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美国1916年多起海洋生物袭人事件引发恐慌,官方悬赏渔民捕杀鲨鱼

1975年上映的美国惊悚类型电影《大白鲨》宣传海报1916年,在美国新泽西州的12天里,鲨鱼袭击了4个人,一名十几岁的男

1975年上映的美国惊悚类型电影《大白鲨》宣传海报

1916年,在美国新泽西州的12天里,鲨鱼袭击了4个人,一名十几岁的男孩严重受伤,这使得这些海洋生物被认为是邪恶的“食人生物”。

1916年7月,鲨鱼袭击了泽西海岸,造成4人死亡,一名青少年受重伤,整个国家都对“食人鲨”感到恐惧。这一连串的悲剧从7月1日开始,11天后结束,但公众对鲨鱼的看法和媒体对这种生物的描述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在鲨鱼袭人事件发生之前,一些专家对鲨鱼是否会对人类构成威胁持怀疑态度。即使在7月1日第一起死亡事件发生后,当地官方也淡化了情况的严重性,坚称新泽西州的海滩是十分安全的。然而,在鲨鱼第二次袭击人类后,人们开始恐慌了。

由于担心成为下一个受害者,人们取消了假期,泽西海岸的酒店和其他企业损失了数百万美元的旅游收入。1916年的鲨鱼袭人事件也引发了大规模的狩猎活动,新泽西州州长为捕获和屠宰鲨鱼的渔民提供了赏金。

一些人认为,这一致命事件甚至可能激发了美国知名编剧、作家彼得·本奇利(Peter Benchley)在1974年出版的小说《大白鲨》的灵感。随后改编的电影延续了鲨鱼嗜杀成性、爱吃人肉的形象,海洋生物学家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试图改变鲨鱼这一负面的形象。

1916年泽西海岸鲨鱼袭人事件的开始

一张新泽西州地图,显示了1916年五次鲨鱼袭击人类事件的地点

在1916年鲨鱼袭人事件之前,科学家们大多认为鲨鱼不过是一种长着大牙齿的笨笨的大鱼,他们认为这些海洋生物不会故意靠近人类,更不会咬人。

据佛罗里达自然历史博物馆介绍,一位名叫赫尔曼·奥尔里希斯(Hermann Oelrichs)的百万富翁深信鲨鱼是无害的,于是他在1891年带着一条鲨鱼潜入水中,他甚至悬赏500美元,奖励任何能提供鲨鱼袭击人类证据的人。1906年,赫尔曼去世时,这个奖项一直无人认领,但十年后,新泽西州的海滩游客们惊恐地见证了赫尔曼一直在寻找的可怕证据。

1916年的夏天是一个不寻常的夏天,当时的新泽西州比平均气温还要热,而且是在没有空调的年代。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的流行也在肆虐纽约市,人们成群结队地前往东海岸的海滩,以躲避疾病的侵扰,寻求治疗和康复。

但那一年的高温也造成了一些异常高的水温,今天的专家推测,这些温暖的海水吸引了鲨鱼到北大西洋捕食。

查尔斯·范森特

1916年7月1日,来自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市25岁男子查尔斯·范森特(Charles Vansant)和家人在新泽西州海滩避风港(Beach Haven)度假。那天晚上,范森特决定在晚饭前到海里游个泳。有一只狗在海滩上玩耍,范森特游到海浪那边的时候叫着它。之后,范森特喜悦的呼喊变成了恐惧的尖叫。

一名救生员和一名旁观者冲进海浪,把范森特从水中拉了出来。范森特右大腿后面的肉被剥了下来,露出了从臀部到膝盖的骨头。这些人把范森特带到英格赛德酒店(Ingleside Hotel)等待救护车,但在医务人员到达之前,他就在经理的办公桌上失血过多而死。

尽管范森特的死亡令人毛骨悚然,但是当地官员宣称游泳者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即使渔民报告说在海岸附近发现了鲨鱼也一样不用担心。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这次袭击似乎是一次反常的事件,但随后又有一条鲨鱼袭击了人类。

布鲁德之死令人不安

现代专家对1916年的鲨鱼袭人事件是由公牛真鲨(左)还是大白鲨造成的存在分歧

1916年7月6日,27岁男子查尔斯·布鲁德(Charles Bruder)是新泽西州斯普林湖(Spring Lake)镇“埃塞克斯和苏塞克斯”酒店的一名服务员,该酒店位于比奇港(Beach Haven)以北72公里处。当布鲁德在距离海岸92米的地方游泳时,他成为1916年鲨鱼袭人事件的第二名受害者。

《纽约时报》当时报道说:“当救生员靠近布鲁德时,他周围的水突然变成了血红色,他大声尖叫着,女人们看到这一幕就晕倒了。当救生员伸手去救布鲁德时,他大声说鲨鱼咬了他,然后昏倒了。他们把布鲁德拖上船,发现他的左腿膝盖以上被咬断了,右腿膝盖以下被咬断了。”不久,布鲁德死在了上岸的路上。

消息很快传遍了泽西海岸,海滩游客惊慌失措,度假者开始取消他们的酒店住宿。一些度假村在海洋中安装了金属网,为游客提供安全的游泳区域,尽管采取了这些预防措施,但是第二次鲨鱼袭人事件还是给这个旅游季节划上了句号。

尽管如此,一些官员仍然相信范森特和布鲁德不是被鲨鱼咬死的。佛罗里达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鱼类学家乔治·伯吉斯(George Burgess)说:“至少有一家报纸把咬死人类的海洋生物归因于海龟,这当然是大错特错的。这就是他们坚持认为不可能是鲨鱼的原因。”

