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老罗突然闭嘴?西贝道歉又怼人,华与华秒跪背后全是钱的事儿!

大家好,我是小陈!最近圈子里最热闹的事儿,莫过于罗永浩和西贝老板贾国龙的 “骂战”—— 前阵子还剑拔弩张,老罗放狠话要起

大家好,我是小陈!最近圈子里最热闹的事儿,莫过于罗永浩和西贝老板贾国龙的 “骂战”—— 前阵子还剑拔弩张,老罗放狠话要起诉贾国龙诽谤,还要拎着 10 万悬赏去西贝 “打脸”,结果没几天,老罗突然收起了 “12 米长大砍刀”,宣布休战;而贾国龙那边更离谱,一边发声明道歉,一边还不忘怼老罗是 “网络黑嘴”“黑社会”。

这波操作看得我和不少吃瓜群众一样,满脑子问号:老罗真被 “跨省威胁” 了?贾国龙道歉为啥这么 “分裂”?还有服务西贝 10 年、赚了 6000 万咨询费的华与华,前一秒跟着老板拱火,后一秒就跟老罗 “滑跪” 道歉,这又是唱的哪出?今天咱就把这事儿从头到尾扒清楚,从预制菜争议到资本博弈,再到藏在背后的 “情绪价值” 生意,全给大家说透!

一、事件始末:从 “预制菜吐槽” 到 “骂战升级”,梁子是咋结下的?

要说这事儿的源头,还得从西贝的 “预制菜” 说起。之前有不少人发现,西贝店里不少菜吃着 “少点锅气”,后来才知道,为了让全国 400 多家店的菜味统一,贾国龙搞了套 “中央厨房”—— 菜和原料在中央厨房提前配好,送到门店后厨师只需要 “下锅热一热”。

本来这事儿不算大,毕竟现在不少连锁店都这么干,但罗永浩提了个关键问题:“可以做预制菜,但你得标明啊!有人就爱吃统一口味,也有人就想吃现炒的新鲜劲儿,你不说明白,这不就是糊弄人吗?”

一开始老罗还挺 “克制”,在国家卫健委、新华社先后下场关注预制菜问题后,他就说 “到此为止”,想见好就收。结果谁能想到,贾国龙不领情就算了,还反过来 “杀了个回马枪”—— 公开道歉的时候,前半句说 “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户如初恋”,后半句就骂老罗是 “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

更有意思的是,服务西贝 10 年的华与华,也跟着 “出刀”,帮着贾国龙骂老罗。我当时看到贾国龙那道歉截图,真的直呼 “离谱”:千亿级别的大老板,吵起架来跟咱老百姓似的,一言不合就扣 “黑社会” 帽子,啥 “企业家素养” 全抛到九霄云外了。

老罗本来都打算收手了,被这么一激,直接炸了。他在直播间里撂下狠话:“这事儿没法翻篇了!贾国龙你必须给我个说法,不然我起诉你诽谤,还要把 10 万悬赏送到西贝去,好好羞辱你一番!” 不光怼贾国龙,他还直接喊话华与华:“赶紧给我道歉,私下道就行;不然我就把你们历史上做过的事儿全调研一遍,到时候你们就危险了!”

二、华与华的 “公关骚操作”:一边拱火一边秒跪,6000 万赚的是 “情绪价值”?

提到华与华,这事儿里最 “搞笑” 的就是他们。作为西贝的 “军师”,收了人家 10 年咨询费,据说足足 6000 万,结果干的事儿全是 “反套路”。

一开始,华与华的老板还跟着贾国龙起哄,发帖子说 “就得干老罗这种网络黑嘴”,一副要跟老罗硬刚的样子。结果老罗刚放话要 “查他们老底”,华与华立马就 “滑跪” 了 —— 托共同的朋友给老罗带话,说想私下道歉,连公开道歉都不敢。

有人说 “华与华是怕老罗了”,但小陈觉得,他们哪是怕啊,分明是 “拎得清”:他们是来挣钱的,不是来打仗的。打仗是贾国龙的事儿,他们只负责 “摘果子”—— 只要贾国龙开心,他们就能拿到钱,至于建议对不对、会不会出问题,根本不重要。

就像原文里说的,贾国龙当初找华与华合作的时候,逻辑就特别 “感人”:贾国龙说 “我是定位理论的忠实信徒,你要是咱就合作,不是就免谈”,结果华与华说 “我不是”,贾国龙反倒自信满满地说 “你嘴上说不是,其实你是”,就这么个离谱的理由,双方居然合作了。

