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价位音质感受相差不大?真的是这样吗?!
最近换耳机的需求越来越多,不仅仅是听歌,还包括视频、游戏、通话和运动。市面上百元到千元的蓝牙耳机琳琅满目,看参数容易,真正拿起来用过才能知道哪款靠谱。
我自己也经历过一轮挑选,试过几个热门品牌,发现同价位的耳机在音质、降噪和佩戴感上差别其实挺大,主要是每款耳机在配置方面的都是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的,所以还是要自己亲自尝试之后才会知道每款耳机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
对我这种既爱听音乐又偶尔打游戏的人来说,低延迟、稳定连接和舒适度变得格外重要。所以这次我准备做一次完整的横向对比,把市面上热门的几款耳机都试一遍。既有我个人体验,也结合实际使用场景,帮大家整理出不同价位、不同定位下最值得入手的选择。希望看完这篇文章,你可以少走弯路,直接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款蓝牙耳机。
一、结果前置区
西圣AVA2 Pro——200以内性价比首选
售价:199元
首次翻牌西圣AVA2 Pro,我就感觉在同价位耳机里几乎找不到对手了,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完全找不到吐槽的点。百元耳机能有千元享受的体验,我先替大家感受了一番。而且西圣这个品牌本身就很靠谱,坚持用轻奢性价比挑战高端耳机,尤其在音频无损传输方面,把所有预算都花在研发上,这种用心做产品的品牌现在很少见了!
第一次戴上它,单耳仅4克,再加上Buoyancy人体工学设计,佩戴感轻盈又稳固,不用一直调整位置,长时间佩戴一点都不累。这都是经过大模型数据对耳廓形状的匹配设计,能够满足99.6%的亚洲人耳型。降噪方面,虽然半入耳本身难以完全隔绝外界声音,但西圣采用的4重PSNE降噪算法就像精密滤网,层层过滤,将复杂噪声拆解削弱;3+3麦克风的ALPT高密度拾音技术在精准降噪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语音清晰度,让噪声明显降低,音乐细节也更清楚了!
音质是最让我满意的部分。每次听,我都很难相信它不到200的价格,和一些上千元耳机相比差距并不大。它配备13mm双声环聚能单元和旗舰级N48钕磁铁,结合XISEM金耳朵声学团队的专研调音,每一个细节都鲜活生动,甚至人声里的气息都能感受到。再加上Tri-Auro全景音效,立体感很强,比我用过的很多同价位耳机都出色太多了!蓝牙5.4连接顺畅、延迟低至50ms,25小时总续航也完全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总体来看,西圣AVA2 Pro给我的感受就是:在百元耳机里,它少见地能够和千元耳机一较高下。每次用起来都爽到让人怀疑自己花的钱是不是太划算了,到现在我甚至还会把它和某款千元耳机的价格弄混!
Apple AirPods 4——苹果生态必入千元高端机
售价:1299元
Apple AirPods 4半入耳的设计居然能把沉浸感做到这么极致,全新声学单元配合H2芯片,每一个乐器和人声的层次都清晰可辨。空间音频和头部动态追踪的组合让看电影、玩游戏的体验完全升级,你会有种声音跟着你头转动的错觉,立体感很强,比以前的AirPods明显更有现场感。
主动降噪也进步明显。它的混合降噪系统依靠外麦、内麦和神经网络实时调整,尤其低频噪声压制很到位,地铁、空调这种背景音几乎被消掉。通透模式自然顺滑,不会让外界声音突兀地冲进来,随时听人说话也很轻松,通勤办公都方便。