威廉·G·绍弗勒(William G. Schauffler)医生将成为理性的代言人,作为新泽西州最受尊敬的医生之一。1963年出版的《海里阴暗处》(Shadows in the Sea)一书中写道,威廉毫不含糊地说:“毫无疑问,这是一条吃人的鲨鱼造成的伤害。”然而,这一声音将被淹没在反对者的声音中。

之后,又发生了两起致命的鲨鱼袭人事件。1916年7月12日,据推测是一条鲨鱼咬死了两人,另一人严重受伤。

1916年的马塔万溪鲨鱼袭人事件

桥下的一幅鲨鱼壁画标志着1916年新泽西州马塔万溪鲨鱼袭人事件附近的地点

新泽西州米德尔塞克斯县马塔万镇的一切都显得很安静,不过离海洋更近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存在大型海洋生物在肆虐。马塔万镇在内陆离海边的18公里处,离海滩很远,但是有一条小溪连通大海,海水会流向小溪,没有人在马塔万溪(Matawan Creek)的浑水中看到过大鲨鱼。

鲨鱼袭人事件发生的那天早上,船长托马斯·科特雷尔(Thomas Cottrell)在马塔万镇的一座吊桥下发现了一个威胁性的生物。托马斯听说了海滩上的死亡事件,他立即开始向镇上的人们通报他所知道的情况。

没有人相信托马斯,许多人甚至嘲笑他的说法。马塔万镇的居民没想到“食人鲨”会来到这么远的内陆。

当托马斯跑过小镇时,11岁的莱斯特·斯蒂尔威尔(Lester Stillwell)和他的四个朋友前往马塔万溪威科夫码头游泳,在下午的炎热中凉快一下。之后,悲剧发生了。

《海里阴暗处》一书用血淋淋的细节描述了这次袭击事件的发生。当男孩们漂浮在水面上时,其中一人觉得一条大鱼撞到了他的腿上。接着,莱斯特开始尖叫起来。顷刻间,这只海洋生物就把莱斯特瘦弱的身体咬得支离破碎,把他拖到马塔万溪被染成血红色的海水下面了。随后,莱斯特的喊叫声戛然而止。

1916年7月14日的报纸标题,关于马塔万溪鲨鱼袭人事件

莱斯特的朋友们冲进城来寻求帮助,每个人都跑到溪边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24岁的斯坦利·费舍尔(Stanley Fisher)跳入水中寻找这个男孩,不过很快,他的腿就被咬了。当晚晚些时候,斯坦利在医院去世。

就在斯坦利被鲨鱼袭击30分钟后,14岁的约瑟夫·邓恩(Joseph Dunn)沿着马塔万溪游了0.8公里。有人跑到岸边,警告那个男孩和他的朋友们刚刚在威科夫码头发生的事情,他们赶紧离开了水面。约瑟夫是最后一个到达码头的,就在他准备爬上梯子时,感觉像一把大剪刀的东西咬住了他的腿。

约瑟夫回忆说:“我感觉我的腿掉进了鲨鱼的喉咙里,我相信它会把我吞下去的。”

幸运的是,约瑟夫的哥哥和他的朋友们把约瑟夫从这只凶猛的海洋生物身边救了出来。约瑟夫的腿被弄断了,但他还活着。约瑟夫是1916年鲨鱼袭人事件中唯一的幸存者。

泽西海岸鲨鱼袭人事件的结束

1916年7月12日,一名女子用枪指着马塔万溪水面,而男子在独木舟上寻找水里的鲨鱼

1916年7月12日,鲨鱼出现在马塔万溪袭击人类后,人们歇斯底里的情绪不仅在新泽西州爆发,而且也在全国范围内爆发。当时,美国第28任总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Thomas Woodrow Wilson)召集内阁开会讨论这一事件,白宫同意提供联邦援助,驱逐所有以游泳者为猎物的凶猛食人鲨。

进出新泽西州和纽约州的船长们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一些报道称,成群的大型鲨鱼在该地区游动。渔民们带着步枪、鱼叉枪和斧头进入海洋。他们用羊的内脏把鲨鱼引诱到船上,然后屠杀它们,甚至有人悬赏杀死食人鲨。这标志着鲨鱼凶残的开端,而且大多是毫无根据的,直到今天仍然享有这种称呼。

对这种被报纸称为“泽西食人鲨”的猎物的搜寻在东海岸上下展开,此后,它被誉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动物狩猎。

7月14日,迈克尔·施莱瑟(Michael Schleisser)在马塔万溪附近的拉瑞腾湾(Raritan Bay)捕获了一条2.3米长,295斤重的鲨鱼。据报道,当这种生物的胃被切开时,里面有人类的骨头和肉。当时,它被确认为一条年轻的大白鲨。

迈克尔·施莱瑟与他在拉瑞腾湾捕获的鲨鱼合影,这条鲨鱼可能是1916年部分或全部鲨鱼袭击事件的罪魁祸首

虽然没有人能确定在马塔万溪咬死游泳者或在比奇港和斯普林湖镇咬死人的是同一条鲨鱼,或者即使这五次袭击都是同一条鲨鱼所为,1916年的鲨鱼袭人事件就这样结束了。

1916年,科学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人确切知道发生了什么,今天,我们只能推测。

现代专家认为,对这些袭击人类事件负责的鲨鱼可能是生病或受伤的公牛真鲨,或者只是在寻找食物的大白鲨。一条孤独的鲨鱼很少沿着小溪向内陆漂流二十几公里,除了公牛真鲨,它们可以也确实游向内陆寻找食物。1916年,科学家们可能把“年轻的大白鲨”误认为是公牛真鲨。

虽然我们可能永远不知道1916年鲨鱼袭人事件的罪魁祸首是什么物种,也不知道究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但是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它们标志着我们今天所知道的鲨鱼袭击人类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