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Model Y L的现车悄无声息地到店里了,33.9万的价格一公布,车圈就又闹腾起来了。作为一个开了好多年轻驰的老司机,看到这个加长版的"毛豆"心情挺不一样的——虽说之前被降价给耍了,但得承认,特斯拉这回的"L"字辈算是抓住了中国市场的命脉。
先说产品本身,Model Y L比标准版长了179毫米,轴距达到3040毫米,不过风阻系数却降到了0.216(这个举动真的很厉害)。六座布局、双电机四驱、751公里续航、百公里能耗控制在12.8kWh。从参数来看,特斯拉的"传统艺能"依然在线。只不过第三排那两个座位,说是能坐成年人,实际体验下来也就是给小朋友准备的,170以上的成年人坐进去,那感觉跟当年坐面包车最后一排差不多。
这样问题来了,这样一款"伪六座"的车凭什么敢卖33.9万?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它叫特斯拉。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在说废话,但知道这个品牌的人都明白,特斯拉就如同汽车领域的苹果,其用户群体有着一种近乎神秘的忠诚度。你说它内饰是毛坯房,人家觉得这叫极简主义;你说它没有HUD没有360影像,人家说这是减少干扰专注驾驶;你说国产车配置吊打它,不好意思,特斯拉用户压根不会去看别的品牌。这种现象很有意思,就像当年的BBA一样,品牌本身就是最大的产品力。而特斯拉更绝的是,它把这种品牌崇拜推到了极致——取消怀挡改成屏幕换挡这种反人类设计,放在任何一个国产品牌上早就被骂死了,但特斯拉做了,粉丝还能给你找出一堆理由来解释为什么这样更先进。
至于为什么要做六座,道理更简单了。我身边不少特斯拉车主,第二辆车不买特斯拉不是因为不喜欢了,而是因为结婚生娃了,五座的Model Y装不下一家老小的需求。这批人原本只能无奈选择理想L8或者问界M8,现在Model Y L来了,虽然第三排坐着憋屈,但好歹能应急,关键是——它还是特斯拉啊!而从市场策略来看,特斯拉这次算是彻底理解了中国市场。"L"这个字母在咱中国汽车市场那可是流量密码呀,就像当年的奥迪A6L以及后来的宝马5系Li,一直到现在的各种加长版车型,中国消费者对"大"这种东西的执着那是相当深的。Model Y L它的第三排呢有点鸡肋,不过把第三排放倒之后有2539升的储物空间,这可真能装呀。对于那些有时候需要多座座位,但平时就当四座车开的用户来讲,正好就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呢。
说到竞争力,Model Y L的对手们确实不弱。理想L8主要就是冰箱、彩电还有大沙发,问界M8有华为技术给予支持,乐道L90则在第三排空间那儿下了功夫……但这些竞争对手貌似都把一个关键要点给忽略了:特斯拉真正的竞争力根本就不是把各种配置胡乱堆砌在一起,而是它的三电系统以及整个的生态布局。82kWh的电池能跑出751公里的续航里程,2088kg的车身比同级别车型轻了大概100公斤,250kW的超级快充,30分钟就能充到80%……这些实实在在的实力,正是特斯拉有胆子"轻装上阵"的本钱所在。
更重要的是,特斯拉卖的可不只是车呀,还有一整个生态系统呢。FSD尽管得额外掏钱,但那种一旦开了就不想再换别的车的体验,让好多车主心甘情愿地掏出钱包;在全国到处都有的超级充电网络,能让你永远不用为充电发愁;再加上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保值率,把这些隐藏着的价值都加在一起看,33.9万好像也不是那么离谱啦。
当然风险也是有的。特斯拉的价格向来说变就变,Model 3长续航版刚发布一个月就降了一万,谁能保证Model Y L不会重演这一幕?但对于真正的特斯拉粉丝来说,这都不是事——就像果粉年年被割韭菜年年买一样,嘴上骂着,身体却很诚实。
简单来说,Model Y L这台车就好像是给特斯拉老用户准备的"升级品"——你之前开的是Model Y,现在有了生二胎的打算,并且不想换品牌,那只要多花两万多块钱买个L版本就可以了,虽然第三排差不多跟没有一样,但至少在心理上能接受。
至于那些原本就看不上特斯拉的人,给他们便宜十万他们也不会买;而那些认定了特斯拉的人,哪怕内饰是毛坯房,哪怕没有360影像,哪怕换挡要在屏幕上戳,他们也觉得这就是未来。这就是特斯拉的魔力,也是Model Y L敢卖33.9万的底气。这样问题来了,如果你有35万预算,会选择配置拉满但品牌一般的国产六座SUV,还是这个"简陋"但姓特斯拉的Model Y L呢?