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柿互动 记者 丁家诚 通讯员 章茜雯
近日,福鑫数科(杭州)人工智能有限公司完成5000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FusionAi系列医疗人工智能产品的技术迭代、全国规模化落地和渠道建设以及人才团队扩充。
一个月前,拱墅区在2025年招商引资提质增效行动推进会上签下44个重点项目,其中就包括福鑫数科。目前,福鑫数科已将总部从武汉迁至杭州拱墅区,在杭州大城北发展的核心引擎——大运河数智未来城建起1056平方米的研发中心。
AI医生是怎么看病的?
福鑫数科以第三代Fusion医助大模型为“大脑”,结合自研的AI紫微医院低代码定制平台,共同构建起“AI+低代码”双引擎驱动的智慧医疗新范式。
依托医疗知识图谱、智能代码生成、自然语言理解等核心技术,福鑫数科能为医疗机构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的AI应用解决方案,涵盖智慧服务、临床诊疗、医保风控、公卫管理等多种场景。
“AI的记忆力与检索能力远超人类。”福鑫数科CEO吴笛介绍,“它能精准记住患者10年甚至20年前的医疗记录,并在3秒内完成跨科室数据整合,为医生提供患者的过敏史等关键信息。”
在9月26日举行的首届医学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信息与数据中心郜主任披露了一组数据:医院与福鑫数科合作的心内科专科门诊AI病历系统,创下“单日生成3871份病历、准确率95.67%、整体质量提升83.7%”的纪录。
在导诊环节,AI医生可通过线上问诊初步锁定科室,帮患者解决“不知道挂什么科室”的难题;在诊断环节,AI医生能实时分析检查检验数据,提示潜在风险;在病历书写环节,AI医生将门诊病历生成时间从3分钟压缩至10秒,住院病历从30分钟降至5分钟。
福鑫数科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打造的“协和门诊AI生成式电子病历系统”,以协和医疗大模型为基座,融合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实现“边问诊、边生成”的智能化病历书写体验。
在门诊场景中,系统会通过智能语音采集设备,实时捕捉医患交流内容,病历完整性由原先不足85%提升至98%,单份病历的处理速度从3分钟缩短至10秒;在住院场景,系统会自动提取患者就医数据,智能生成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日常查房记录、手术记录及出院小结等病历文书。医生仅需简单审核,即可完成整个病历的书写流程,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AI医生为何入驻大城北?
“江浙地区医疗资源密集,市场体量全国领先,是AI+医疗的理想试验田。”吴笛道出选择落户拱墅区的原因,”在企业发展初期,大运河数智未来城主动帮助我们对接本地优质医疗资源,快速打开市场;在政策扶持上,从办公场地补贴、研发资金支持到人才公寓配套,大运河数智未来城有一套全周期保障体系。
作为大运河数智未来城重点引进的AI企业,福鑫数科的落地是拱墅区“赋能45个园中园、深化产业链建设”战略的缩影,带动了AI医疗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技术—场景—产业”的良性循环。
目前,福鑫数科的AI+医疗应用已在全国数百家医疗机构落地使用。展望未来,福鑫数科将专注于联合高校、医院攻关医疗大模型的核心算法,拓展健康管理、医学教育等多元新场景。
“未来,AI不仅是医生的‘助手’,更将成为患者的‘健康管家’。”吴笛说,面向患者的应用场景是未来的重要拓展方向,“我们将在慢病管理等领域提供个性化健康监测、智能用药提醒等诊疗服务,让科技创新更好惠及民生。”
责任编辑:丁家诚 审核:王青 陈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