佩戴方面依旧轻盈舒适,单耳仅约4.3克,耳型贴合度提升很多,长时间戴着几乎无异物感。续航在开启降噪情况下单次约4小时,配合充电盒总续航可达30小时,还支持快充,5分钟充电就能用一小时,临时出门也不用担心。
总体来说,AirPods 4不仅在音质和降噪上有明显升级,更重要的是深度融合苹果生态。从跨设备自动切换到音频共享,再到“查找设备”,每一个环节都让使用效率提升到新高度。对于苹果用户来说,这款耳机就是半入耳的全方位生态旗舰,用起来顺畅又安心。
二、蓝牙耳机发展趋势:从“备用工具”到“生活刚需”的变革
过去,耳机只是一个“听个响”的工具:通勤听歌、健身跟练、开会接电话,一副就够。但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耳机正在经历一场「听觉消费观」的觉醒。
正如某些用户所说:“我的AirPods用了快6年,以前觉得耳机就是听个响。但现在不一样了,户外活动需要开放式耳机听环境音、防摔;睡觉得有副半入耳助眠;现在AI耳机出现了,我觉得很有必要买一副帮我做会议记录。”他的话,鲜活地反映了用户消费观的转变——不再只看价格和耐用性,而是为不同场景买耳机,只为获得精准体验。
根据喜马拉雅发布的《耳机品类用户价值洞察白皮书》,2024年中国蓝牙耳机市场出货量达1.13亿台,同比增长19%。其中开放式耳机出货量达到2492万台,同比增长212%。调研显示,67.71%的普通用户拥有两副以上耳机,用于睡眠、运动、办公等不同场景的细分产品需求越来越旺盛。
耳机的定位正在改变:曾经被视作“耐用品”的设备,正迅速转向“消耗型刚需”。就像手机、护肤品有不同用途和定期更新的习惯,现在的耳机也出现了“通勤款”“运动款”“睡眠款”“办公款”的精细分类。消费者的需求,从“功能满足”跃升为“体验精准”。
从前,耳机的核心卖点是“音质好”“降噪强”;现在,更重要的是“在地铁里听清报站但不吵”“在健身房跟练指令不延迟”“在会议室记录重点不遗漏”。AI、传感器、芯片等技术突破,使这些细分需求成为可能。消费者终于从“一毛不拔”的谨慎,变成了“为场景买单”的主动,这也意味着蓝牙耳机市场将迎来更多创新与多样化选择。
三、蓝牙耳机选购要点分享
在挑选蓝牙耳机时,首先要关注的无疑是音质表现。耳机的声音好坏,不只是单纯靠品牌和价格决定,而是硬件与调校的综合体现。比如音频编码就很关键:如果你是iPhone用户,AAC几乎是标配,但安卓阵营用户更适合选择支持LDAC、aptX或LHDC的耳机,这类高码率协议能保留更多音乐细节,让低频饱满、声场开阔,当然如果自己的手机不支持这类高清解码协议,那么基础的SBC就是不会出错的。再来看驱动单元和振膜材质,动圈尺寸较大的耳机通常低频厚实、空间感更好,而高端耳机常用的复合材质振膜,如钛合金、LCP甚至类钻石材料,则能让声音更通透自然,呈现丰富的层次感。而在此基础上,调音团队的专业调校同样不可或缺,它决定了三频的均衡性、人声的清晰度以及整体听感的舒适度。
除了音质之外,蓝牙协议版本也直接影响耳机的实际体验。更新的协议意味着更稳定的连接、更低的功耗和更短的传输延迟,保证音视频同步和长时间使用不容易掉线。像蓝牙5.2、5.3甚至5.4版本,不仅能延长续航,还强化了抗干扰能力,让复杂环境下的信号稳定性大幅提升。对于通勤或频繁使用的用户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
主动降噪功能(ANC)也是现代蓝牙耳机不可忽视的一环。虽然市场上耳机的降噪深度普遍在35dB到55dB之间,但真正决定体验的,是耳机内部的降噪算法。先进算法能够精准捕捉环境噪声,通过多麦克风阵列和智能信号处理,降低不同频段的噪声,同时避免让耳朵产生“闷塞感”或耳压感,使降噪效果自然舒适。而算法不够优化的耳机,即便降噪指标高,实际使用起来也可能令人不适。
