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粟龙〡当春木不升时:一位中医眼中的抑郁真相

粟龙教授一、那些被“黑狗”咬住的名人们2014年8月11日,好莱坞喜剧大师罗宾·威廉姆斯在家中自缢身亡。这个曾用笑声治愈

粟龙教授

一、那些被“黑狗”咬住的名人们

2014年8月11日,好莱坞喜剧大师罗宾·威廉姆斯在家中自缢身亡。这个曾用笑声治愈无数观众的天才,最终没能治愈自己的抑郁症。就像2003年的张国荣,1994年的三毛,这些耀眼的星辰都陨落在同一条名为抑郁的暗河里。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已有3.8亿抑郁症患者,中国患者超过4000万。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长——相当于每20人中就有1人正在与这条“黑狗”搏斗。

二、晨重暮轻:藏在时间里的疾病密码

去年深秋,一位金融高管被家人搀进诊室。他西装革履却眼神涣散,像一具被抽空灵魂的躯壳。妻子说:“每天清晨他都像被钉在床上,直到午后才能勉强活动。”这种典型的“晨重暮轻”节律,正是中医辨识抑郁的关键指征。

《黄帝内经》早有明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阳气随天时而动,抑郁症患者少阳之气升发无力,如同被阴云笼罩的春日,草木难舒。现代研究证实,这类患者清晨皮质醇水平异常升高,恰与中医“寅卯辰时(3-9点)少阳当令”的理论暗合。

三、身体先于心灵的求救信号

那位金融高管的病历厚如词典:胃肠镜、脑CT、激素检测……所有指标却显示“正常”。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或诊断为神经功能紊乱,或判定为情感障碍性抑郁;或考虑为广泛性焦虑障碍,或称情志失调;或属于严重的气血两虚证候。这让我想起清代名医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的警示:“初病在经,久病在络”,同时他还提出“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病程进展,病位会由浅入深,病情由轻到重,因此须根据这个理论初病治气,久病治血。《医方论》载:“凡郁病必先气病,气得疏通,郁于何有?”

他的症状清单堪称教科书:

·后背如压千斤石(胆经循行处)

·口苦咽干(胆火上炎)

·凌晨1-3点易醒(肝经当令时段)

·决断力丧失(胆主决断功能衰退)

这些都在诉说同一个真相:抑郁从不是单纯的心理感冒,而是身体发出的系统性警报。

四、三焦:被忽视的情绪通道

现代医学终于开始关注“脑-肠轴”,而中医早在《难经》就指出:“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也。”在中医理论体系中,三焦是一个独特而重要的概念。根据《黄帝内经》的阐述,三焦作为“决渎之官”,主要负责“通行元气”和“运化水谷”。这里的元气可以理解为维持生命活动的原始能量,而水谷精微则指代人体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从现代视角来看,三焦的功能可以类比为人体的物质能量代谢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三焦并非局限于某个特定器官,而是遍布全身的功能网络。每个活体细胞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三焦的功能贯穿于整个人体。

三焦中运行的阳气属于少阳范畴。当三焦功能失调时,主要表现为两种病理状态:一是阳气不足,二是气机郁滞。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全身代谢功能紊乱,进而引发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痰湿等病理产物。这种病理变化就像自然界中的阴霾天气:当乌云密布时,阳光被遮蔽,大地失去生机;同理,当三焦功能受阻时,人体就会出现倦怠乏力、情绪低落、思维迟钝等抑郁症状。这些临床表现正是三焦气化功能障碍的外在表现。

《难经》中将三焦比喻为“元气之别使”,形象地说明了其在人体气机运行中的枢纽地位。当这个“通道”出现问题时,不仅会影响物质能量的输布,更会干扰精神情志的活动,这正是中医“形神一体”观的具体体现。

我曾用红外热成像仪观察抑郁患者,其胸胁部位明显低温区,正是三焦气机壅滞的直观呈现。有个典型案例:某IT工程师长期便秘、湿疹与抑郁共存。用和枢机、解郁结、益少阳、畅三焦、化痰浊、宁心神的柴桂温胆定志汤加减治疗,随着大便通畅、湿疹消退,情绪竟同步改善。这印证了内经“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补”的智慧。

