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陪家人去农资商店买种子,见一老式算盘。这类老算盘现在很少见到,遂拍。
印象中这种算盘是老早账房先生使用的。但据祖辈回忆,五六十年代,上小学得学珠算(加减乘除)。
那时上小学,学生书包里背着算盘。除此之外,还有石板,算术、语文两本书。在那物质条件匮乏的时期,一个算盘往往是家中兄弟姊妹相互借用。
我又从其他长辈那儿了解到,70年代初,那时初中生依旧学打算盘。笔者是90年代生人,我们从小学起已不需要学珠算。待到高二,部分数学题已允许使用计算器。当然,做题一般是在草稿纸上演算或者心算为主。
出于好奇,笔者花半天时间,学了点儿珠算的皮毛。个人建议背好口诀再拨算盘,否则容易心算。其中,用珠算进行加减乘除,作为初学者,加法和乘法更易学。
例如:135+78=?
135×7,7去3进1,205,8上3去5进1,213。
又如:88x7=?
7x8=56拨好→第二个7x8=56,5上5,6上1去5进1,616。
/原创 勿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