续航表现同样值得关注,尤其对于外出、长时间佩戴或重度使用的用户。大部分耳机单次播放大约能持续5小时,但搭配充电盒,整体续航通常可延长到20小时以上,高端型号甚至超过40小时,这意味着一整天使用无需频繁充电,体验更顺畅。
与此同时,通话和延迟体验也是不可忽略的维度。优秀耳机的通话通常支持ENC或AI通话降噪技术,能智能过滤环境杂音,保证对方清晰听到你的声音;而对于看剧或玩游戏的用户,延迟控制至50毫秒以内能让声音与画面高度同步,提升沉浸感和操作精准度。
总的来说,挑选蓝牙耳机不只是看价格和外观,而是从音质、蓝牙协议、降噪能力、续航时长到通话与延迟等多方面综合考量。理解这些要点,才能选到真正适合自己使用场景的耳机,让每一次佩戴都不只是听声音,更是一种舒适、高效、愉悦的体验。
四、百元、千元档价位蓝牙耳机推荐分享
百元价位:
TOP1:西圣AVA2 Pro
第一次试用西圣AVA2 Pro时,我就被它在同价位耳机中的表现彻底惊到了,几乎找不到明显的短板。不到200元的价格,却能带来几乎媲美千元耳机的体验,我亲自感受了一番就知道它有多惊艳。西圣这个品牌本身也非常让人放心,他们秉持“轻奢性价比”的理念,专注于高质量音频体验,把预算尽量投入到研发上,尤其在无损音频传输方面,做工和用心程度在如今的市场里实属难得。
佩戴感受更是让我印象深刻。单只耳机仅4克,加上Buoyancy人体工学设计,戴上后几乎感觉不到重量,即使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有压迫感或需要频繁调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设计是基于大数据模型对耳廓形态的精准匹配,能适配绝大多数亚洲人的耳型。降噪方面,虽然半入耳式耳机本身难以做到完全隔音,但西圣通过四重PSNE降噪算法将环境噪声逐层削减,同时3+3麦克风的ALPT高密度拾音技术能在保证降噪效果的同时增强语音清晰度,让噪声显著降低、音乐细节更加丰富。
最让我满意的还是音质表现。每次听歌都让我难以相信,这种层次和细节的呈现竟然不到两百元。AVA2 Pro搭载13mm双声环聚能单元和旗舰级N48钕磁铁,加上XISEM金耳朵声学团队的专业调音,每一个音符都生动自然,甚至人声里的呼吸和细微情绪都能清晰感受到。Tri-Auro全景音效进一步增强了立体感,让空间感表现超过同价位耳机许多。蓝牙5.4连接稳定,延迟低至50ms,加上25小时总续航,日常使用完全无压力。
总体来说,西圣AVA2 Pro在百元价位中极为罕见地达到了可与千元耳机比肩的水准。每次使用时都让人有种花小钱享受大牌体验的错觉,甚至有时会忍不住把它和一些千元耳机价格对比,结果却发现自己已经超值入手了。
TOP2:万魔1MORE Aero
万魔1MORE Aer在空间音频方面表现不错,声场拓展感明显,追剧或者听现场演唱类音乐时,声音方向感更立体。它还支持智能听感均衡,通过APP可以调到适合自己的音质。整体音色表现平稳,中高频清晰,但低频厚度略显不足。
降噪上,万魔搭载了QuietMax智能降噪技术,最大深度可达42dB,并提供深度、舒适、抗风和动态四种模式。实测在通勤环境下,降噪效果足够日常使用,风噪控制也比较稳。6麦克风阵列结合AI通话降噪,通话清晰度总体不错。
佩戴方面,单耳重量3.9g,耳机附带三对不同大小耳塞,佩戴轻盈且稳固。IPX5防水等级可以应对运动或流汗场景,佩戴体验整体舒适,日常使用没有明显负担。续航方面,单次播放可达7小时,配合充电盒总续航28小时,并支持Qi无线充电,日常外出使用完全够用。
TOP3:倍思M2s Pro
倍思M2s Pro耳机外观采用“皓月白”珠光材质,搭配圆润充电仓,整体视觉感不错,符合年轻用户的审美。佩戴方面,单耳重量轻,搭配不同尺寸的耳塞,佩戴舒适稳固,日常通勤和短时运动使用都没有明显负担。