五、“和”法调气机,经方解郁结

中医治疗体系中,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种基本治法并称为“八法”。其中“和法”作为重要治法之一,其核心在于调节气机、疏解郁结,而非简单的调和。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和解法治疗情志疾病和身心失调类病症往往能取得显著效果,因此这一治法在相关领域应用广泛。

从生理机制来看,人体的正常运转有赖于气机的通畅。正如门户的开阖需要合页的灵活转动,车辆的行驶依赖轴承的顺畅运转,人体气血的运行也需要少阳胆经和三焦系统的协调作用。《内经》明确指出“少阳主枢”,形象地揭示了胆与三焦在人体中的枢纽地位。通过调理这些关键环节,可以达到疏通气机、改善代谢的目的,进而缓解各类病症。

在方剂选择方面,中医典籍中蕴含着丰富的治疗智慧。《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记载的经方,以及后世医家总结的名方,都经过长期临床验证,具有组方严谨、疗效确切的特点。

取法仲景“和枢机”之智,融通《千金方》定志丸、温胆汤,又称“和解三合方”:

柴胡桂枝汤——开太阳之闭以助少阳枢转(桂枝通阳,柴胡疏木)

温胆汤——涤三焦痰浊复气机升降(枳实破滞,竹茹清络)

定志丸——补心胆之气以宁神定魄(人参益元,菖蒲醒神)

三方可称“治郁三鼎甲”,共奏“拨云雾而见青天”之效。昔金融高管旬日见效,实乃经方“病机相契,其效如响”之明证!

柴胡桂枝汤(疏木达表)

取桂枝通阳化湿(岭南可加五指毛桃)

柴胡疏胆经郁热(以粤北野生者为佳)

加减温胆汤(涤痰开窍)

竹茹清络(用广竹沥增化痰力)

枳实破滞(佐新会陈皮理气)

定志丸(安神守魄)

石菖蒲醒神(选韶关南岭野生品)

人参培元(用长白山生晒参)

案例实录:穗某高校林教授,病抑郁卧床三月,晨重暮轻,背如压石。服此方七剂即能下厨煲汤,月余重返讲台。粟龙教授言:“此非方神,乃枢机得转,天人之气复通耳。”

六、五行运动处方

《千金方》曰“养生性道,常欲小劳”。盖阳光下行,一则可振奋少阳春生之气(天阳补人阳),二则助血清生化以开郁结(现代所谓血清素增)。《周易》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运动之效岂止强筋骨?实乃“以动生阳,以阳化郁”之上工法门!

在药疗之外,我常推荐“五行时辰运动法”:

1.卯时(5-7点):面向东方快走,配合“嘘”字诀疏肝;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2.午时(11-13点):心经当令时练习微笑冥想

3.酉时(17-19点):用“呼”字诀健脾,配合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

某上市公司CEO用此法配合治疗,三个月后他告诉我:“晨起时那团黑雾消失了,我重新尝到了早餐的滋味。”

七、给聪明人的生存建议

哈佛大学的研究显示,高智商人群抑郁风险是常人的3倍,正如日常所说的“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这让我想起《道德经》的警示:“知慧出,有大伪。”对于用脑过度的人群,我有三条建议:

1.每日“放空时段”:模仿古人“申时(15-17点)茶歇”,关闭电子设备

2.手指劳作:书法、园艺等手部活动能激活心包经

3.适度食苦:苦瓜、莲子等苦味食物可降心火

结语:与春木同生发

去年春天,那位金融高管带着妻儿来复诊。孩子在诊室奔跑嬉笑,他不再焦虑制止,而是静静微笑。这个转变让我想起《尚书》的古训:“木曰曲直”,生命的智慧在于知进退、懂舒卷。

抑郁不是需要消灭的敌人,而是身体在提醒:该调整生命的节律了。当我们学会像树木那样,在春天舒展枝条,在冬季蓄藏能量,心灵自然会找到它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