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文科生”蔚来,仍是车圈“稀缺品”

以往每年的蔚来日NIO Day都在12月份举办,今年则提前到了9月份,除了“让大家享受最美丽的杭州”外,另一个小心思或许

以往每年的蔚来日NIO Day都在12月份举办,今年则提前到了9月份,除了“让大家享受最美丽的杭州”外,另一个小心思或许是为了“照顾”全新ES8的节奏。

按照惯例,每年的NIO Day都会发布重磅产品或技术。不久前,乐道L90已经用一场“开门红”让蔚来看见拐点。如今,NIO主品牌也急需这样一个选手,来进一步夯实蔚来的底气,同时在销量上与乐道并驾齐驱,共同拉动蔚来高速向四季度盈利目标前进。

毫无疑问,新ES8正是蔚来今年最有希望的种子选手,也代表了蔚来对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两个判断:一是纯电时代已来,二是大三排开始闯入主流。这也是为什么此次NIO Day给到新ES8的定位,是高端智能纯电大三排SUV“定鼎之作”。

不久前全新ES8亮相时的预售价格,已经带给了行业足够的震撼。李斌曾透露,新ES8的预订情况,甚至要好于乐道L90的同期。

NIO Day上,新ES8的正式发售价相较预售再降一万,其中六座/七座行政豪华版在电池租用方案下,价格已经击向下穿了30万元大关,放在一两年前,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价格。可以预见,新ES8大概率将成为另一款“杀疯了”的产品。

当然,卖车不是NIO Day唯一的主旋律,也不是本文的探究重心,借着NIO Day的契机,我们更想谈谈蔚来这个公司和品牌。

蔚来身上向来充满着两极分化的巨大争议,在忠实拥趸眼里,这是一个如同宗教一般值得信任的组织,李斌的地位更是无限接近“神”;在反对者口中,巨额亏损是蔚来最大的原罪,李斌甚至常常被拿来与贾跃亭、许家印对比,几乎约等于“骗子”。

这种矛盾性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商业竞争,尤其是处于“血海”的汽车赛道,讲究的是步步为营,精打细算,成本压缩甚至会聚焦到一颗螺丝层面,而蔚来则显得相当“铺张浪费”,在过去可以为了一场发布会砸下几千万。但在用户服务层面,蔚来又是一个极致的细节控,例如仅上门洗车服务,就有数十道工序标准。

如果是其他车企是冰冷、严密的巨大机器,那么蔚来更像是一个追求浪漫、充满人文气息的“生物”。

这种特质的代价是高昂的成本投入,低下的效率,以及在商业竞争中的慢节奏。这让蔚来始终“在ICU门口徘徊”,成立十年以来,蔚来多次走到悬崖边缘,又总能绝处逢生,艰难地一路熬过来。

与技术驱动的“理工男”同行们相比,蔚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科生”,这或许是当年县城文科状元李斌,给蔚来刻下的“基因”。

在蔚来工作过的人,对于蔚来和李斌有各种各样好或不好的评价,但几乎没有分歧的一个观点是,李斌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善良的人。

这一评价也并非全是褒义,李斌显然在杀伐果决等大众传统认知中一个大型企业掌门人需要有的特质上不具有优势,此前蔚来“小白兔”遍地,不得不靠一次又一次改革,去刮骨疗毒、降本提效——很多关注蔚来的人一直担心,这家“傻白甜”的公司,靠什么在腥风血雨的战争中挺到最后?

其实蔚来的“文科生”路线,很早就给出了答案。在车企们都在极力追求“最低总成本优势”时,蔚来是为数不多走差异化路线的玩家之一,这种差异不是体现在产品上,事实上汽车产品也很难做出明显差异化,蔚来的差异更多在用户服务、审美等感性层面。

这一点在本次NIO Day上有很直接的体现,希望、生长、梦想这些宏大的词汇,或许会被很多人嗤之以鼻,认为是“务虚”的代表。但对蔚来,以及蔚来的用户来说,这恰恰是他们甘之若饴的一个点。

李斌在开场时,首先讲的是用户故事,以及义卖捐赠、旧衣回收、荒漠植树等公益活动,而不是企业数据和成绩。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温度”。对于汽车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很空的词,但在蔚来身上,温度有了更具象化的表达。

在NIO Day举行的同时,蔚来的道服人员们正在停车场挨个给当晚到场参加本次活动的蔚来汽车清理前挡风玻璃的灰尘,并送上精美的小礼包。如果不是某家汽车媒体拍到,或许也不会有人知道蔚来做了这件事,不少车主评论称“难怪走的时候感觉玻璃干净了”,还有车主表示这次过来参加NIO Day,白天都是蔚来工作人员在帮忙带娃。