主动降噪部分,M2s Pro搭载自研ANC系统,官方标称降噪深度可达52dB,实际在地铁、街道等日常环境下效果明显。10档手动调节和抗风噪优化,使得户外骑行或通话时,环境噪声被有效抑制,语音清晰度维持在较好水平。降噪体验自然,没有明显闷塞感。
音质表现上,它内置10mm复合振膜单元,支持LHDC 5.0编码,理论上解析力较高。实际使用中,中高频清晰,人声细节自然,低频弹性适中但不会很轰耳。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开启高码率传输,在部分老款安卓机上偶尔可能出现轻微卡顿,需要根据设备情况选择是否启用。整体音质属于平衡型,日常听歌、追剧或通话都能满足需求。
续航与连接方面,耳机支持蓝牙5.4和双设备智能连接,可同时连接手机与电脑,切换流畅。低延迟模式下游戏延迟约60ms,适合大部分手游。单次续航约8小时,配合充电仓总续航约35小时,并支持快充,临时充电10分钟即可补足约2小时使用时间,日常出行无压力。
TOP4:JBL WAVE BEAM 2
JBL WAVE BEAM 2外观延续了JBL的轻运动风格,入耳设计加上适中耳柄,佩戴起来轻盈又稳固,长时间使用也不会有明显压迫感。跑步或日常通勤中,耳机保持稳定,不容易滑落,整体佩戴体验属于中规中矩。
主动降噪方面,这款耳机能够应对地铁、公交或办公室等常见背景噪声,虽然深度和算法上没有高端旗舰那样强,但整体效果足以在日常环境中保持安静。环境音模式也能让用户在户外活动时感知周围声音,提升安全性。语音通话方面,搭配多麦克风阵列和基础降噪处理,声音清晰度满足日常办公或远程会议的需求。
音质表现上,WAVE BEAM 2搭载8mm动圈单元,整体调音偏清透,中高频表现稳定,人声清晰,低频厚度适中但下潜略浅,高频略微保守不刺耳,日常听流行、轻电子或有声内容比较舒适。得益于哈曼调音,整体听感平顺自然,但对追求极致低频或超宽声场的用户来说可能稍显一般。在连接与续航上,支持蓝牙5.3协议,连接稳定性良好,音画延迟控制也比较理想。单次续航约10小时,配合充电盒总续航可达40小时,应对日常通勤或上班使用绰绰有余。
TOP5:vivo TWS 4
vivo TWS 4耳机本体轻盈,佩戴贴合,配套耳塞软硬适中,即便长时间使用也不觉得累。压感操作设计很贴心,按压耳柄就能完成切歌、调音量等操作,不容易误触,日常上下班或跑步使用都比较顺手。
在降噪方面,TWS 4搭载智能动态降噪系统,能根据外部环境自动调整降噪深度。像地铁、街道或办公室这些噪声场景,它都能识别并进行处理,降噪自然,没有明显闷塞感。风噪控制也做得不错,骑车或走路时不会出现呼呼风声,总体体验在同价位耳机里表现较为平稳。
音质方面,这款耳机采用12.2mm陶瓷钨振膜单元,搭配高通S3芯片,支持LDAC和aptX Lossless双高清协议。实际听感中高频清晰通透,人声、钢琴和轻音乐表现舒适自然。低频量感足,下潜尚可,但重低音听久会略显轰头,整体偏适合喜欢中高频通透风格的用户。
续航与连接表现也算稳健。单耳可连续使用约10.5小时,配合充电盒总续航可达44小时,日常通勤或外出使用都不必频繁充电。蓝牙连接稳定,延迟控制良好,日常看视频、玩游戏都能保持较为同步的体验。总体来看,vivo TWS 4是一款兼顾音质和日常使用体验的耳机,适合追求清晰通透听感和便捷操作的用户。
TOP6:OPPO Enco Free4
OPPO Enco Free4单耳约4.7g,加上柔软贴合的耳塞,佩戴舒适不易滑落。日常上下班走路或者短时间通勤使用完全没问题,不过连续佩戴超过两到三个小时,耳廓处略有压感,需要稍作调整。压感适中,整体设计算是比较贴合大多数耳型。
