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后汉亡国之君:猜忌诛杀权臣,结果自取灭亡!

刘承祐(931年-950年),相州安阳县(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刘承祐是后汉末代皇帝(948年-950年),后汉高祖刘知远

刘承祐(931年-950年),相州安阳县(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刘承祐是后汉末代皇帝(948年-950年),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子,母为李皇后。在五代十国时期,朝代更替比较频繁。因此,短短数十年的时间中,出现了众多亡国之君。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刘承祐,猜忌诛杀权臣,可谓是自取灭亡!

具体来说,根据《旧五代史》等史料的记载,后唐长兴二年三月七日(931年3月28日),刘承祐出生在刘知远邺城的旧宅邸,是刘知远的次子。后晋天福六年(941年),刘知远担任太原留守,任刘承祐为节院使,历官至检校右仆射。

天福十二年(947年),刘知远建立后汉,授任刘承祐左卫大将军、检校司空,后升任大内都点检、检校太保。当然,此时的刘承祐还不是后汉太子的人选。与此相对应的是,刘知远的长子魏王刘承训年长而贤明,刘知远很喜爱他。

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十一日,刘承训刚立为皇位继承人就病死了,刘知远正病重,悲哀使病迅速加重,立即将刘承祐托付给将相们。换而言之,刘知远此时也没有合适的选择了。在此背景下,宰相苏逢吉说皇子刘承祐还未封王,请刘知远尽快封刘承祐为王。正月二十七日,还未来得及封王,刘知远便去世了,宰相苏逢吉等人秘不发丧,诱杀了杜重威。

在此之前,杜重威拒不受命,并联合辽军抵抗,坚守魏州,直至粮尽,方素服出降于后汉,被任为检校太师、守太傅、兼中书令。因此,刘知远临终之际就嘱咐大臣们要除掉杜重威。不过,尽管解决了杜重威,但是,年轻的刘承祐还是难以坐稳皇帝的宝座。

乾祐元年(948年)二月初一日,刘承祐在刘知远灵柩前即皇帝位,当日内外发哀成服。沿用刘知远乾祐的年号。刘承祐即位后,群臣上表请求刘承祐听政,刘承祐不准,群臣一共四次上表,刘承祐才应允。于万岁殿门东庑下见群臣,尊母后为皇太后。

有一次,杨邠与王章在刘承祐面前论事,刘承祐说:“事行之后,不要使民众有怨言!”杨邠突然说:“陛下不要多管,有臣在。”而这,说明刘知远留下的老臣没有怎么尊重刘承祐这位皇帝。

不久之后,刘承祐想立自己所宠爱的妃子耿夫人为后,杨邠又认为不可;耿夫人去世,将用皇后的礼节安葬,杨邠又认为不可。因此刘承祐大怒,左右又谗言诬陷,刘承祐便于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将杨邠与史弘肇等人一同诛杀。诚然,杨邠等大臣实在太过分了。但是,刘承祐地位不稳就猜忌甚至诛杀大臣,无疑会让后汉上下离心离德,也为自己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在除掉朝廷的大臣后,刘承祐又派使者到魏州(今河北大名西),前去诛杀郭威。对于郭威来说,手握重兵,因此成为了刘承祐的心腹大患。既然刘承祐已经出手了,郭威于是起兵反叛,也即郭威可谓是被逼造反的。

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十四日,郭威率兵渡河。得知这一消息后,刘承祐派开封尹侯益、保大军节度使张彦超、客省使阎晋卿等率兵抗拒郭威,又派宦官驡脱侦察郭威的动向。不过,驡脱被郭威军抓住,郭威叫驡脱奏请刘承祐把李业等人缚送军中。

对此,刘承祐拿着郭威奏章给李业等人看,李业等人都说郭威的反状已明,就把郭威在京的家属全部杀死。他命令将郭威家族的所有成员推上刑场,这里包括郭威还尚在襁褓中的儿子。 值得注意的是,刘承祐对郭威家人痛下杀手的行为,根本无法挽回败局。

不久之后,郭威率军抵达汴京城下。刘承祐到城外刘子坡观战,因后汉军大败,于第二天清晨又匆忙要逃回城去。刘承祐逃到赵村,忽见后面尘埃大起,刘承祐以为是追兵,便仓皇下马。值得注意的是,刘承祐的部下郭允明见形势危急,想以刘承祐作为进见礼投降追兵,猛然赶上几步,狠命一刀,将刘承祐刺死。

郭威即位后,将死于非命的刘承祐追谥其为隐皇帝。在古代历史上,隐是一个既表同情又略带批评的谥号,也即刘承祐的结局是值得同情的,而他的一系列操作则是令人诟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