某种程度上讲,用户已经成为了蔚来的“核心资产”。蔚来此前多次化险为夷,靠的也正是用户的支持,例如2019年的“至暗时刻”,全国多地车主自发为蔚来做宣传。

在新能源车的高频更新节奏下,“背刺”已成为越来越高频的词汇,但在蔚来身上很少发生。对于今年蔚来改款车型动辄超过10万元的大幅降价下,老车主的包容度也远超其他品牌,有车主称,相比背刺,自己更在意的是蔚来能够活下去,这样才能继续为自己提供服务。

这是蔚来能够在高端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论整车调校和机械素质,蔚来不如BBA,甚至还要被极氪压一头;论品牌号召力和豪华感,蔚来与国际豪强差距很大,在国内也比不上问界。但要论车主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在天生缺乏品牌文化沉淀的中国车企中,蔚来是独一家。

喊“用户导向”口号的很多,真正如蔚来一样做到的则很少。这一方面是无数细节的积累,另一方面也来自于蔚来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挖掘,女王副驾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

蔚来刚成立时,001号员工李天舒曾多次在北京天桥上观察用户行为,发现不少副驾女性乘客会将脚搭在前方仪表台上,这既不安全也不优雅,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使用频率远高于后排的副驾,舒适程度却从未得到如同后排“老板位”一样的足够重视。基于这一洞察,蔚来确定了为副驾位创造极致舒适体验的目标,研发出“女王副驾”,如今已经成为了行业的普遍标配。

审美是蔚来作为“文科生”的另一个特点。也许很多人会说蔚来产品做的不好,但很少有人说蔚来的设计和逼格不行。

这一点无需过多赘述,从业界和用户的口碑,以及各地NIO House的设计上,已经有非常多的体现。在本次NIO Day上推出的ET9地平线特别版,也有足够印证。简单来说,蔚来的审美并不是体现在惊艳上,而是设计语言、材质工艺、交互体验等多个维度所共同融合出的“高级感”。

不少人始终保留着一个疑问,从农村走出的“放牛娃”李斌,是如何形成这样的审美水平的?李斌对此曾回答,“为什么觉得农村不美?我老家皖南乡下的徽派建筑难道不是中国最经典的美?”

但或许更多来自李斌和蔚来“文科生”的写照,他们始终相信美好,追求美好,这自然会反映在产品设计之上。借用Car Styling王洪浩的一个总结:审美是你曾经见过所有美的集合,并且与内心世界形成的自洽。

尽管与“技术偏执狂”特斯拉差距不小,与小鹏和理想在技术节奏上也有一定落后,“文科生”路线给蔚来带来了一些障碍,但并不意味着“偏科”。李斌在大学主修社会学系,同时辅修了法律和计算机,这种“文理兼修”的特质,体现在蔚来身上,是对技术的另一种偏执。

换电是最典型的例子,也是蔚来被诟病最多的布局。明面上,蔚来在充换电体系上投入超过180亿元,背后则是蔚来“让加电和加油一样方便”的执拗追求。

一位蔚来车主曾告诉我们,他此前去美国出差,租赁了一辆特斯拉代步,在加州待了几周后,才充分感受到了异国充电补能的艰难,“非常怀念国内,这时候终于懂蔚来换电的含金量了”。

从第二季度以来,“更会卖车了”是业界对蔚来务实化改变的一种评价,其不降价的坚持已经松动,也终于开始意识到“短期执行”才是“长期主义”最好的落脚。

用户方面,蔚来也开始逐步砍掉一些“过度服务”的项目,更集中在“必需”而非“讨好”上,目标都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当然这种转变并未改变蔚来的“文科生”底色,本次NIO Day正是蔚来温度和情怀的最佳注解,其精髓是其他车企短期内很难学到的。

蔚来种种特点,让其在发展中走了不少弯路,客观来说,目前蔚来也并未完全脱离“危险区”。但就在几天前,蔚来又拿到了一笔约82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李斌始终能够融到钱的“体质”,或许也是外界对蔚来差异化叙事的一种认同。

我们很难断言蔚来一定能够在第四季度成功盈利,但蔚来可能是当下厮杀惨烈市场中为数不多的一抹亮色了,中国需要蔚来这样的人文型车企,对于用户来说,蔚来仍旧是不可替代的“稀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