主动降噪方面,这款耳机支持最大55dB自适应ANC,能根据地铁、公交等不同环境自动调整降噪强度。实测下来,噪音明显减少,同时不会出现耳压感或者闷塞感,通透模式也切换自然,日常听觉体验比较舒适。AI通话降噪升级到三麦克风系统,即便在吵杂环境下,通话清晰度依然不错,日常开会或接电话也比较放心。
音质表现上,Enco Free4采用11mm+6mm双动圈同轴单元,并与丹拿联合调校。中低频饱满,低音氛围感足,偶尔会有轻微轰头感,但整体不会让人觉得浑浊;中高频清晰通透,人声自然,刷歌时不需要频繁调音效。
续航方面也比较稳健,单次使用可达11小时,搭配充电盒总续航可撑到45小时,平时一周充一次电即可。支持快充,临出门前充10分钟就能再听2小时,对于通勤或临时出门非常方便。
千元价位:
TOP1:华为FreeBuds Pro 4
华为FreeBuds Pro 4单耳重量约5.8g,虽然不算轻盈,但合理的结构设计让佩戴时很稳固,不容易松动。长时间使用也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感,尤其在通勤或办公环境中,佩戴体验还是比较舒适的。
在主动降噪方面,这款耳机表现非常到位。外侧环境麦克风加上内侧语音加速计,配合华为自研算法,能够针对地铁、街道等常见噪声场景进行有效抑制,通话时也能保持清晰的人声。通透模式同样自然,不会像一些耳机那样生硬,让你在需要与外界交流时无需摘耳机即可轻松对话。
音质上,FreeBuds Pro 4采用双驱动单元,低频有力量感而不轰头,高频解析清晰,中频人声饱满,整体听感均衡自然。支持LDAC和华为自研的L2HC无损协议,如果搭配华为手机使用,音质体验尤其出色。无论是流行、电子还是现场感较强的音乐,都能感受到层次分明的声场和良好的解析力。
续航和多设备连接也很便利。关闭降噪时总续航可达33小时,支持无线充电与快充,临时出门充10分钟就能应付约3小时听歌需求。搭配手机、平板、电脑的无缝切换以及 HarmonyOS 的一键配对和 NFC 快速连接,对于多设备使用场景非常友好。
TOP2:小米Buds 5 Pro
小米Buds 5 Pro在外观设计上走的是经典的入耳+长柄方案,整体佩戴感受比较舒适,入耳稳固,不会产生明显压迫感。长时间佩戴下来也没有勒耳朵的感觉,适合通勤、运动或者长时间办公时使用。
在音质方面,它配备了双单元结构并支持LDAC高解析音频,整体听感干净清透,中高频尤其突出,人声细节丰富,清晰度很高。不过低频部分略显保守,鼓点的下潜和氛围感相对克制,想要更强烈低频效果的用户可能需要通过EQ调整。
主动降噪能力同样值得一提,官方标称最大深度52dB,实际体验下来,在地铁、公交、咖啡厅这类常见噪声环境下,低频背景声都能被有效压制。它的通透模式比较自然,切换时没有突兀感,对话时也能保持舒适的听感,适合频繁切换场景的使用者。
续航方面表现稳定,单次续航大约8小时,配合充电盒整体能用到40小时左右,还支持快充与无线充电。日常使用完全不用担心续航焦虑,临时没电时充电十几分钟也能再听几个小时。
TOP3:三星 Galaxy Buds3 Pro
三星Galaxy Buds3 Pro这次放弃了经典的“豆子”造型,改用更主流的柄式设计,外观上加入了透明材质和灯带点缀,科技感和辨识度都很高。单只重量约5.4g,虽然不是最轻的,但佩戴时贴合度不错,走路、运动时都不容易松动。
音质方面,Buds3 Pro走的是偏饱满有力量的调音风格。双路增强扬声器配合双倍扩音器,让低频有弹性,下潜到位,中频人声清晰自然,高频部分也不刺耳。整体三频分离度良好,适合听流行、人声和轻摇滚这类日常曲目。降噪上则有明显提升,支持自适应主动降噪,对地铁、咖啡厅等嘈杂场景中的低频噪声抑制效果突出;环境音模式也比较自然,能在不摘耳机的情况下听清周围动态。