华与华心里门儿清:贾国龙要的不是 “专业建议”,是 “情绪价值”。老板说 “干”,他们就喊 “干得漂亮”;老板说 “收”,他们就说 “收得及时”。哪怕明知道贾国龙在犯浑,他们也得跟着拱火 —— 毕竟企业不是自己的,钱拿到手才是真的。

后来有人问 “华与华为啥不拦着贾国龙”,说这话的人肯定没懂公关的 “门道”:老板请公关,不是来 “教育自己怎么做人” 的,是来 “锦上添花” 的。你跟老板讲 “你错了”,老板立马让你滚;你跟老板说 “你说得对”,老板才会给你钱。华与华这 6000 万,赚的就是 “顺着老板说” 的钱。

三、贾国龙的 “炸裂道歉”:一边认怂一边怼人,九条整改全是硬伤?

华与华一 “跪”,贾国龙也撑不住了。没过多久,他就发了个声明,承认 “西贝生产工艺与顾客的期望有较大差距”,还正式向顾客道歉,给出了九条整改建议。

我本来以为这事儿就算过去了,结果点开那声明一看,满脑子都是 “这西贝是没人了吗?这公关文写的啥啊!” 里面至少有三个硬伤,简直是 “越整改越翻车”:

第一个硬伤是 “10 月 1 日前执行到位”。从发声明到 10 月 1 日,也就半个月时间,这么短的时间里,全国 400 多家店要完成整改,那这半个月生意还做不做了?是直接停业整改,还是边营业边改?改的时候顾客吃啥?这些问题一个没提,简直是拍脑袋决定。

第二个硬伤更离谱:“把原有的转基因大豆油全部换成非转基因的”。这话一说,不就变相承认之前西贝用的全是转基因大豆油吗?之前大家只是猜测,现在贾国龙自己把实话说了,这不是给自己找骂吗?

第三个硬伤是 “九条整改里有三条涉及儿童餐”。家长带孩子去西贝,本来就担心食品安全,结果你专门把儿童餐拎出来整改,这不等于告诉家长 “之前我们的儿童餐有问题” 吗?家长看完能放心吗?

更搞笑的是,贾国龙道歉归道歉,怼人的劲儿一点没减。前半句说 “对不起顾客”,后半句就说 “罗永浩是黑嘴”,连老罗都在直播间里吐槽:“贾国龙这是智力有问题吧?道歉还不忘怼人,这哪是真心道歉啊!”

其实贾国龙不是怕老罗,他要是怕,当初就不敢公开骂老罗是 “黑社会” 了。他真正怕的,是 “IPO”—— 西贝的上市计划已经在路上了,这时候要是因为预制菜的事儿闹大,影响了上市,背后的资本大佬能饶了他?

你想啊,贾国龙再骄傲,也不能跟钱、跟资本对着干。IPO 是西贝的 “命门”,一旦因为这点破事黄了,他之前几十年的心血就白费了。所以他才会 “一边道歉一边怼人”:道歉是给资本看的,证明自己 “会认错”;怼老罗是给自己找面子,不想显得太怂。说白了,还是为了钱。

四、老罗突然休战:不是怕 “跨省”,而是算清了 “资本账”?

就在大家等着看老罗和贾国龙 “第二轮大战” 的时候,老罗突然宣布 “休战”—— 放弃对贾国龙的诽谤诉讼,也不提 10 万悬赏的事儿了。

这一下,网友们又炸了:“老罗是不是被威胁了?”“之前说‘要是失踪就是被跨省’,难道是真的?” 毕竟老罗向来是 “不蒸馒头争口气”,当年跟西门子、星巴克硬刚,从来没怂过,这次怎么突然 “认栽” 了?

但小陈觉得,大家可能想多了。老罗不是怕 “跨省”,也不是有多 “大度”,他只是算清了 “资本账”—— 真把贾国龙干趴了,对他没好处。

你想啊,老罗现在靠直播还债,还得在资本圈混。贾国龙背后不光有自己的资本,还有胖东来、巴奴等一帮企业家朋友。要是老罗把贾国龙逼得太狠,等于把这些企业家都得罪了,以后他在资本圈还怎么混?直播的饭还吃不吃?

而且,老罗要是真起诉贾国龙,就算赢了官司,也落不下好名声 —— 人家会说 “老罗欺负企业家”;但他主动休战,反而能落个 “高风亮节” 的名声,既全身而退,又赚了口碑,这买卖多划算?

