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这样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的确,人一旦开窍了,就像突然打开了一扇心里的窗户一般。
神清气爽,眼界被打开,而自己也会觉得浑身轻盈爽透。
的确,人开窍了,性格也会跟着变,也终于能看清自己。
停止解释,专注行动
开窍的人明白,解释是最无用的消耗。
开窍了,就懒得与人解释什么,反而怎么样也都解释不通。
甚至,对于已经开窍的人来说,这样只会让自己感到疲惫,干扰。
元朝许衡在有一次,盛夏赶路,途中口渴难耐。
同行的人都忍不住去摘路边的梨,唯独他一直不动。
别人笑他迂腐,他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后来他成为一代大儒,那些笑话他的人一辈子默默无闻。
实际上,一个开窍的人,想事情,看问题,从来都不是简单的。
但又是简单的,不简单是对于别人而言,而简单是对于自己而言。
曾国藩说:“不说大话,不务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任何时候,少说话,不说大话,保持踏实,做到负责。
久而久之,自己就会懂得很多,明白很多,最后走向开窍
真正开窍的人,用行动代替辩解,而时间自会证明一切。
放下执念,顺势而为
凡事,还是要保持必要的冷静和清静。
如此,不再固执己见,懂得审时度势。
起码在行走人世间里,我们能看透很多,更容易活出松弛的状态。
当年白居易被贬江州后,不再执着于仕途,忘记过去,展望未来。
然后,主动在庐山建草堂,他这样写道:“偶得幽闲境,遂忘尘俗心。”
从此,寄情山水,反而成就了“诗魔”美名。
《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不争不抢的人,执念奈何不了,问心无愧的人,谁也左右不了。
就像水一般灵动,自己不争,谁也奈何不了你,左右不了你。
就像开窍的人,一旦学会了与生活和解,那么允许一切发生之后,自然谁也无法对自己怎么样。
减少依赖,自立自强
人生在世,明白唯一可靠的,只有自己的时候,反倒很多事情倒是释怀了。
诸葛亮说:“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已经开窍的人,就不会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当然,也不会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瞧不起自己,而是凡事保持慎独,克制。
最终,坦然地选择面对生活,并且坚定做好自己的事。
毕竟,人这辈子,自己的路,终究要自己走。
实际上,真正的开窍,不是突然变得聪明,而是终于认清现实。
如此,看见了眼前的一丝微光也好,看清了脚下的路也罢,迷雾散尽,自在从容。
而后,活出了坦然和自在,也找到了让自己最舒服的活法,减少了依赖,活出了自立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