续航属于中规中矩的水平。单次开启降噪可用约6小时,搭配充电盒综合续航约26小时,日常通勤或上班使用没太大问题。操控方式升级为“捏压+滑动”,手感直观,减少了误触困扰。IP57防尘防水等级也让它在户外通勤或运动场景下更加可靠。
生态联动仍然是三星的一大优势。Galaxy Buds3 Pro 在三星手机上有弹窗连接、智能翻译、SmartThings快速查找等功能加持,跨设备使用体验更为顺滑。对于深度三星用户来说,这款耳机在设计、音质、降噪和生态上都有相对均衡的表现。
TOP4:Apple AirPods 4
AirPods 4依旧采用半入耳设计,但在解析力和层次感上有了不小的突破。全新声学单元搭配 H2 芯片,让人声和乐器都能清晰分离,听歌时的沉浸感明显比前代更足。空间音频结合头部追踪功能,在观影和游戏场景里尤其出彩,声音会随头部动作而变化,立体氛围感比以前更接近现场体验。
降噪功能这次的进化也很明显。AirPods 4采用外麦、内麦配合算法的混合降噪系统,可以实时调节降噪深度。通勤时像地铁轰鸣、空调低频这些噪声会被有效消除,而透明模式的还原也比较自然,不会有突兀的刺耳感,对话或环境感知时切换顺畅。
佩戴体验依旧延续了轻盈路线,单只耳机重量约4.3克,贴合度比前几代更好,长时间佩戴没有明显压迫感。续航方面,在开启降噪的情况下单次能坚持约4小时,配合充电盒总续航可达30小时;同时支持快充,充电5分钟即可再用1小时,应急时很实用。
整体来看,AirPods 4 在音质和降噪上的升级确实带来了实感提升,但更大的亮点还是它和苹果生态的无缝衔接。无论是设备间的自动切换、与朋友的音频共享,还是“查找”功能的加持,都让使用过程更加高效和安心。对于苹果用户来说,这无疑是一款兼顾便捷与体验的半入耳旗舰。
TOP5:索尼WF-1000XM5
外观设计上,WF-1000XM5延续了经典的“降噪豆”思路,但机身体积比上代更小巧,重量也轻了不少。佩戴时的贴合感更强,长时间使用也不会有太大压力。表面处理采用细腻的哑光质地,手感舒适,同时不容易留下指纹,看起来更有质感。
音质依旧是这款产品的看点。WF-1000XM5支持LDAC高解析音频,并搭载全新动态驱动单元X,声音表现兼顾力量和细节。低频下潜扎实但不轰头,中频人声清晰饱满,高频部分自然顺滑,三频衔接比较均衡。整体听感厚实而富有层次感,不同风格的音乐都能应付,对音质要求高的用户会比较满意。
降噪能力方面,它采用了双处理器架构,官方表示相比前代提升了约20%。实际体验中,通勤时的地铁、公交噪声都能被很好压制,办公室里的空调声也不容易干扰。它的通透模式过渡自然,风噪控制也到位,不需要频繁手动切换,整体表现偏智能化。
连接和续航则保持了旗舰耳机应有的水准。WF-1000XM5支持蓝牙5.3,配合索尼优化算法,影音延迟控制得比较理想,玩手游或看视频不会觉得卡顿。续航方面,在关闭降噪的情况下单次可用约8小时,搭配充电盒能达到24小时左右,还支持快充与无线充电,通勤、出差都能轻松覆盖。
五、最后总结
整体来看,真无线耳机市场在音质、降噪、续航、连接体验等方面都已经进入了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不同品牌在细节和定位上各有取舍。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的关键往往在于是否能满足日常通勤、学习、运动等场景下的核心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圣的产品显得尤为突出。它没有过度依赖噱头,而是把重点放在用户最关心的佩戴舒适度、降噪实用性以及稳定续航上,再结合亲民的定价,呈现出一个十分均衡的使用体验。可以说,西圣很好地平衡了性能与价格,让更多人以合理的预算就能享受到成熟的真无线耳机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