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就知道玩,能不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这句话是不是很耳熟?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玩物丧志”,玩总是被放在学习的对立面。
然而,今天我要告诉你一个颠覆性的观点:玩,不仅不是浪费时间,反而是孩子未来竞争力的关键。
不会玩的孩子被淘汰了还记得那则令人深思的消息:美国某知名高校举行精英夏令营,上海挑选了两名优秀高中生参加。其中一名学生条件优异,门门功课都是A,却因为在被问及课余玩什么时,回答“从来没有时间玩”而被淘汰。
夏令营负责人乔安女士直言不讳:“** 不会玩的孩子往往是书呆子,缺乏创造力,没有发展潜力。** ”
这个决定背后有着深刻的教育智慧。有研究表明,会玩的孩子和不会玩的孩子相比,无论在接受能力、反应能力、交往能力方面都要胜出一筹。
玩,是孩子认知世界的桥梁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一语道破天机:“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要知多运动,多强健,多游戏,多快乐,多经验,多学识,多思想。”
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想象,并能在玩之后自觉根据记忆、表象,运用素材去丰富玩的内容和情节。久而久之能刺激孩子智力的增长。
人智力的五要素——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想象力,都能在玩中得到锻炼,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
想想那些喜欢搭积木的孩子,他们在玩的过程中,不仅发展了手眼协调、动手能力,还极大的培养了观察力、专注力、想象力与创造力。
我们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发展迅猛,想要不被机器淘汰,“会玩”是孩子必须掌握的核心能力。
因为“会玩”,孩子的组织能力、策划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亲和力都会超越同龄人。
通过“玩”培养的能力,才是未来精英阶层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才是机器所无法取代的。
近年来,德国、英国、美国等西方各个国家,包括到亚洲先进的国家在教育政策制定上面都开始把 “玩”当作重要教育议题。
“会玩”已经不是浪费时间的一件事情了,反而是关乎孩子未来能力发展的关键。
首先,我们要改变观念,玩不是学习的对立面,而是学习的一种形式。不要用过多的功课和补习班填满孩子的时间,给他们留出玩的空白。
选择简单的玩具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泰勒博士认为:“最好的玩具往往是最简单的玩具,像粘土、积木、纸张和沙子等。因为这类玩具能充分刺激孩子的想象力、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发展其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性,培养自信心。”
不怕脏,不怕乱玩的过程中,难免会把衣服弄脏,会把家里弄乱。但如果因此就限制孩子玩,无异于因噎废食。给孩子一点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尽情探索。
和孩子一起玩参与孩子的游戏,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在玩中引导孩子。你可以观察到孩子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表达自己,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
看看那些改变世界的创新者,很多都是“会玩”的人。
《阿凡达》导演卡梅隆通过电影展示了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常温超导材料、反物质推进飞船、全球互联网般的生态系统。
这些看似天方夜谭的想象,谁又能说未来的某一天不会变为现实呢?今天的许多科技成果,不也是很早以前人们想象的结果吗?
会玩,是一种能力,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智慧。它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在探索中创新,在尝试中勇敢。
一个真正会玩的孩子,必定是一个热爱生活、富有创意、充满活力的人,而这样的人,无论未来世界如何变化,都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所以,别再对孩子说“别玩了,去看书”,而是应该说——“去玩吧,去探索,去创造,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妙!”
毕竟,会玩的孩子,未来才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