至于老罗说的 “要是失踪就是被跨省”,他自己都说了是 “玩笑话”,网友们没必要当真。老罗多精明啊,他知道什么时候该 “进”,什么时候该 “退”—— 跟贾国龙死磕,吃力不讨好;见好就收,才是最聪明的选择。

五、西贝的 “前世今生”:从内蒙小饭馆到 400 家店,预制菜是 “无奈” 还是 “算计”?

聊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西贝到底是怎么起来的?贾国龙为啥这么 “傲娇”?其实西贝的起点,比很多人想的都普通。

贾国龙是 1967 年出生的内蒙人,正儿八经的西北汉子。他当年考上了大连水产学院,结果读到大二就不想读了,一门心思要做生意 —— 那时候家里没多少钱支持他,他就从最底层的小生意做起。

1988 年,贾国龙在内蒙老家开了家小饭馆,卖羊肉泡馍,一天能卖 100 多块钱,在当时也算不错了。第二年,他又开了家小酒吧,据说还是当地第一家,结果火得一塌糊涂,1989 年一年营收就做到了 100 万 —— 那时候的 100 万,可比现在值钱多了,贾国龙那时候才 22 岁,算是年少有为。

后来他不甘心只在老家发展,就跑到北京,买了家叫 “金翠宫海鲜大酒楼” 的店,开始卖海鲜。结果没经验,四个月就亏了 100 多万。就在他快撑不下去的时候,一个顾客的话点醒了他:“你们家海鲜咋吃出羊肉味?你一个内蒙人卖海鲜,不觉得奇怪吗?”

贾国龙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是西北人,最擅长的是西北菜,为啥要硬着头皮卖海鲜?于是他果断转型,开始卖烤羊排、烤全羊这些西北菜,结果一下子就火了 —— 从那时候起,西贝的菜就开始 “有点小贵”,因为从西北运过来的羊肉本身成本就高。

到贾国龙 32 岁的时候,他已经在老家开了 4 家店,北京开了 1 家店,五家店加起来一年营收达到了 3269 万,利润 161 万,其中北京那家店就卖了 1282 万,利润 151 万 —— 这个成绩,在当时的餐饮圈已经很亮眼了。

后来西贝越做越大,开到了 400 多家店,贾国龙为了保证口味统一,搞了中央厨房 —— 就拿西贝的核心菜 “猪肉烩酸菜” 来说,这道菜一年能卖 1 个亿,但之前全国各家店做的味道不一样,有的好吃有的难吃,甚至同一家店这次好吃下次难吃。贾国龙没法接受,就用中央厨房统一配餐,这样味道就一致了。

其实搞中央厨房本身没问题,问题是西贝不标明 “预制菜”,还想把预制菜当 “现炒菜” 卖 ——11 块钱的预制馒头,比现做的还贵;鸡汤里没鸡,烤鱼是 18 个月前冻的,这些事儿藏着掖着,等被发现了还不认错,这才是大家不满的关键。

六、说到底:企业家别忘初心,咱得建立 “错层消费观”

这事儿闹到最后,小陈想跟大家聊两句实在的:

第一,不管是贾国龙还是其他企业家,别忘了 “做饭围着吃饭的转”。当年贾国龙从内蒙小饭馆做到 400 家店,靠的是 “把西北菜做好吃”;现在西贝出问题,就是因为忘了 “消费者要啥”—— 消费者要的是 “透明”,你却跟消费者玩 “文字游戏”;消费者要的是 “新鲜”,你却把预制菜当现炒菜卖。就像原文里说的:“能打败西贝的只有西贝”,要是一直这么折腾,早晚得被消费者抛弃。

第二,咱们普通人也得建立 “错层消费观”。别既要 “干净快”,又要 “便宜有锅气”—— 想吃现炒的锅气,就去路边小店;想要环境好、卫生有保障,就去连锁店;想要方便快捷,就选预制菜。每种选择都有优缺点,没必要强求 “全能”。

至于老罗和贾国龙的 “骂战”,说白了就是一场 “资本博弈”—— 贾国龙为了 IPO 低头,老罗为了资本圈妥协,华与华靠 “情绪价值” 赚钱,大家都是为了 “钱”。咱们吃瓜归吃瓜,没必要太较真,毕竟最后影响不到咱们的生活 —— 想吃西贝就去,不想吃就不去,选择权在咱们自己手里。

最后,小陈想问大家:你们觉得西贝的整改能落到实处吗?要是以后西贝标明了预制菜,你们还会去吃吗?欢迎在评论区聊一聊,咱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