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CNBC 报道,欧盟距离推出碳税(carbon levy)——全球首个针对高碳商品(carbon-intensive goods)的大规模边境税——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这一即将采取的举措有可能彻底改变全球贸易格局,是欧盟为削减重工业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全球范围内更清洁生产流程(promote cleaner production processes)所做努力的一部分。
从明年1月1日起,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将对从(欧盟)27国集团以外进口的钢铁、化肥、水泥、铝和氢等商品征收费用。
根据该政策条款,将这些商品进口到欧盟的进口商必须购买CBAM证书,以覆盖其相关排放。这些证书的成本预计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的市场价格相同。
强烈反对(Vocal opposition)报道称,并非所有人都对欧盟即将推出的碳边境税感到兴奋。美、中、印和巴西等国对此表示担忧,一些国家威胁要采取报复措施,另一些国家则警告称,该政策可能会阻碍而非帮助全球气候努力。
ClimEase(一家碳边境调节机制软件解决方案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尼古拉斯·恩德雷斯表示,欧盟的综合碳税和关税计划将以大多数企业尚未意识到的方式重塑全球贸易。钢铁、水泥、化肥和铝相关行业将首当其冲。
恩德雷斯说,美国、巴西和印度等国对该政策表示担忧“并不奇怪”,并指出没有排放交易体系(emissions trading system,ETS)的国家将受到边境税的影响。
欧盟表示,碳边境调节机制旨在为高排放商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设定一个“公平价格”(CBAM is designed to put a “fair price” on carbon emitted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emissions-intensive goods.)。
该税收还旨在防止所谓的“碳泄漏(carbon leakage)”,即企业将生产转移到气候政策相对宽松的国家。
就美国而言,其已警告称,欧洲的气候规则可能会威胁到欧盟与白宫之间的贸易协议(The U.S., for its part, has warned that European climate rules could threaten the EU’s trade deal with the White House.)。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7月下旬与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达成了一项框架协议,从8月开始对大多数欧盟商品设定了15%的关税上限。
这一税率明显低于这位美国总统此前威胁要收取的30%,但高于欧盟一直期望的10%的基准税率。
上个月,美国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如果不进行重大修改,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以及其他绿色监管政策,将给向欧洲销售化石燃料的美国公司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
其他受到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影响的国家也批评了这些计划。据报道,印度表示将对碳边境税进行报复,称历史上对气候危机负有责任的高收入国家应该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做得更多。
早在 2019 年,欧盟的冯德莱恩在竞选欧盟委员会主席的宣言中就曾表示,她打算引入碳边境税,“以避免碳泄漏”,并帮助欧盟企业“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竞争”。
该政策后来作为欧盟努力在本十年末将排放量减少至少55%的一部分被推出。
欧洲税收基金会的政策分析师亚历克斯·门登表示,当碳边境调节机制进入最后阶段时,欧盟官员通常试图淡化主要经济体采取任何报复性措施的可能性。
门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可能表明,我们只能承担有限程度的气候领导责任,因为这对我们来说有实实在在的成本。如果我们不在一个全球联盟中,这些成本就会全部落在我们自己身上,而不是我们的贸易伙伴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