人,她竟然敢怀孕,一起弄死!
自古巫蛊就是女人们的“独家秘诀”,虽然都知道那玩意儿是根高压线,碰一下家破人亡,但女人们还是以飞蛾扑火的精神前赴后继。
许皇后哪里知道,赵家姐妹早就瞄上了皇后宝座,将她盯得死死的。果不其然,巫蛊之事很快东窗事发了。
汉成帝怒了:连我心爱的女人都敢下手?王凤也怒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你也敢动?王政君更怒了:你成心让我抱不上孙子是吧?
于是,许谒被杀,许氏家族被逐出京城,许皇后被废,迁居昭台宫。
客观讲,这个结果一点都不意外,只有许谒人头落地算是便宜了许皇后及其家族。不到一年,汉成帝又念及往日之情,下旨将许氏迁居长定宫,封“贵人”。
一般被废的皇后很难善终,许氏竟然再得封号,应该说是相当不错的结局了,但许氏却被这个意外之喜带进了幻局:皇帝是不是对我依然有好感?
对啊!肯定是这个意思,妹妹,我要恭喜你!本文的第三“蠢”出场了,她就是许皇后的二姐许孊。
许孊是为“龙雒思侯夫人”,一听这名字就知道她是个寡妇。“龙雒侯”是其丈夫的称号,“思”是“龙雒侯”死后的谥号。
不过,准确来说此时许孊已经不承认“龙雒思侯夫人”的身份了,因为她已经改嫁了,他现在丈夫就是开头提到的那位“淳于长”。
有意思的是,许孊仅仅是淳于长的小妾,而不是“夫人”。“夫人”是一家之女主,“小妾”就是男人的特定工具,堂堂侯夫人,抛弃主人的身份给人家当小妾,这脑瓜子得进多少吨水才能糊涂成这样?
这也不能完全怪许孊,实在是淳于长这个“多金男”太有诱惑力了。
淳于长是谁?原来他是太后王政君的姨侄、汉成帝的表弟,当朝卫尉,九卿之一,皇宫禁卫军的一把手。
王政君兄弟姐妹十一个,子侄无数,淳于长只是其中之一,身份、名头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地位,咱就说说这位淳于长有多牛叉。
首先,他受到大舅王凤的欢心,王凤在临终前亲自托付给皇帝外甥,希望将来能提拔他。其次,王政君跟汉成帝母子经常闹别扭,每次都是淳于长居中调和,王政君待他如同亲儿子。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汉成帝对淳于长信任有加,准备任命他为新一任的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成为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领袖。
所以,你以为许孊是“放弃凤头当鸡屁股”,人家其实是攀上了“凤尾”。
许孊的话像一团火,点燃了许皇后的黑暗的天空:姐啊,咱姐夫跟皇帝老铁了,你让他帮忙说道一下,我也不想跟赵飞燕争,能给我一个“婕妤”的封号就成。
许孊平时被人白眼惯了,现在被妹妹这么一捧,陡然觉得自己身价百倍,于是拍着胸脯应承,小事一桩。
现在轮到“蠢男”上场了,不过,淳于长觉得自己很聪明:想当年许皇后得宠十余年,各种赏赐多得数不过来,何不趁机捞一笔?
于是他把胸脯扑得跟许孊似的: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不过这事光靠嘴是不行的,老太太、皇帝,还有他们身边的人都需要打点打点……
许皇后得到消息激动得想哭:钱能办到的事都不算事,要多少我都给。于是,许皇后宫里的金银玛瑙、珍稀古玩像长了腿似的跑进淳于长的口袋。
只是很长时间过去了,“婕妤”的事依然没有一丝进展。许皇后急了,连连追问,淳于长眼珠一转:皇帝本来心动了,但我又发现一个大机会,于是暂停了。
什么大机会?淳于长满嘴跑火车:皇帝想立“左皇后”,我想你应该有机会。
我的天,这得多大的脑洞?
古代男人虽然可以妻妾成群,但嫡妻从来只能有一个,这是数千年的宗法制所决定的,是所有王朝的立国之本,违背这个基本法必将天下大乱。
历史上只有北周的宣帝宇文赟,以及满清早期等个别胡族政权才有“多嫡妻”制度,汉人王朝从来没人敢突破这个铁律。
淳于长竟然信口开河,冒出了“左皇后”,但凡脑子清醒一点的人都会啐他一脸。
但许皇后竟然信了,这个被冲昏头脑的女人失去了理智:要多少钱我都给,只要你帮我上位……
淳于长开心死了:这个蠢女人这么好骗?那还客气啥!于是,长定宫的小金库撕开了大口子。于是,淳于长也乐昏了头。
这个女人蛮可爱的,这么容易拿捏,那啥……这个混蛋竟然起了色心,对许皇后开始语言轻薄、调戏,甚至写起了充满污秽的“情书”。
某些史料甚至说,后来淳于长竟然色胆包天,强暴了许皇后。当然,这个可信度不高。
淳于长为何敢这么大胆?原因其实很简单,一则他了解时局,知道这位许氏永远不可能再见到皇帝了,困于囚笼的蛙,怎么戏弄都没问题。二则他太过自信,认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而且即将大权在握。
应该说,淳于长的预估是有一定道理的,许皇后被骗光了钱财,终于醒悟过来后也只能自认倒霉。但淳于长又是愚蠢的,他低估了竞争对手。
他的竞争对手就是大名鼎鼎的王莽,即王政君的娘家侄子,汉成帝姑表兄弟。
彼时,王莽凭借出众的人望,以及王氏家族子弟的集体推捧,对大司马、大将军的位置发起了最后的冲击,而淳于长就是他唯一的拦路虎。
在得知淳于长对许皇后的卑劣行径后,王莽通过七舅,时任大司马大将军王根向汉成帝检举了淳于长。
汉成帝吃了一惊,但很快做出一个判断:淳于长品行是不咋的,但调戏皇后这种事是不可能的,肯定是王莽捣鬼。
于是汉成帝下旨将淳于长贬出朝廷,不再追究。
本来到此为止,淳于长虽然失去了角逐大司马大将军的机会,但至少掩盖了滔天罪行。很可惜,淳于长贪心不足,依然想搏一把,他把目光瞄向了王立——汉成帝的六舅。
在收到淳于长的大把贿赂后,王立“鬼推磨”,找到汉成帝,企图力保淳于长。
这个举动有多搞笑,汉成帝给了答案:天下人都知道王立跟淳于长不对付,二人都一个德行,见利忘义,斗了一辈子,这会儿王立怎么会替淳于长求情?一定有鬼!
于是起了疑心的汉成帝下令秘密调查,这一查真相大白,从长定宫搜出了淳于长写给许皇后的“情书”。
愚蠢的淳于长终于为自己的贪婪、狂妄付出了代价,连王政君也懒得保这个侄子。汉成帝一声令下,淳于长被赐死于狱中,儿子也被杀,家人被流放。
事后,许孊也被诛杀。最可惜的是许皇后,在被骗光钱财后,又被汉成帝赐了一杯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