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南宋著名状元一首中秋词,气势直追李白,豪放堪比苏轼,惊艳世人

又是一年中秋将至。当那一轮圆月升起,总会牵引我们心中最深处的文化记忆。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对月吟咏,留下了数不尽的中秋

又是一年中秋将至。

当那一轮圆月升起,总会牵引我们心中最深处的文化记忆。

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对月吟咏,留下了数不尽的中秋词章。

细数这些作品,大多走不出“悲欢离合”“相思怀远”的婉约路子,或诉“但愿人长久”的团圆之思,或叹“可怜佳节里,兄弟各东西”的离愁别绪,或抒发“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的美好祝愿。

图片

今日我要给大家带来一首不一样的中秋佳作,它字里行间既有李白的疏狂,又有苏轼的旷达,以吞吐天地的磅礴气势惊艳千年,成为豪放词坛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首传世佳作,便是《念奴娇・过洞庭》,作者是南宋著名的状元郎张孝祥。

《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张孝祥,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23岁的张孝祥奔赴殿试。这位少年才子不仅文采斐然,更有一腔报国热血。在策论中,他力主抗金、痛陈时弊,文章锋芒毕露,气势如虹。

这场考试原本内定秦桧之孙秦埙为第一,但宋高宗阅卷后,被张孝祥的才华与胆识折服,亲擢为状元,这也为他日后坎坷的仕途埋下伏笔。

图片

步入仕途后,张孝祥始终坚守主战立场,毫不妥协,他支持岳飞等人的抗金主张,屡次上书为岳飞鸣冤,又拒绝秦桧党羽的笼络,深受秦桧的忌恨。秦桧等人便罗织罪名诬陷其父亲,幸得宋高宗出面干预,才未能得逞。

即便如此,他这种刚直不阿的性格,使他在投降派当权的朝廷中举步维艰,屡遭贬谪,辗转于多地为官。

写这首《念奴娇·过洞庭》时,张孝祥刚从广南西路被谗言罢官,北归途经洞庭湖。

时值中秋前后,面对浩瀚洞庭,回想自己的清白自守,纵然仕途失意,却无半点消沉。相反洞庭的壮阔景色激发了他内心的豁达,遂借景抒情,以词明志。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青草湖与洞庭湖相连,秋意渐浓。一个“更”字,道尽此刻的静:没有风,没有波,写出了洞庭湖的极致平静,为后文 “玉鉴琼田” 般的绝美画面做好了铺垫,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此刻静止,只待月色登场。

图片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镜头拉远,三万顷湖面如玉做的镜子、琼瑶铺就的田地,清光漫溢。而这方天地里,只有一叶扁舟。

以比喻的手法写湖面,既写出了湖水的清澈透亮,又凸显了其洁白纯净;

宏大的“三万顷”与微小的“一叶”,词人以渺小的自我融入宏大的自然,在这种对比中,反而更显心境的开阔。有种“天地与我并生”的感觉。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皎洁的明月洒下清辉,将湖面映照得如同白昼,天上的银河倒映在湖中,天水相接,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无论是表面还是内里,都是一片纯净澄澈,没有丝毫杂质。

这既是写湖?也是写词人的内心。经历贬谪、构陷、漂泊,他的内心反而像被月光反复擦拭,没有一丝尘埃。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这句从写景转向抒情。面对如此绝美的洞庭夜色,所有的震撼,最后都化作一句“说不出”。

有些美,有些悟,只能藏在心底,有些事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图片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这一句,与上阕的 “表里俱澄澈” 遥相呼应,进一步凸显了词人的高尚气节。

他用“孤光自照”来形容那段孤寂却不孤独的日子,而“肝胆皆冰雪”更是掷地有声:我的一片赤诚,如同冰雪般纯洁无瑕!这是对谗言最有力的回击。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是词人内心从容不迫的体现 。

虽然头发稀疏,衣衫单薄,身处凄清秋夜,词人却稳稳地泛舟在这浩瀚的湖面上。外在的窘迫与内心的从容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词人虽处困境却泰然自若的心态。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无疑是全词最豪迈、最惊艳之句!词人要舀尽西江水为酒,以北斗七星为勺,邀请天地万物作为宾客,共饮同欢。

这等想象,何等浪漫,何等豪迈,这磅礴的气势,主宰天地的气概,让我想起了诗仙李白。

图片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结尾词人以一个洒脱的动作与一句感慨收束全词。

他敲击船沿,仰天长啸,完全沉醉在这片夜色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尘世的烦恼。

这一“啸”,啸出了心中块垒,也啸出了超然物外的境界,又留下了悠长的余韵,让读者仿佛也随着词人一同沉醉在那片澄澈的洞庭夜色里。

张孝祥没能实现“直捣黄龙”的抱负,40岁便英年早逝,可他在文学史上活成了永恒。

在宋词发展史上,他承袭苏轼的旷达词风,开启辛弃疾等后世豪放派词人的先声,是南宋豪放词派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词坛占据着独特地位。

而这首词,便是他最经典的代表作之一。

词中描绘的洞庭夜景,超越了普通的山水描写,达到了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哲学高度。

词中抒发的情感,既非牢骚满腹的怨天尤人,也非强作欢颜的自我安慰,是在经历政治挫折后,经过宇宙洗礼而升华的孤高与旷达。

这是一种真正的精神超越。

图片

真正的豪放,是被命运捶打后,能抬头看见月光;真正的旷达,是在浊世里,能守住内心的澄澈。

中秋将至,当我们仰望同一轮明月时,不妨读一读这首佳作。

评论列表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8
2025-10-10 15:08
西周初期,当时的国人平民,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甚至对诸候国的国君废立,朝廷贵族争端仲裁等,也有相当的话语权利,同时也有服兵役和纳税赋的义务。周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将山林湖泽改由天子直接控制,不准国人进入谋生。周都镐京的国人因不满周厉王的政策,怨声载道。大臣召穆公进谏说:“民不堪命矣!” (人们已经受不了了,都在议论纷纷)周厉王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
用户11xxx04
用户11xxx04 5
2025-10-04 22:26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那种豪情奔放。这首词,没有那种感觉。
掠影犹新
掠影犹新 5
2025-10-06 20:02
说实话,这首词无论从艺术构思方面,还是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不是一般人能做到,即便是李白或苏轼,恐怕也写不出更好的
霁景澄
霁景澄 4
2025-10-04 02:15
……这就是小编所谓比肩李白苏轼?不过一首表达我看不起所有人的诗罢了,这边建议编编多读读《橘子洲头》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3
2025-10-10 15:08
周厉王得知后十分满意。对召穆公说:“我有能力制止人们的非议,他们再也不敢议论了!召穆公劝谏周厉王道:“这是用强制的手段来堵住民众的嘴啊! 这样堵住人们的嘴,就像堵住了一条河。河一旦决口,要造成灭顶之灾;人们的嘴被堵住了,带来的危害远甚于河水! 治水要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民要让天下人畅所欲言。“周厉王对此却置若罔闻。
叼大全
叼大全 2
2025-10-04 15:37
于湖之豪放,苏辛后第三人也
苦主愁客将不知帅
苦主愁客将不知帅 2
2025-10-04 08:27
人在逆境下才能写出发自肺腑的好诗词
BHT
BHT 1
2025-10-04 07:43
再追也追不上苏轼
流光凝实
流光凝实 1
2025-10-04 09:30
明珠藏匣,贯看黄河之沙冲之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