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老子:世上三成人,丧失根本,正在"作死"!

道家认为,人不能丧失根本,一旦丧失根本,就容易"作死"!从古至今,至少有三成人,在"作死"的路上,前仆后继,乐此不疲!庄

道家认为,人不能丧失根本,一旦丧失根本,就容易"作死"!

从古至今,至少有三成人,在"作死"的路上,前仆后继,乐此不疲!

庄子说: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

在道家看来,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建功立业,也不是家庭美满,而是守住根本。

何为根本?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这句话的核心是为我们道出了人之根本所在,正是“身体与心性”。

何为重?重指的就是身体。

何为轻?轻指的是身外之物。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健康的身体,外在的物质名利、花花世界里的美好享乐,便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像数字“1”后面的“0”,没有了作为根本的“1”,再多的“0”也毫无意义。

何为“静”?“静”指的是自身的性命,是一切的基石;

何为“躁”?“躁”指的是被过度的贪婪和欲望裹挟而失控的状态;

人见金钱、名利、美色,容易生出贪念,总以为这些是“必需”,实际上常常是被贪婪操控,迷失了本真。要知道,人的本性原本清净自足,是多余的“妄念”催生了无尽的欲望。

道家讲求“性命双修”,既要修养心性,也要修炼身体,追求身心的和谐统一;而佛家只练性不修身,练到最后,把原物都提走了,把身体的渣滓,也就是舍利子留下了。

这就是为什么和尚总是头大腰圆,道士却总瘦骨嶙峋的原因。

老子进一步警示:“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意思是,生来就长寿的人占三成,生来就短命的人占三成,而本来可以长寿、却因自身行为“作死”的人,也占三成。那些嗜烟嗜酒、贪色贪财的人,为了满足欲望不惜铤而走险,以损害健康为代价,正是老子说的“动之死地”,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因此老子强调:“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即便万乘之主,拥有万里河山、享有无尽荣华、住着华丽宫殿、吃着山珍海味,也不能将这些外物看得比性命还重——一旦轻视自身性命,被欲望牵着走,就会损害健康、迷失本性。

世间皆是幻心明即是真。世间一切皆是虚幻,只有内心清明才是本真。不要因为追逐外物,而被欲望牵着走,迷失本心,这样就是舍本求末,最终在物欲追逐中迷失生命的真谛。

性命是根本,丧失根本,就是"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